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叶开先生说:“写作,是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这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想让我们“看见”什么,他就会在文章里写什么;他若不想让我们“看见”什么,也就不在明面上去写它们了。
但是不是作者不明写,我们就看不见他隐去的部分了?海明威对“冰山原则”的阐释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以“冰山”为喻,说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海面上。这话似乎是说,作者不明写的那部分,我们也有可能“看见”,只不过需要借助文本提示,通过想象来实现。
有这个可能吗?有的。从朱光潜先生那里能找到解释: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把这段话的意思转换转换,即:文字形式A,表达的思想情感只能是a;文字形式A1,表达的思想情感只能是a1。A不能表达a1,A1也不能表达a。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那部分,我们的确是可以通过文字本身去“看见”的。
先看一个具体的例子。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里边,有这样一处表述:“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作者为什么不表述为“地球是一个直径约为一万二千八百千米的星球”呢?用半径数据来表述和用直径数据来表述,地球的大小在客观上没什么不同啊!但作者偏不,他弃直径用半径。明明白白的文字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作者的心机?他大概就是想让地球在读者的感觉层面显得更小一些吧!
看来,文本是个矛盾统一体。作者想让读者“看见”的和出于某些原因不想让读者“看见”的,其实都黏附在文本上了。文本背后,有作者的心机。因此,阅读的趣味,大概就是猜猜猜。
有没有这种可能——从文本见出作者心机,课文的表达秘妙就能被发现呢?
我们来尝试一下。
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普遍的看法,以为课文赞美了文中德国小镇民众“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高尚境界,这或许没什么不妥,但可能轻视了文本原初的文字表达。季先生写的是“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而不是“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值得赞美的”。仔细揣摩揣摩,我们若在平时说“这状况真是颇耐人寻味”“这事儿真是颇耐人寻味”,恐怕不重在表达赞美吧?季先生精通德语,如果只是想赞美德国民众,这篇文章何不直接用德文写就?结合文末的“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再想想,我们似乎能隐约感觉到这篇文章话里有话——但文本自身的语境不足以确证里层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牛棚杂忆》《留德十年》中或会有些线索。我们不想过度解读内容,只是想通过猜测文字背后的作者心机,寻找散文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秘妙。散文说话,是不是一边在显露,一边在隐藏?在文字的明面上说一部分,也在文字的背后藏一部分。這样说话的散文,其文字读起来才能让人觉得舒服。如果一篇散文把想要说的内容、想要表达的情感,全部直露出来,可能就令人难以卒读了——读者不能容忍自己成为作者失控情感的垃圾桶。再结合季先生写完《牛棚杂忆》之后的“拔刺说”和“真话不全说,说的全真话”的警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一边显露,一边隐藏,节制着说话”的方式是散文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一个秘妙,姑且称其为“话语节制”吧。孤证不立,我们有必要再看一篇。如《风筝》这篇散文,作者是贾平凹先生。作者难道只是在说一个“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故事?作者是不是其中有意隐喻了什么?如果去掉隐喻,把其中的“风筝”替换为“理想”“人生追求”直白的表述,这篇散文的语言文字还值得人去品鉴玩味吗?散文的诗意是不是由“话语节制”状态下“显”“隐”两极之间的张力形成的?这是散文语言文字运用的另一个秘妙吗?
如果上面的说法大致不错,那么,通过文本所透漏的作者写作思想来发现课文的表达秘妙确乎是可行的。但这个方法能不能立得住,我们尚不能下断语。只能说,在“本简语文”教学主张的相关研究中,它确实帮助我们“看见”了部分散文类课文文本中所潜藏的一些表达秘妙。对于揭开课文表达秘妙来说,在技术层面,它发挥过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但是不是作者不明写,我们就看不见他隐去的部分了?海明威对“冰山原则”的阐释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以“冰山”为喻,说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海面上。这话似乎是说,作者不明写的那部分,我们也有可能“看见”,只不过需要借助文本提示,通过想象来实现。
有这个可能吗?有的。从朱光潜先生那里能找到解释: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把这段话的意思转换转换,即:文字形式A,表达的思想情感只能是a;文字形式A1,表达的思想情感只能是a1。A不能表达a1,A1也不能表达a。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那部分,我们的确是可以通过文字本身去“看见”的。
先看一个具体的例子。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里边,有这样一处表述:“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作者为什么不表述为“地球是一个直径约为一万二千八百千米的星球”呢?用半径数据来表述和用直径数据来表述,地球的大小在客观上没什么不同啊!但作者偏不,他弃直径用半径。明明白白的文字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作者的心机?他大概就是想让地球在读者的感觉层面显得更小一些吧!
看来,文本是个矛盾统一体。作者想让读者“看见”的和出于某些原因不想让读者“看见”的,其实都黏附在文本上了。文本背后,有作者的心机。因此,阅读的趣味,大概就是猜猜猜。
有没有这种可能——从文本见出作者心机,课文的表达秘妙就能被发现呢?
我们来尝试一下。
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普遍的看法,以为课文赞美了文中德国小镇民众“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高尚境界,这或许没什么不妥,但可能轻视了文本原初的文字表达。季先生写的是“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而不是“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值得赞美的”。仔细揣摩揣摩,我们若在平时说“这状况真是颇耐人寻味”“这事儿真是颇耐人寻味”,恐怕不重在表达赞美吧?季先生精通德语,如果只是想赞美德国民众,这篇文章何不直接用德文写就?结合文末的“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再想想,我们似乎能隐约感觉到这篇文章话里有话——但文本自身的语境不足以确证里层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牛棚杂忆》《留德十年》中或会有些线索。我们不想过度解读内容,只是想通过猜测文字背后的作者心机,寻找散文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秘妙。散文说话,是不是一边在显露,一边在隐藏?在文字的明面上说一部分,也在文字的背后藏一部分。這样说话的散文,其文字读起来才能让人觉得舒服。如果一篇散文把想要说的内容、想要表达的情感,全部直露出来,可能就令人难以卒读了——读者不能容忍自己成为作者失控情感的垃圾桶。再结合季先生写完《牛棚杂忆》之后的“拔刺说”和“真话不全说,说的全真话”的警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一边显露,一边隐藏,节制着说话”的方式是散文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一个秘妙,姑且称其为“话语节制”吧。孤证不立,我们有必要再看一篇。如《风筝》这篇散文,作者是贾平凹先生。作者难道只是在说一个“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故事?作者是不是其中有意隐喻了什么?如果去掉隐喻,把其中的“风筝”替换为“理想”“人生追求”直白的表述,这篇散文的语言文字还值得人去品鉴玩味吗?散文的诗意是不是由“话语节制”状态下“显”“隐”两极之间的张力形成的?这是散文语言文字运用的另一个秘妙吗?
如果上面的说法大致不错,那么,通过文本所透漏的作者写作思想来发现课文的表达秘妙确乎是可行的。但这个方法能不能立得住,我们尚不能下断语。只能说,在“本简语文”教学主张的相关研究中,它确实帮助我们“看见”了部分散文类课文文本中所潜藏的一些表达秘妙。对于揭开课文表达秘妙来说,在技术层面,它发挥过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