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概念教学的有效路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阐述了比较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注意三个方面:找准“比较”前的点、把握“比较”时的度、关注“比较”后的思,对一线教师的数学课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比较 概念教学 路径 认识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15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基础概念,例如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就有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概念教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还为深入地开展认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工具。在概念教学中,如果采用比较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内在本质,准确地理解概念,凸显概念的重要价值。现以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学思考。
  一、在比较中,让新旧知识自然对接
  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体系看,分数这一内容被分成了三个阶段来进行教学。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五年级下学期,学习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分数来表示。三年级下册的分数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二是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学习时,我采用师生谈话交流的方式,先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你能举例说出一个分数,并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有的说四分之一,有的说五分之二,通过对它们意义的确认与理解,我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接着,出示教材例题 “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于新的学习任务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此,找到新知的认知起点很重要。学生通过回忆、分析,对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显得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让旧知与新知联结起来,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比较中,让核心概念动态呈现
  所谓核心概念,指的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许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这是认识分数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是分数产生的重要因素,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几份中的一份,也就是几分之一,这是教学的重点与关键所在。如何能突出这一重点,我精心设计了多个层次的比较。
  1.通过例题的变式进行比较
  第一层次,通过比较,深化对四分之一的理解。教材的例题是把一盘桃(4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猴子,要求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教学时,我放大了例题的教学价值:把4个桃子依次变成8个桃子、12个桃子、无数个桃子,仍旧是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观察比较后得出“不管盘子里有多少个桃子(4个、8个、12个、很多很多个),桃子的总个数不同,都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只要把这盘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都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都可以用分数1 / 4来表示。不同的是,每一份的个数不同”。(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学会观察非常重要!
  第二层次,通过比较,凸显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的异同。“同样是一盘桃,分给4只猴子、2只猴子后,同样是四个桃子,为什么每份有的用四分之一来表示,有的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这样的比较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平均分成的份数”决定着不同分数的产生。此处教学笔墨不多,但恰到好处,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动起来了,真正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动态学习过程。
  2.通过习题的变式进行比较
  (1)在比较中,深化对总数、总份数、每份数的认识。如根据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教材只提供了图1-1和图1-2),我还补充了图1-3、1-4。教学时,先让学生口答每个图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接着让学生依次对图1-1和图1-2、图1-1和图1-3、图1-和图1-4进行比较。
  我出示比较1:同样是12个小正方体,其中的一份,为什么第一个是四分之一,第2个是三分之一?比较2:同样是每份3个,为什么图1-1用表示,图1-3用表示?让学生观察图1-2和图1-4后,提出问题来考考同学。通过对这3组分数的比较,深化了学生对于总数、总份数、每份数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及时沟通了“部分与整体”、“份数与分数”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凸显出分数的本质。
  (2)在比较中,深化对平均分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平均分有深刻的理解,我在三组分数比较之后,还出示了图2,问:“现在图中涂色部分还能用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通过观察,一致认为图2中的3份不是平均分,第一排有5个,第二排也是5个,第三排是6个,所以不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我及时总结:“说得好!看来,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要把这个整体平均分。”看来,对图1-1、图1-2、图1-3、图1-4、图2多种层次的比较,尤其是运用反例,让学生意识到分数的产生一定是要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也正是这样的比较活动,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对比中辨析,在辨析中理解,真正做到“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自然是全面而深刻的。   三、在比较中,让思想方法悄然浸润
  史宁中教授在《数学思想概论》中指出: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和模型……通过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的发展,然后再通过模型建立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突出强调落实“四基”的要求,其中包括“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自觉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十分重要。本课中,比较这一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悄然无声的,除了上面提及的核心概念的呈现中,采用比较的方法,从直观到抽象,深化对分数的认识外,练习设计中,我还注重了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如在12根小棒的游戏练习中,我先提出:“(课件出示)一堆小棒有12根,你能表示出这堆小棒的吗?”学生自然想到每份是6根。“那么,除了,你能表示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一呢?”学生通过交流,想到了还可以拿出它的、、、。
  接着,我要求学生观察:“同样是12根小棒,为什么得到了不同的分数呢?随着分的份数增加,每份数怎样变化?分数怎样变化?”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变与不变的思想。
  第二步,我把12根小棒变成了这样一条特殊的“线段”,追问:“现在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吗?说说这一份占线段全长的几分之一?”(如图3、图4)
  在学生说出十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后,我把线段进行了“瘦身”,让学生继续观察,猜一猜:这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如图5)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把这条线段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如图6)。这个练习的设计,基于教材,又创生教材,从小棒图到数轴图的巧妙变化,对小学阶段“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好的对接,既有趣味性,又让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有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而“一一对应”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也悄然渗透其中。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觉得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找准“比较”前的点。任何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时,要认真解读教材,摸清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概念的来龙去脉,了解核心概念在本册教材中乃至在整个小学阶段(可适量延伸至中学)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找准教材的逻辑起点、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起点,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要求。备课时,找一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借助于具体情境的支撑,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确定课堂上围绕该内容的具体训练点,通过学情分析,努力挖掘其生长点,使新概念的学习有“根”有“据”,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其二,把握“比较”时的度。为理解而教,这是概念教学中很重要的理念。小学生对任何概念的理解,绝不是一次完成的,都要经历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纵观一些概念教学,可以发现,在感性向理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中,教者可以及时变换材料的非本质属性,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通过不断的变式、比较,丰富概念的内涵,让学生充分感知、观察、操作、比较,把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观察比较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学会“数学地思维”,从而深化概念本质的理解。
  其三,关注“比较”后的思。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指出:省思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人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一些数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把握,主要为以后高一层次的学习打基础。学习这些基本概念,不仅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比较”后的思,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来整理发现,自己来盘点收获,在学生独自汇报的过程中,引发其他学生卷入其中,相互激发,启迪思考,外化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浅表到深刻,不断丰富完善,从而获得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进而内化为数学思想方法,真正提升数学素养。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以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位置和方向”的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内容设置、内容呈现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年级安排、内容广度和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 人教版教材 位置和方向 内容设置 内容呈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16  一、内容设置  “位置和方向
[摘 要]列举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时,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在体验策略、构建策略、应用策略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關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引导;列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38-01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
[摘 要]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是学生先自学教材,再带着自学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不解回到课堂,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通过“简单的统计”这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教材;教师;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7-01  让学生带着教材走
[摘 要]“数学思考”是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数学活动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内化数学思考,在评价跟进中推动数学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积聚数学思考的“内在核能”。  [关键词]数学思考;数学活动;内在核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开放题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严谨性以及创新性。在设计小学数学开放题时,教师要注意排除一个“扰”,注重一个“活”,把握一个“综”,关注一个“比”,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中绽放绚烂的思维之花。  [关键词]开放题;思维;小学数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有预设的课堂,才有发现、有探索、有交流、有创新、有精彩的生成。  [关键词]新课标 预设 有效教学 探究 课堂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36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说过:“我用一生来预设课堂。”最初听到贾老师这样说,我还不以为然,可是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走着走着,自己忽然有所悟:“有效探究的课堂,真的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如何培养具有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前预习、课堂反馈”的教学模式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教师应对低年级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预习作业的有效性和课堂反馈的针对性,让教学走在发展之前,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摘 要]“减法应用题教学”这一课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层层递进的几个数学活动,让一年级的学生在自编的“无数个”用“4-3=1”解决的不同现实问题中,认识减法模型,初步感悟算式模型的意义,及其概括、简洁和一般化)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由一幅图既可以列出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減法算式的辨析和讨论,打破学生一图单题、一图只对应一种运算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有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模
[摘 要]“找规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个较为抽象的内容,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将绘本故事《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绘本故事;找规律;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80-02  【教材分析】  “
[摘 要]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就很难提高教学的效率。“是”与“不是”作为学生的一种常见答题模式,教师如果能好好利用,就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让“是”与“不是”成为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惊讶;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