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适量的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作用。语文教师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力求做到以下几点:明晰目标,提高实效;分层设计,有的放矢;形式多样,交叉渗透;轻敲心声,叩问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掌握知识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最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好的语文课外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约有80%的老师重视练习的作用,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学生情况的研究分析,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作业目的不明确。对为什么要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样的课外作业认识模糊,部分教师几乎每学完一篇课文后都是抄词语、做《练习册》。
作业“度”不适合。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太多,一晚上要学生抄一个单元的生字、词语或一下子完成两张测试题等,以至于学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完,甚至有的低年级学生写不完,只能由家长代劳。
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许多教师感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不好或完成得很差,甚至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学生认为作业无趣。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对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只能被动完成,当然效果不佳。
作业批改草率。很多老师都只为检查学生有没有做课外作业,批改时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第,毫无激励性的语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作业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作业答案稍有违背就予以否认。
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晰目标,提高实效
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是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如为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一般一篇课文第一课时上完,可让学生抄写生字、课后的词语。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可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形式:上网、翻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专门的资料积累本上。如为了达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目的,教师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完《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诗歌后,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父母或家乡。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整个身心沉浸于文本,不仅理解课文语言,而且涤荡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二、分层设计,有的放矢
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难度。所谓量度,就是作业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时间完成,有多少题目等。难度是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学生能顺利完成。
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的训练重点,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如教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我针对班上学生的差异,设计的课外作业是:(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3)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三十年后,我又来到了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完成,结果做得很好。
三、形式多样,交叉渗透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这就要求老师尝试变化题型;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
四、轻敲心声,叩问成长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批改就比较马虎。其实,课外作业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价值判断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就解决,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少而精就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把握作业布置的“尺寸”,相信它可以为师生建立一条纵横交错的心灵立交桥。
参考文献:
[1]南京市教研室编著.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
[2]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掌握知识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最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好的语文课外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约有80%的老师重视练习的作用,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学生情况的研究分析,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作业目的不明确。对为什么要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样的课外作业认识模糊,部分教师几乎每学完一篇课文后都是抄词语、做《练习册》。
作业“度”不适合。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太多,一晚上要学生抄一个单元的生字、词语或一下子完成两张测试题等,以至于学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完,甚至有的低年级学生写不完,只能由家长代劳。
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许多教师感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不好或完成得很差,甚至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学生认为作业无趣。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对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只能被动完成,当然效果不佳。
作业批改草率。很多老师都只为检查学生有没有做课外作业,批改时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第,毫无激励性的语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作业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作业答案稍有违背就予以否认。
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晰目标,提高实效
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是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如为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一般一篇课文第一课时上完,可让学生抄写生字、课后的词语。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可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形式:上网、翻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专门的资料积累本上。如为了达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目的,教师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完《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诗歌后,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父母或家乡。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整个身心沉浸于文本,不仅理解课文语言,而且涤荡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二、分层设计,有的放矢
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难度。所谓量度,就是作业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时间完成,有多少题目等。难度是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学生能顺利完成。
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的训练重点,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如教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我针对班上学生的差异,设计的课外作业是:(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3)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三十年后,我又来到了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完成,结果做得很好。
三、形式多样,交叉渗透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这就要求老师尝试变化题型;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
四、轻敲心声,叩问成长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批改就比较马虎。其实,课外作业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价值判断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就解决,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少而精就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把握作业布置的“尺寸”,相信它可以为师生建立一条纵横交错的心灵立交桥。
参考文献:
[1]南京市教研室编著.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
[2]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