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操作、求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应用多种策略培养、锻炼学生创新思维,以调动学生兴趣、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与策略,希望能为教学创新与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设疑;训练
  创新思维与能力作为现代教育培养重点备受关注,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对于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个人潜力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教育的重要努力方向。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巧妙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实践,以达到培养锻炼学生个人创新思维的目的。下面简要探讨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与策略。
  一、 巧妙设疑,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感性思维主导下他们展开学习活动更多的还是依靠兴趣、好奇心与探究欲,教师要通过巧妙设计疑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情境,利用问题悬念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节奏,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参与积极性,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导下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诱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如采用趣味课堂导入,借助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时,像这一示范例题 “一年级一班共有35个学生,二年级一班学生的人数是其2倍,那么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教师适当给出可供学生们发挥的已知条件,让他们从问题入手发散个人思维,积极踊跃参与提出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在激发起学生们兴趣、调动其思维的同时,围绕“二年级一班有多少人?它比一年级一班多出多少人?两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等问题积极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以问题为先导,通过解决悬念展开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对解题步骤的认识;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首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之后,对照能被2与5整除的數引导他们分析其特征。有学生提出个位上是3、6、9的数可被整除,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多组数字,让学生们进行计算,从23、46、89等这些数入手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反省自己的错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之后,利用他们的求知欲进行适当延伸,从而深入教学,解开能被3整除的数有何特征这一问题。
  二、 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堂中让他们积极发挥个人能力开展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对于加深学生理解与印象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在感性思维主导下,从理解上升到认知的过程需要更多可供探索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动手、积极参与的愉悦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并巩固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发挥个人能力进行体验的过程中培训个人创新思维。
  比如在学习有关图形的概念时,教师课堂学生们自己动手剪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根据自己制作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与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平移、割补等方式来解决求解面积问题。在学习难点梯形面积这一章节时,联系以往他们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识动手动脑思考,可将形态各异的梯形进行分解,根据梯形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最终完成梯形面积计算,让学生们在积极思考、动手的过程中探寻多种求得梯形面积的解法,依靠个人创新思维挖掘更多解题的可能性,增添学习中的乐趣。
  三、 注重求异,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简单而言,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看待事情的角度与方向,通过更改立场与思维了解同一事物的不同面。求异思维要求学生积极调动个人联想力与想象力,要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实践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在勇于求异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对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很有帮助。
  比如在进行加法运算的学习时,教师可给出“98 293=(100-2) 293=98 (300-7)”这种示范,让学生们思考有无其他的快速计算方法,通过学生们积极展开求异尝试让他们探索数学解题思维中更多创新的可能性,锻炼个人的创新思维。求异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助于短时间之内迅速调动以往学过知识解决当前问题,是促进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方式。在解决应用题时,教师可让学生们积极应用算术法、方程法解题,或者尝试利用正比例、反比例解答等,以知名的鸡兔同笼应用题为例,让学生们积极思考,探索更多解题的可能性,利用创新思维服务学习,全面提升个人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的训练可通过巧妙设疑、实践操作、积极求异等途径实现,以调动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全新的创新型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童奇敏.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式”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13):79.
  [2]梁远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J].学园:教育科研,2012,(17):156-157.
其他文献
孩子就像一片肥沃的田地,吸收来自老师、家长播撒的种子。如何让这种子深深地埋进地里,萌发出健壮的嫩芽,就要看“农夫”的本领——正确的为田地浇灌肥料,即:发展孩子的兴趣。  爱迪生曾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2000多年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
摘 要: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灵魂。然而广大一线教师往往忽略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学生习作普遍存在思想片面性、幼稚化、论证逻辑不严密的现象,导致作文得分不高。本文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全国卷作文命题热点,并提出了升格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的五种策略。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升格;策略  今年,我省高考已恢复使用全国卷,相较于过去十年高考自主命题的“福建卷”作文,全国卷作文题对学生议论文
摘 要:音乐专业考试,分成面试和笔试,音乐的笔试试卷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现成的参考试卷不多,出笔试试卷对于个体音乐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于是合作就成了一个能合作共赢、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音乐;合作;试卷;共赢;效率  音乐高考专业考试,分为面试和笔试。作为决定音乐类考生命运的考试,其压力是平时其他文化课考试所不能相比的,尤其是声乐、器乐、视唱这些面试科目,几分钟时间决定结果,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庆阳市区291位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情况从教育教学活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的能力、激励与评价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和反思与发展的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引导力度,树立民办园所典型,大力推广典型民办园所经验;围绕实践活动,开展校本研究,努力提升专业发展能力;面向青年教师,提供发展机遇,促进幼教队伍不断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
摘要:“抽屉原理”本是精英课堂里尖子学生学习的内容,新课标把这部分内容划分到了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里面,无疑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里所呈现的只是比较基本的“抽屉原理”。  关键词:数学;抽屉原理;狭利克雷原理;鸽巢原理;鸽舍原理  一、 “抽屉原理”简介  抽屉原理在外国被称为“鸽巢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狭利克雷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狭利克雷原理”。外国人喜
摘 要: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鼓舞独立团战士在敌强我弱的不利条件下,以锲而不舍之勇气、勇往直前之魄力、聚沙成塔之力量让敌人闻风丧胆,可以想象独立团战士的心理是何等的坚强。战士坚强的心理源自亮剑精神的支撑。目前关注高中生心理健康,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作者突发奇想,可否用亮剑精神培养学生的坚强心理呢?让他们面对挫折失败,锲而不舍,永不言败;面对艰难困苦,勇往直前,虽败犹荣;面对知识难点
摘要:“诗教”的雏形始于孔子“以《诗》执教”,据《礼记·经解》记载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对“诗教”含义的阐释、实施的原则及其总理念均涵盖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这对当今语文诗词教学的施教过程和实质都颇有启示。  关键词:诗教;寓教于乐;践行  随着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席卷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诗词教学究竟教什么?怎么教?成为教师最大的困
摘 要: 培养幼儿的协商能力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在“彩虹城”混龄游戏活动中,对幼儿协商能力培养起着良好效果。但是协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幼儿园和老师更重视,更离不开家长配合。  关键词: 彩虹城 混龄游戏 协商 实施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
摘 要: 语文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适量的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作用。语文教师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力求做到以下几点:明晰目标,提高实效;分层设计,有的放矢;形式多样,交叉渗透;轻敲心声,叩问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掌握知识  课外作业是课堂
摘 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主题思想。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德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相关,本文主要论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对德育的渗透。  关键词: 德育 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