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和学生组成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审美创造过程。教师若能使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协调、均衡、稳定、有序,达到和谐优美的妙境,无疑会增强课堂教学的审美功能。
如果说教材在美育方面的作用,更多表现在美育的内容上,那么,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体现在美育的形式上。在课堂结构上,语文教学需要遵循美的规律,要有美的导语、美的提问、美的评析、美的结语和美的板书等。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韵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这一美的过程,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饱满、兴奋的情绪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感知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质疑释疑,从而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高度统一,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凸现语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全让学生更亲近喜欢语文。
另外教师和学生声情并重的诵读吟咏,用读怡情,从而感受作品的美。诗歌、散文特别适合诵读吟咏。如《琵琶行》:大弦嘈嘈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嘈嘈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古诗词曲大多可以用来歌唱,凡可歌唱者,必有节奏音韵,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至今可以歌唱。即使是不可歌唱的现代诗歌,也具有音韵美。载望舒的《雨巷》具有诗歌的音韵美。散文《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思乡名作,在教学中宜以诵读为主,辅以点拨,分步骤采用范读、齐读和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吟咏中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和乡情美,从而陶醉在作者所创造的美的世界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选取的只是日常琐事,用平易朴素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音容笑貌。寥寥数笔,却抒发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物身上的深挚感情。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进入审美的境界,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审美氛围。
还可借助绘画、音乐、影视,渲染课堂审美气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在课堂运用中,教师应选取与所教作品相关的绘画、影视、音乐,据情况穿插于教学活动中,达到渲染课堂审美气氛的作用。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中与课文有关的画面,诉诸学生的多种感官。讲授《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一幅是“湘江秋景图”,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生机勃勃;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官,通过想象与联想,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音乐具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莫泊桑的作品《项链》是一篇传统篇目,女主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参加教育部长的晚会而丢失项链,为还债而选择十年艰辛劳动。这一段感人的文字,教者配上《二泉映月》这首曲,学生在聆听中发现女主人公人性的另一亮点,在充满虚荣的资本主义社会,她能守住底线,没有走向堕落,实为光彩照人的一笔,因而,进一步拓展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音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肩负着“美”的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
肖杨慧,教师,现居湖北枣阳。
如果说教材在美育方面的作用,更多表现在美育的内容上,那么,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体现在美育的形式上。在课堂结构上,语文教学需要遵循美的规律,要有美的导语、美的提问、美的评析、美的结语和美的板书等。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韵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这一美的过程,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饱满、兴奋的情绪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感知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质疑释疑,从而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高度统一,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凸现语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全让学生更亲近喜欢语文。
另外教师和学生声情并重的诵读吟咏,用读怡情,从而感受作品的美。诗歌、散文特别适合诵读吟咏。如《琵琶行》:大弦嘈嘈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嘈嘈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古诗词曲大多可以用来歌唱,凡可歌唱者,必有节奏音韵,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至今可以歌唱。即使是不可歌唱的现代诗歌,也具有音韵美。载望舒的《雨巷》具有诗歌的音韵美。散文《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思乡名作,在教学中宜以诵读为主,辅以点拨,分步骤采用范读、齐读和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吟咏中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和乡情美,从而陶醉在作者所创造的美的世界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选取的只是日常琐事,用平易朴素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音容笑貌。寥寥数笔,却抒发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物身上的深挚感情。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进入审美的境界,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审美氛围。
还可借助绘画、音乐、影视,渲染课堂审美气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在课堂运用中,教师应选取与所教作品相关的绘画、影视、音乐,据情况穿插于教学活动中,达到渲染课堂审美气氛的作用。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中与课文有关的画面,诉诸学生的多种感官。讲授《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一幅是“湘江秋景图”,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生机勃勃;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官,通过想象与联想,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音乐具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莫泊桑的作品《项链》是一篇传统篇目,女主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参加教育部长的晚会而丢失项链,为还债而选择十年艰辛劳动。这一段感人的文字,教者配上《二泉映月》这首曲,学生在聆听中发现女主人公人性的另一亮点,在充满虚荣的资本主义社会,她能守住底线,没有走向堕落,实为光彩照人的一笔,因而,进一步拓展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音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肩负着“美”的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
肖杨慧,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