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摇滚乐激情澎湃,爵士乐风情万种,华尔兹圆舞曲则舒缓流淌,和声丰富,步步趋高,令人沉醉。而薛法根正是一个演绎华尔兹的乐手。
最近,笔者有幸在溧阳市文化小学聆听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爷爷的芦笛》一文,叹服于他优美的身姿与绝伦的舞步。
一、一分为三,“圆舞曲”的结构
《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文章,文字优美,充满想象,又深含着做人和生活的哲理。学生由于知识、生活经验、感悟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薛老师的两课时教学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版块:1.扫除字词障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即写了几次笛声,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3.细读课文,讨论每次笛声分别给了“强强”什么样的感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看似很简单的操作,设计也并不新奇。但这样的设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难易适度,尊重了学生的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对于这样的教材而言,合理科学,尊重了文本的价值;这样的设计,对于现今的语文课而言,朴实无华,尊重了“本色”而“简单”的语文教学。他的词语教学,步步为营,扎实有效;他引导学生对文中三次笛声的归纳,简洁明快,步履轻盈;他引导学生对三次笛声的理解、想象、感悟及练笔,调动多维参与,实现多元训练,耐人寻味,情趣盎然。
这正是一支结构由“前奏、叙事、抒怀”组成的“圆舞曲”。
二、一步三叹,“圆舞曲”的节奏
本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是对三次笛声的品味与理解。这三次笛声出现的情况不同(第一次是在强强的想象中,笛声婉转悠扬,带着浓浓的海水味;第二次是强强拉着爷爷做芦笛,听到了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快乐;第三次是强强在狂怒的大海的嘶叫声中,仿佛听到了笛声),在理解上也大相径庭。
薛老师以一个中心问题(“这笛声给强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带动三个教学片段,可谓一步三叹,每次所“叹”的内容均由学生从字里行间、从丰富的想象中感悟,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
第一次笛声,薛老师给了学生“通感”,使学生领略了“大海的风情”;第二次笛声,薛老师给了学生“美感”,带学生享受了“初夏的诗意”:第三次笛声,薛老师给了学生“思感”,引学生品悟了“生活的哲理”。在有序的组织下,在扎实的训练中,步步深入,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实现了“工具”与“人文”的有效统一和完美融合。
这正是一支节奏由“平淡、舒缓、激昂”融贯的“圆舞曲”。
三、一波三折,“圆舞曲”的风格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薛老师这样说过:“上课要找感觉,感觉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关注,表情、眼神的变化、体态语言的变化。”薛老师的课堂,处处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注,也成就了他“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轻松中,既有他的机智沉稳、风趣幽默,更有他精妙的设计与“对话”,可谓“一波三折”。
如在指导课文第一小节的朗读时,一学生感情过于夸张,招致一片笑声。他问学生,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说美是美,就是有点悲哀的感觉。他说:“不是每一句都要婉转悠扬,比如‘三折两转’,就要快,你不能这么慢慢地读,太可怕了。”给予学生直接的指导。然后再指名读,可学生读得又过快了。他指出后再叫那位学生读……他曾说:“语文老师要研究《朗诵学》,具体的很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要学习。”在这个看似平淡的教学片段中,体现了他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的实用技巧和方法的训练。但他的训练不是机械地训练,而是源于学生的体验,源于对培养学生丰富语感的敏锐意识,从而抓住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
再如,对第三次笛声的教学,他先引导学生就“在惊涛骇浪的黑夜里,这笛声……这笛声……这笛声……”写下感受,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可谓个个写得精彩,说得漂亮。在此基础上,他又把学生引向课文第一小节:“从海边浓浓的海水味,你还品味出什么来?”(这是在第一次笛声教学中遗留的问题)从而实现对难点的突破,对主题的升华,对“大海”“生活”和“长大”的思考。可谓“峰回路转”,实现了他“语文课要上到学生的心里去”的教学追求。
这正是一支风格由“恬静淡雅、简洁明快、催人深思”渗透的“圆舞曲”。
薛老师的语文课是“轻松的、愉快的,有滋味的”。他在课堂上用粉笔和语言把华尔兹指挥得更和谐;他在课堂上用思想和智慧把圆舞曲演绎得更优雅。
最近,笔者有幸在溧阳市文化小学聆听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爷爷的芦笛》一文,叹服于他优美的身姿与绝伦的舞步。
一、一分为三,“圆舞曲”的结构
《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文章,文字优美,充满想象,又深含着做人和生活的哲理。学生由于知识、生活经验、感悟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薛老师的两课时教学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版块:1.扫除字词障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即写了几次笛声,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3.细读课文,讨论每次笛声分别给了“强强”什么样的感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看似很简单的操作,设计也并不新奇。但这样的设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难易适度,尊重了学生的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对于这样的教材而言,合理科学,尊重了文本的价值;这样的设计,对于现今的语文课而言,朴实无华,尊重了“本色”而“简单”的语文教学。他的词语教学,步步为营,扎实有效;他引导学生对文中三次笛声的归纳,简洁明快,步履轻盈;他引导学生对三次笛声的理解、想象、感悟及练笔,调动多维参与,实现多元训练,耐人寻味,情趣盎然。
这正是一支结构由“前奏、叙事、抒怀”组成的“圆舞曲”。
二、一步三叹,“圆舞曲”的节奏
本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是对三次笛声的品味与理解。这三次笛声出现的情况不同(第一次是在强强的想象中,笛声婉转悠扬,带着浓浓的海水味;第二次是强强拉着爷爷做芦笛,听到了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快乐;第三次是强强在狂怒的大海的嘶叫声中,仿佛听到了笛声),在理解上也大相径庭。
薛老师以一个中心问题(“这笛声给强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带动三个教学片段,可谓一步三叹,每次所“叹”的内容均由学生从字里行间、从丰富的想象中感悟,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
第一次笛声,薛老师给了学生“通感”,使学生领略了“大海的风情”;第二次笛声,薛老师给了学生“美感”,带学生享受了“初夏的诗意”:第三次笛声,薛老师给了学生“思感”,引学生品悟了“生活的哲理”。在有序的组织下,在扎实的训练中,步步深入,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实现了“工具”与“人文”的有效统一和完美融合。
这正是一支节奏由“平淡、舒缓、激昂”融贯的“圆舞曲”。
三、一波三折,“圆舞曲”的风格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薛老师这样说过:“上课要找感觉,感觉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关注,表情、眼神的变化、体态语言的变化。”薛老师的课堂,处处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注,也成就了他“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轻松中,既有他的机智沉稳、风趣幽默,更有他精妙的设计与“对话”,可谓“一波三折”。
如在指导课文第一小节的朗读时,一学生感情过于夸张,招致一片笑声。他问学生,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说美是美,就是有点悲哀的感觉。他说:“不是每一句都要婉转悠扬,比如‘三折两转’,就要快,你不能这么慢慢地读,太可怕了。”给予学生直接的指导。然后再指名读,可学生读得又过快了。他指出后再叫那位学生读……他曾说:“语文老师要研究《朗诵学》,具体的很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要学习。”在这个看似平淡的教学片段中,体现了他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的实用技巧和方法的训练。但他的训练不是机械地训练,而是源于学生的体验,源于对培养学生丰富语感的敏锐意识,从而抓住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
再如,对第三次笛声的教学,他先引导学生就“在惊涛骇浪的黑夜里,这笛声……这笛声……这笛声……”写下感受,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可谓个个写得精彩,说得漂亮。在此基础上,他又把学生引向课文第一小节:“从海边浓浓的海水味,你还品味出什么来?”(这是在第一次笛声教学中遗留的问题)从而实现对难点的突破,对主题的升华,对“大海”“生活”和“长大”的思考。可谓“峰回路转”,实现了他“语文课要上到学生的心里去”的教学追求。
这正是一支风格由“恬静淡雅、简洁明快、催人深思”渗透的“圆舞曲”。
薛老师的语文课是“轻松的、愉快的,有滋味的”。他在课堂上用粉笔和语言把华尔兹指挥得更和谐;他在课堂上用思想和智慧把圆舞曲演绎得更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