问题教学法的课堂设计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笔记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最近的听课心得,就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的设计,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知识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和教材知识的特点,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一些亟待解决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这样开场:同学们,桥有千千万,但又千差万别,为了对这司空见惯的建筑有更深的认识,请一起来学习《中国石拱桥》吧。很快,同学们进入了要探知“桥”的情景之中。
  
  二、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研究和讨论。所以,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之处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对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如,在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为了学好这一课,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请先打开书本读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想一想,横卧在自己家乡清水河上的“清水桥”的模样如书中列举的那座桥样式相同嗎?待学生为“同”与“不尽相同”的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再以“那么家乡的这座桥到底与书中写到的两座桥有什么异同呢?等同学们学完了《中国石拱桥》一课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的话语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学习状态。
  
  三、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使问题具有层次性,扩大参与研究问题的覆盖面。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究其根源,往往是教师所提出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问题难度太大等,要避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善于把较为笼统,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子问题,使问题细化,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拾级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即鸡毛蒜皮的问题不要问,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为此,教师上课前就必须吃透教材,通晓学情。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提到学生知识发展的临近区,提到理论的转折处,提到学生的疑难处、朦胧处、关键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感悟问题。二是提问的形式力求新鲜、新奇、幽默。不宜采用背诵式的直问。应在课堂上交替性使用正问与反问、直问与曲问、明问与暗问、实问与虚问、激问、引问和追问等形式,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迫不及待地追随着教师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可以这样提出问题:“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介绍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老师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大家思考:老师这样理解对不对?”问题提出后,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引用课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表示“不对”的,可以用课文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有许多是惊人杰作”等句子证明,并解释这篇课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座桥汇集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对以上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再思考,待他们完全想通了,就如同透过一片清泉,观察到水底的五色石子一样的清晰了。
  
  四、知识迁移,拓展能力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终极目标。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在问题基本解决后,要让学生在学中练习,在练习中提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通过练习、发现、拓展、再练习、再拓展来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
  
  五、反馈矫正,激励评价
  
  1.反馈矫正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同时根据信息,对学生给予帮助,使问题得到及时矫正。
  2.围绕教学目标,集中反馈矫正,每节课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量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用合作的方法,力争当堂达标。
  3.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评价是反馈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捕捉微小进步和闪光点,对在反馈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度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求异思维倍加呵护、鼓励。对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暂时困难,教师则应给予真诚安慰,勉励其下一次再创造成功,尽量不伤其自尊和自信。
  
  六、做好小结,升华理论
  
  语文课堂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精彩的小结耐人寻味。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精心提炼,有效引导,以圆满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做法有三:一是要明确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知识规律、文章主旨和重要思想方法等。二是要掌握课堂小结的基本方法。常见方法有:谈话式、图表式、议论式、板演式、对比式等。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尝试小结。授课完毕,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浏览、再回顾、再感悟,带领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小结,形成共识。有必要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结作进一步的修正、补充、完善和强调,对一些教学上的思想方法,从理论上给予升华。
  
  七、问题教学法的应注意语文姓“语”的问题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问题教学法从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出发,固然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语文课堂不是科学课,不能一味地为寻求问题的答案而让“热闹”充斥课堂,让遗憾滞留语文课堂。语文教师更应注意的是如何带领学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在以上问题教学法的框架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在磨砺对中华语言音形义,特别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才是最理想、最有效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是摆在学校学科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中学始终是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就英语教学来说,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从英语学科的角度去探索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关键词】 课改 教学 素质 思考    一、新课标解读    2001年,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正式出版与发行,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的开场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能直击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人地协调观”是当代地理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新课标下地理学科素养的最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之间的矛盾,合理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地协调观的主要育人价值。对于长期被文字浸染的高中生而言,掌握具备抽象性与复杂性的人地协调观的实际应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高中地理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成为必然。此外,旅游地理的有效教学是落实“人地协调观”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步骤之一。对
1.学会读图填图,让学生动手  地理新教材运用大量插图,其中包括“纬度位置和地形”,“人口分布”,“农产、矿产和城市分布”等图,特别是对区域地图或国家地图,各种地理事物的区位特征等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学课本并熟悉相关地理事物进行黑板绘图、填图,可培养学生的绘图、填图能力,加深对有关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印象,真正认识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区位特征和区位因素。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图,亲自读图,不但可以让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理想的课堂需要超越预设的教学规程,需要把握真实丰富的现场生成。精彩离不开预设,然而更多的精彩却在预设之外,生成是不可预约的美丽。从预设到生成,让美丽与精彩共存。那么,在思品课堂中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舞呢?现就从教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摘要]教师要适应发展和变革,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就反思能力结构不断进行反思,培养反思能力;学校应该建立反思能力的长效机制,创设反思文化氛围,积极鼓励教师反思,从而促进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反思能力 能力结构反思机制教师发展  20世纪后20年,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教师成长模式,而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
利用经纬网定位是本部分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内容,是对前面经线、纬线内容的综合运用,为后续相关知识作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甚至终身运用地图知识都非常重要。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并难于理解,边疆傈僳族学生学习条件较欠缺,空间观念建立不足,对经纬网内容的学习有一定难度。  一、经纬网教学的困难分析  经纬网内容的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对于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的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基本教学评价观。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要以全新的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观为指导。根据元认知理论、构建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摘 要】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每个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注意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更是他们践行道德和法律的有效途径,在此我们通过对德育所具有的个体生存、发展和享用三个功能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思品课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学习兴趣 德育功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的情况下,中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
而她执掌的浙江大型民企新光控股集团正陷入流动性风波。9月25日晚间,新光集团债务危机正式爆发。联合信用评级公告称,鉴于新光控股目前公司资金非常紧张,到期兑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联合评级决定下调公司主体和“15新光01”和“15新光02”信用等级由AA 至CC,并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  9月25日下午,新光控股集团旗下1笔发行总额20亿元的公司债券未能按时偿付债券到期应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