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中小学校实施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角色,事实上,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国际素养和国际精神都有所欠缺。本文基于当前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中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寻求提升教师国际素养的途径,以期有助于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小学顺利、有效地开展,实现培养国际人才的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一体化、全球化的教育系统。它注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强调动态的文化理解,倡导复归生活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国际理解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一场教育实践运动。它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儿童认同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所以,国际理解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运动。本质上而言,它注重更多应用成分,是一种实践活动。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利于国际交流,人才合作;小的方面来讲,可以在学校实施开展,让学生从小有大宇宙的意识,认同别国的文化。
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势在必行
当今时代,国际化和多元化成了世界潮流,我们的教育也惟有迎接挑战,才能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而在学校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指出,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在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传统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关系也在逐步得到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问题已经变成了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上所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增进不同国家、民族间相互理解认识的国际理解教育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迎接时代对人的挑战,为了培养当代更强有力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公民,培养国际性的人才,培养下一代的面对全球化的适应能力,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以此,让学生重视文化间的对话与新认识的共同创生,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接受伙伴的差异和尊重每种文化的自由,保护其特征。因为彼此理解、彼此尊重是我们这个急促的、急躁的和即刻的“全球化”时代所缺少的迫切需要的基本价值观。
教师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育变化的任何过程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国际理解的思想以及和平文化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际教育局的调查结果揭示:各国公共当局中都已经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即教育对于传授价值观念的人员的质量和能力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对于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无论教师选择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还是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和平文化的传播者。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国际精神的教师,需要他们在这种崇尚多元、增进理解的教育中关怀每一个人的成长,使21世纪的教育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和想象力。教师必须认识和理解自己的世界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解学生的世界观。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存在的师资问题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具有较好的进行国际交流的技能,并有一定的理解国际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知识的储备,才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态度影响学生。但是,事实上,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国际知识,不能用外语交流,也正是因为外语能力较差,限制了他们的互访活动和与外国教师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的国际理解态度也受到了限制,缺乏在文化研究与体验方面能力。
所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成功地培养出一批为有效参与这个多元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的年轻人,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师尚未“整装待发”。中小学教师的国际素养、国际精神的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数教师欠缺多元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够重视
掌握有关国外民族文化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异民族文化,进一步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与能力。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国外民族的知识很欠缺,结果是,他们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就很困难也很肤浅。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对于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教师在教材的内容及目标的理解上都存在偏差,对课程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够清晰。所以,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比较散漫、随意,全凭老师对原有教材内容的阐释。
(二)教师之间的交流途径有限,有关多元文化的体验不足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是让教师直接参与国际互访式的交流。教师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及其所见所闻,对国际知识会有更多、更深切的了解,从而会有更多的认同与理解,也更容易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但是事实上,通过互访活动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教师比例少得可怜,连国内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很有限的,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与实践活动的展开。
(三)教师缺少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培训课程
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应该以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基于这种理解,该课程应具有以下的特点: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强调基本价值观的动态建构,同时要倡导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这方面的理念较少,选材的角度也有偏差,培训课程缺乏从全球以及多元文化的角度选取内容与体验。
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针对以多元主义为特征的国际理解教育,为了实现学生所需要的具有国际精神、具有全球视野的教师,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唤起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兴趣,加强教师的国际意识教育
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理解教育是否能达到目的。为此,对教师的培训首先要唤起他们对这方面教育的兴趣,让其意识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以多元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要采取措施增强教师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要使得教师能够研究和欣赏多种文化,要用“全球的”知识武装教师,这样融合互益的多元主义就可以盛行了。“国际理解”是一切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理念根基,只有基于“国际理念”之上的教育才是可行的。
(二)组织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门研讨班,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培训课程
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研讨,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对教师的培训要有专门的课程,要重视开设国际问题课程,设置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课程要反映各国的相互依存性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等。另外,对教师培训的基本课程也要进行重新修订,设计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的在职培训课程与方案。同时, 要在原有的培训课程中增设国际知识和培养国际素养的内容,包括各国间相互影响的内容,增加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增进国际理解,加强对他人的理解。
(三)为国内教师的交流创设条件和机会,提高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教师们的集体交流,相互补充,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教育旅行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应该得到更好的利用,人的身体所处环境的变化可以使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定位于国外的范围,也可以是国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此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让教师定期进行理论学习、英语学习、文化学习的交流。
(四)促进本国教师与他国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应是让教师直接参与国际互访式的交流。教师直接与国际互访活动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国际知识会有更多、更深切的了解,也为其运用各种国际交流的技能提供了机会,对运用这些技能有了深刻的感受。更为重要是,如此一来,教师们对国外的教育、环境、文化、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有了直接的体会,从而有了认同与理解,更容易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与能力。
教育部门应该在促成与国外的教师的交流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教师培训机构要与其他国家的师范院校建立联系,创造条件使教师和学校领导者能够出国考察学习或在线学习,让他们具备国际知识更真实的体验,使他们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足够的国际感觉,提升他们国际理解的素质。另外还应鼓励教育机构接受来自国外的教师,引进外国优秀教师,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中小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多方面因素,教师作为和平文化的传播者,在向学生传授国际理解的思想以及和平文化方面更是举足轻重。面对当前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源头,唯有从根源上得到较好的改善,我们培养国际性人才的目标才能实现。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一体化、全球化的教育系统。它注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强调动态的文化理解,倡导复归生活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国际理解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一场教育实践运动。它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儿童认同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所以,国际理解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运动。本质上而言,它注重更多应用成分,是一种实践活动。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利于国际交流,人才合作;小的方面来讲,可以在学校实施开展,让学生从小有大宇宙的意识,认同别国的文化。
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势在必行
当今时代,国际化和多元化成了世界潮流,我们的教育也惟有迎接挑战,才能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而在学校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指出,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在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传统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关系也在逐步得到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问题已经变成了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上所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增进不同国家、民族间相互理解认识的国际理解教育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迎接时代对人的挑战,为了培养当代更强有力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公民,培养国际性的人才,培养下一代的面对全球化的适应能力,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以此,让学生重视文化间的对话与新认识的共同创生,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接受伙伴的差异和尊重每种文化的自由,保护其特征。因为彼此理解、彼此尊重是我们这个急促的、急躁的和即刻的“全球化”时代所缺少的迫切需要的基本价值观。
教师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育变化的任何过程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国际理解的思想以及和平文化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际教育局的调查结果揭示:各国公共当局中都已经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即教育对于传授价值观念的人员的质量和能力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对于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无论教师选择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还是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和平文化的传播者。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国际精神的教师,需要他们在这种崇尚多元、增进理解的教育中关怀每一个人的成长,使21世纪的教育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和想象力。教师必须认识和理解自己的世界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解学生的世界观。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存在的师资问题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具有较好的进行国际交流的技能,并有一定的理解国际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知识的储备,才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态度影响学生。但是,事实上,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国际知识,不能用外语交流,也正是因为外语能力较差,限制了他们的互访活动和与外国教师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的国际理解态度也受到了限制,缺乏在文化研究与体验方面能力。
所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成功地培养出一批为有效参与这个多元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的年轻人,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师尚未“整装待发”。中小学教师的国际素养、国际精神的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数教师欠缺多元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够重视
掌握有关国外民族文化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异民族文化,进一步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与能力。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国外民族的知识很欠缺,结果是,他们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就很困难也很肤浅。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对于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教师在教材的内容及目标的理解上都存在偏差,对课程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够清晰。所以,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比较散漫、随意,全凭老师对原有教材内容的阐释。
(二)教师之间的交流途径有限,有关多元文化的体验不足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是让教师直接参与国际互访式的交流。教师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及其所见所闻,对国际知识会有更多、更深切的了解,从而会有更多的认同与理解,也更容易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但是事实上,通过互访活动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教师比例少得可怜,连国内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很有限的,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与实践活动的展开。
(三)教师缺少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培训课程
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应该以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基于这种理解,该课程应具有以下的特点: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强调基本价值观的动态建构,同时要倡导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这方面的理念较少,选材的角度也有偏差,培训课程缺乏从全球以及多元文化的角度选取内容与体验。
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针对以多元主义为特征的国际理解教育,为了实现学生所需要的具有国际精神、具有全球视野的教师,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唤起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兴趣,加强教师的国际意识教育
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理解教育是否能达到目的。为此,对教师的培训首先要唤起他们对这方面教育的兴趣,让其意识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以多元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要采取措施增强教师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要使得教师能够研究和欣赏多种文化,要用“全球的”知识武装教师,这样融合互益的多元主义就可以盛行了。“国际理解”是一切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理念根基,只有基于“国际理念”之上的教育才是可行的。
(二)组织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门研讨班,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培训课程
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研讨,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对教师的培训要有专门的课程,要重视开设国际问题课程,设置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课程要反映各国的相互依存性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等。另外,对教师培训的基本课程也要进行重新修订,设计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的在职培训课程与方案。同时, 要在原有的培训课程中增设国际知识和培养国际素养的内容,包括各国间相互影响的内容,增加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增进国际理解,加强对他人的理解。
(三)为国内教师的交流创设条件和机会,提高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教师们的集体交流,相互补充,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教育旅行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应该得到更好的利用,人的身体所处环境的变化可以使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定位于国外的范围,也可以是国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此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让教师定期进行理论学习、英语学习、文化学习的交流。
(四)促进本国教师与他国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应是让教师直接参与国际互访式的交流。教师直接与国际互访活动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国际知识会有更多、更深切的了解,也为其运用各种国际交流的技能提供了机会,对运用这些技能有了深刻的感受。更为重要是,如此一来,教师们对国外的教育、环境、文化、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有了直接的体会,从而有了认同与理解,更容易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与能力。
教育部门应该在促成与国外的教师的交流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教师培训机构要与其他国家的师范院校建立联系,创造条件使教师和学校领导者能够出国考察学习或在线学习,让他们具备国际知识更真实的体验,使他们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足够的国际感觉,提升他们国际理解的素质。另外还应鼓励教育机构接受来自国外的教师,引进外国优秀教师,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中小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多方面因素,教师作为和平文化的传播者,在向学生传授国际理解的思想以及和平文化方面更是举足轻重。面对当前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源头,唯有从根源上得到较好的改善,我们培养国际性人才的目标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