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笔记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最近的听课心得,就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的设计,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知识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和教材知识的特点,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一些亟待解决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这样开场:同学们,桥有千千万,但又千差万别,为了对这司空见惯的建筑有更深的认识,请一起来学习《中国石拱桥》吧。很快,同学们进入了要探知“桥”的情景之中。
二、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研究和讨论。所以,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之处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对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如,在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为了学好这一课,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请先打开书本读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想一想,横卧在自己家乡清水河上的“清水桥”的模样如书中列举的那座桥样式相同嗎?待学生为“同”与“不尽相同”的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再以“那么家乡的这座桥到底与书中写到的两座桥有什么异同呢?等同学们学完了《中国石拱桥》一课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的话语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学习状态。
三、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使问题具有层次性,扩大参与研究问题的覆盖面。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究其根源,往往是教师所提出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问题难度太大等,要避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善于把较为笼统,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子问题,使问题细化,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拾级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即鸡毛蒜皮的问题不要问,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为此,教师上课前就必须吃透教材,通晓学情。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提到学生知识发展的临近区,提到理论的转折处,提到学生的疑难处、朦胧处、关键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感悟问题。二是提问的形式力求新鲜、新奇、幽默。不宜采用背诵式的直问。应在课堂上交替性使用正问与反问、直问与曲问、明问与暗问、实问与虚问、激问、引问和追问等形式,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迫不及待地追随着教师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可以这样提出问题:“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介绍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老师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大家思考:老师这样理解对不对?”问题提出后,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引用课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表示“不对”的,可以用课文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有许多是惊人杰作”等句子证明,并解释这篇课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座桥汇集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对以上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再思考,待他们完全想通了,就如同透过一片清泉,观察到水底的五色石子一样的清晰了。
四、知识迁移,拓展能力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终极目标。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在问题基本解决后,要让学生在学中练习,在练习中提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通过练习、发现、拓展、再练习、再拓展来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
五、反馈矫正,激励评价
1.反馈矫正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同时根据信息,对学生给予帮助,使问题得到及时矫正。
2.围绕教学目标,集中反馈矫正,每节课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量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用合作的方法,力争当堂达标。
3.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评价是反馈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捕捉微小进步和闪光点,对在反馈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度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求异思维倍加呵护、鼓励。对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暂时困难,教师则应给予真诚安慰,勉励其下一次再创造成功,尽量不伤其自尊和自信。
六、做好小结,升华理论
语文课堂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精彩的小结耐人寻味。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精心提炼,有效引导,以圆满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做法有三:一是要明确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知识规律、文章主旨和重要思想方法等。二是要掌握课堂小结的基本方法。常见方法有:谈话式、图表式、议论式、板演式、对比式等。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尝试小结。授课完毕,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浏览、再回顾、再感悟,带领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小结,形成共识。有必要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结作进一步的修正、补充、完善和强调,对一些教学上的思想方法,从理论上给予升华。
七、问题教学法的应注意语文姓“语”的问题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问题教学法从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出发,固然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语文课堂不是科学课,不能一味地为寻求问题的答案而让“热闹”充斥课堂,让遗憾滞留语文课堂。语文教师更应注意的是如何带领学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在以上问题教学法的框架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在磨砺对中华语言音形义,特别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才是最理想、最有效的语文课堂。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最近的听课心得,就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的设计,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知识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和教材知识的特点,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一些亟待解决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这样开场:同学们,桥有千千万,但又千差万别,为了对这司空见惯的建筑有更深的认识,请一起来学习《中国石拱桥》吧。很快,同学们进入了要探知“桥”的情景之中。
二、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研究和讨论。所以,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之处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对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如,在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为了学好这一课,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请先打开书本读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想一想,横卧在自己家乡清水河上的“清水桥”的模样如书中列举的那座桥样式相同嗎?待学生为“同”与“不尽相同”的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再以“那么家乡的这座桥到底与书中写到的两座桥有什么异同呢?等同学们学完了《中国石拱桥》一课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的话语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学习状态。
三、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使问题具有层次性,扩大参与研究问题的覆盖面。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究其根源,往往是教师所提出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问题难度太大等,要避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善于把较为笼统,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子问题,使问题细化,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拾级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即鸡毛蒜皮的问题不要问,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为此,教师上课前就必须吃透教材,通晓学情。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提到学生知识发展的临近区,提到理论的转折处,提到学生的疑难处、朦胧处、关键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感悟问题。二是提问的形式力求新鲜、新奇、幽默。不宜采用背诵式的直问。应在课堂上交替性使用正问与反问、直问与曲问、明问与暗问、实问与虚问、激问、引问和追问等形式,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迫不及待地追随着教师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可以这样提出问题:“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介绍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老师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大家思考:老师这样理解对不对?”问题提出后,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引用课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表示“不对”的,可以用课文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有许多是惊人杰作”等句子证明,并解释这篇课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座桥汇集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对以上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再思考,待他们完全想通了,就如同透过一片清泉,观察到水底的五色石子一样的清晰了。
四、知识迁移,拓展能力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终极目标。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在问题基本解决后,要让学生在学中练习,在练习中提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通过练习、发现、拓展、再练习、再拓展来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
五、反馈矫正,激励评价
1.反馈矫正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同时根据信息,对学生给予帮助,使问题得到及时矫正。
2.围绕教学目标,集中反馈矫正,每节课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量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用合作的方法,力争当堂达标。
3.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评价是反馈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捕捉微小进步和闪光点,对在反馈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度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求异思维倍加呵护、鼓励。对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暂时困难,教师则应给予真诚安慰,勉励其下一次再创造成功,尽量不伤其自尊和自信。
六、做好小结,升华理论
语文课堂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精彩的小结耐人寻味。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精心提炼,有效引导,以圆满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做法有三:一是要明确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知识规律、文章主旨和重要思想方法等。二是要掌握课堂小结的基本方法。常见方法有:谈话式、图表式、议论式、板演式、对比式等。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尝试小结。授课完毕,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浏览、再回顾、再感悟,带领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小结,形成共识。有必要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结作进一步的修正、补充、完善和强调,对一些教学上的思想方法,从理论上给予升华。
七、问题教学法的应注意语文姓“语”的问题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问题教学法从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出发,固然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语文课堂不是科学课,不能一味地为寻求问题的答案而让“热闹”充斥课堂,让遗憾滞留语文课堂。语文教师更应注意的是如何带领学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在以上问题教学法的框架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在磨砺对中华语言音形义,特别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才是最理想、最有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