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感慨:自己业务可谓精通矣,教学能力可谓很强矣,分析课文可谓精彩矣,批改作业可谓细致矣,可是学生成绩还是无所长进,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负担,一种苦役。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应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简而言之也就是应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感的激活作用
  
  学生不是录音机、照相机,他们接受教师情感的影响是有选择的,有条件的。教师于无疑中激疑,于无趣中引趣,于揣摩中获知,于比较中鉴赏,于辨析中识误,于发散中扩思等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正确把握学生课堂心理流向,调控课堂情趣氛围。如一位老师在教授《我与地坛》一文时,他并不急于让学生去阅读、思考课文内容,而是先截取史铁生生活中几个感人的片断,通过多媒体图片介绍给学生,由此来导入课文。史铁生的人格魅力,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触动了学生情感的最深处,形成了与课文内容相应的和谐的情感氛围,进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见,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能用妙趣横生的语言,高尚激越的情感,使课堂气氛生动而又耐人寻味。
  
  二、“投石引路”的作用
  
  我们老师一直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以前的语文教学是“满堂灌”,老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现在实行新课改了,提倡师生互动,于是好多老师又由“满堂灌”转向了“满堂问”,老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学生仍然是被动的,谈不上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更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了,学生在课堂上仅得到了一些毫无作用的“结论”,至于创新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思想情感是否得到了熏陶,那就谁也“说不清”了。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启蒙教育工作;要放下权威,走下讲台,以和学生平等的角色引导他们讨论,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大力提倡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的“启发式”教学。
  据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与秦少游成婚之夜,她有意考考这位才子,便提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要秦少游对出下联,否则不能入洞房。三更鼓响,秦少游还是续不出下联。这时苏东坡从旁看到秦少游太窘了,就叫家人向水里投了一块石子。听到石子入水的声音,看到水中的波光,秦少游的思路活了,马上对道:“投石冲开水底天。”下联对得太妙了。
  我们语文教师要创设情境,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矛盾与困惑,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最后自行解决,在明了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力图养成质疑习惯;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否定权威性,勇于多角度探究问题,善于多层次研究事物。
  我们语文教师上课也不妨学学苏东坡的“投石”艺术。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往往简单化地把“对话式”、“问答式”等同于“启发式”,甚至不少人把教师讲课中顺嘴一问的“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口头禅和学生不动脑筋思考的信口应答看作是“启发式”教学,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三、“催化剂”的作用
  
  语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就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避免高分低能。这其中教师就要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在学生漫漫的学习的征途中,我们教师只能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知识的海洋还需要学生自己去遨游。新的世纪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对未来人才提出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对我们的学生提倡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把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
  有人曾戏谑地说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效率可言,即使有,多数也是“无心插柳”,从而去否定教师的作用。还举了例子说像写诗歌,阅读教学中诗歌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中学六年也学不了多少诗,作文又几乎没有写诗的训练,按说学生应不会写诗吧,但学生中不乏称得上“小诗人”的。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作用的。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有其他方面的各种各样的作用,但有一点应该肯定:语文教师只有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冬梅,鲍尝君,教师,现居江苏新沂。
其他文献
对于中学生而言,有效的阅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认识和筛选信息;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作出扩展,对作品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因此,中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目标,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1、认读感知能力。它以敏锐的语感能力为核心,要求认读速度快、广度大,感知选择性强、准确性高。  一般地讲,不发声的默读由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和学生组成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审美创造过程。教师若能使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协调、均衡、稳定、有序,达到和谐优美的妙境,无疑会增强课堂教学的审美功能。  如果说教材在美育方面的作用,更多表现在美育的内容上,那么,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体现在美育的形式上。在课堂结构上,语文教学需要遵循美的规律,要有美的导语、美的提问、美的评析、美的结
对工程技术人员主动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企业归属感不强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评选和聘任专业工程师、首席专业工程师的管理办法,达到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岗位学习、
一、正确认识“紧张源”及其特点以研究紧张而闻名世界的加拿大汉斯·塞里耶博士认为紧张是某种实体或压力在人类或其他某种有机体内所产生的结果,而那些“产生紧张的事物”
做编辑也好几年了,我一直在自我激励,甚至和朋友闲聊时,也总忘不了说自己要做一个优秀的编辑。而我有没有做到优秀呢?也许,只有读者说了算! I have been editing for severa
学生写作写人、记事记叙文和立论式议论文普遍存在几点缺憾:一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文体不分,即分不清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体裁含混不清;二是不懂得围绕一个中心来选材,所选材料不能都为表现一个中心服务;三是写议论文不会明确提出论点,不会扣紧论点分析问题和讲道理;四是文章没有内容,空话、大话多,材料贫乏。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缺点,采取了范文、写作知识、观察生活、写作实践四结合拓展作文教学
如同每个电视台关注自己的收视率一样,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可如果我们现在就“你喜欢语文课吗?”“语文课有意思吗?”这些问题对中学生进行调查,恐怕结果会使我们大失所望。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生动起来。    一、语文课应该是快乐的    我是个特别爱笑的人,因为笑起来人才美,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所以我带着笑容走进课堂,让语文课也充满欢笑,洋溢快乐。  做一个“传道、
在教学中,本人尝试采用诗句来小结课文。做法是,在课堂小结时,由师生将课文内容小结成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小诗。可一课一首,可一课数首。可教师总结,亦可师生共创,学生独作。总之,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一、用诗句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济南冬天真宝地,响晴温晴无风声。日照雪覆远山秀,绿水清亮似水晶。”《出师表》一文:“三建议安国大计,两往事先帝深恩。劝一声鞠躬尽瘁,心难放临表涕零。”《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重视搞好集中思想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官兵思想问题解决的个案指导。个案指导,说到底就是具体服务。官兵思想问题的复杂性加大,决定个案指导的难度加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随着市场的大开放,人们走出去的机会更多,交流上如果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多误会,甚至影响业务的开展。作为当今的社会后备力量——高中生,更要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在这方面老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创设环境,加强自身训练    首先,要引起高度重视。无论在什么场合,老师的率先垂范会直接影响周围的人,因此,特别是在学校,无论是同事间的交流,还是与学生的交流,都要讲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