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还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流程的依据,它明示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并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为学习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在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下,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注重创新目标意识,为课堂教学开拓新空间
  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教学中发现,课本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改编成创新问题。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为课堂教学开拓崭新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分式”中,要探究“a=bc”型数量关系。这是在本章教学结束后进行的,但发现它可以与本章中分式的概念结合起来,改编成很好的创新性问题。首先,把课题改变为a=b/c型问题,并策划了“如何用最简捷的方法测量一大捆电线的长度”这样一个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浪费。把学生分成很多小组进行讨论,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千奇百怪的办法。有缠绕测周长法,有测体积法,有测重量法,等等。最后,教师总结出最简便的方法,那就是测重量法。并把它归结为列分式问题,让这个方法得到理论支撑,认识到建立分式的概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完成这样的活动后,让学生思考该公式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计算问题,这样适当地渗透方法论。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想出了该公式的十几种适用情况。一个抽象的公式,在活动中竟然被学生发现有那么多的用途,这其中渗透了数学建模意识。
  二、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让教学目标实现持续性
  制定教学目标要体现持续性这个特点。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的要求,应该有以下特点:持续性、持久性与长期性。我们要时刻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一些具体的学习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逐渐感知并且明确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把“探究性学习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这一要求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例题:(一)在△ABC中,∠C=90°,(1)已知a=3,∠A=30°,求∠B和b、c;(2)已知∠B=60°,b=3,求a、c与∠A。(二)已知:方程4x2-2(m-1)x m=0的两个根恰好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余弦,求m的值?对这样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运用多变题型的探究,开展小组合作的评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实现学生在长期持续性的解答问题和探究实践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最能表示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围绕教学目标自主探索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之一。自主学习就是以自学为主,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过程。但自主学习并不意味老师就可以放手不管,让学生自行学习。学生的知识与经验是有限的,在自主学习时很多学生可能还找不到学习的目标或方向。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那么他自主学习的效率就会很低。所以,在自学的开始阶段,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至少要把学习目标分解清楚,再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告诉学生,再提供一定的线索让学生自行探索。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首先教师要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妨给学生提出这样的目标:(1)解方程的定义;(2)方程的解的定义;(3)怎样去分母和去括号;(4)怎样移项和合并同类项;(5)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如果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把这几个问题弄清楚,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教师把一节课的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探索。这样,学生不但从中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多维分析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设计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教师用书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教学目标。但这是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需要我们进行多维的分析与综合的设计。多维分析就是按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与目标分类理论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所谓的综合设计,就是指根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与学生发展状况的不同层次,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思考,并对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多维分析与综合设计是制定教学目标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多维分析关注了课程目标的多元性与均衡性,综合设计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与全面性。这样有利于实现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前后连贯、动态整合、形成合力。所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不仅要进行多维分析,还要进行综合设计。例如:在制定《旋转》一课的教学目标前,我们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它属于运动几何的范畴,知道《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单元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结合已学习过的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从微观上进行分析,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
其他文献
精心策划,利用专版专栏特刊准确、及时地选择一些经济热点话题;以读者参与、博览众议等形式来体现用事实说话、分析,放大新闻效果;凸显新闻价值,产生浓烈的品牌效应,提高舆论
摘 要: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给学生留有空间充分探索,尝试一题多解,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能大大提高思维品质,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一题多解 直角三角形 全等 相似  2010年南京市中考题:学习《图形的相似》后,我们可以借助探索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获得经验,继续探索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或两直角边对应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
摘 要: 培养高中生良好学习品质,是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根据自己在不等式章节的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学习品质的点滴体会,对如何有效实施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不等式章节 高中生学习品质 培养策略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功到自然成。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解疑释惑”,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人求真”,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学做真人”。教学实
数学学科历来给人以严谨抽象、枯燥乏味之感,在学生的心目中,数学老师多是不苟言笑、严肃刻板的形象,导致很多学生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殊不知数学学科在具有严谨独特的逻辑特色的同时,也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尤其是其漫长的数学发展史,更是融入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无穷智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更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养成爱科学、
摘 要: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形成“问题中心”,改进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问题中心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在现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反思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事实上反思是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洗礼,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利用学生好奇心,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反思。  好奇心
摘 要: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作者就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效率  数学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我们很多的帮助,对于人类经济及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好数学至关重要。  一、认清自身学习能力  1.学习的主动性。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在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表现在不制订学习计划,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收治的20例骨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n=10)与
摘 要: 本文对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双语班学生对一些问题情境的理解及接受情况,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与利用 现状调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采用“情境—模型—应用”的模式来开展教学。这一模式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模式需要数学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将已有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活数学知识。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求学欲望激发起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