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体育和健康课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层面,人的意识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了成熟的科学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摒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他们明确地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因为体育对人的身心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
  三、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着眼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 ,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让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体育活动中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2.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判断,独立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摒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4.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都要求参加者付出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艰苦的磨炼。要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学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学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学会决不气馁再拼再搏,胜利时学会冷静处之决不得意忘形。坚强的意志,是人格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体育运动是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片沃土,有待我们的深耕细作。中学体育教学以体育精神进入人格教育,关键在于中学体育教师自己的观念和认识,理性认识上升到这个高度,行动才能产生飞跃。
  总之,中学体育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精神对中学生的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挖掘体育精神的要素,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手段,使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阶段,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师生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又有利于教师的健康,那怎样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呢?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我们天天板着脸孔训导,或看低他们,甚至挖苦,只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记得以前上课,有个女孩子成绩不好,打扮很前卫,上课时爱和男同学说话,我对她的轻蔑神态,她很敏感。为了报复我,有一次,我正在讲课,她一个“报告”,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我火了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是一门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他学科的学习和运用都要建构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这些性质和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语文教师需具备较高的课堂教学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运用教学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特殊能力
摘 要:善于总结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很重要;妙语导入,激发欲望不可少;析疑解惑,开启智慧是把打开史库的金钥匙;用心交流,共促进步方能永葆兴趣之树常青;再现历史,事半功倍不能没有多媒体的演示。此乃学史之“五法”。  关键词:培养兴趣 学习历史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
在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不妨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做些研究,抛开偏见,做一番挖掘甄别,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闪光点”,仍可给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以有益的借鉴。  例如,讲授法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从问世至今,人们对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尽管它确实存在过严重的缺陷和过失(如“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但我们不能因为反对“满堂灌”,就抛弃讲授法。  讲授法包括讲解法、讲述法、引导法和点拨法。讲解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这是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做了一些尝试。  一、灵活导入,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学生本来怀着美好的期待,如果老师生硬干瘪地直奔主题,虽然目标比较明确,但多少有些让学生失望,如果能够以一个新鲜的、恰当的内容作为话题,引起学生兴
靓,是现代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尤其是对年轻的孩子们,总渴望自己有明星般的风采,渴望自己有一张周杰伦式的脸,俊、帅、酷,迷死人不偿命!那么,你的文章呢?是不是也该有一款最新式的酷毙人的“明星脸”呢?  又该如何让你文章的“脸”炫目呢?  一、运用修辞,让它亮丽、夺目  运用修辞手法,形似化装,能变平凡为神奇,能代晦涩为大众喜看乐见,有一张“明星脸”,就能让你的文章火爆登场,赢得头彩。  借代,即用相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采用微型实验教学,力求每个学生有一套实验仪器,自己动手操作,对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一些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英语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能使后进生得到很大提高,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进步。但真正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并真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实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目的,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纯认识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学生智能形成和发展是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如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将情感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接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