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强,开展品德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对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143-02
教师日常教学不能只是将关注点集中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德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写作教学、课外实践等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既能享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塑造高尚品格。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特征以及结构,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发现文字结构与所蕴含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把识字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悟出一些生活的哲理。例如,在教学“打”这个汉字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的认读,然后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再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这个字的含义吗?这个字怎么组词呢?学生会通过查阅工具书说出这个字的含义,还会组成“打骂”“打架”等词语。在对学生的答案予以肯定的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打架、骂人都是不对的,也是不礼貌的,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再如,教学汉字“致”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至”字末笔“横画”更改为“提画”的这一变化,了解汉字书写“迎让穿插”的规则,并由笔画之间的谦让,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谦让”。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又能使识字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积极渗透德育。为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口,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立足教材,拓宽知识面,助力精神感悟
从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都会围绕一个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单元意识”,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和知识内涵,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为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可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突出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在欣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如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意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祖国领土的相关信息,介绍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和守岛战士的奉献精神。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在学生心中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故事魅力,汲取正能量,助力品质形成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充满正能量的小故事,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情感,感受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要重视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引导学生阅读人物故事,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并被人物的精神所感染,不断汲取正能量,助力高尚品质的形成。
3.感悟文章细节,引发深思考,助力亲情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细节进行分析,并通过这些细节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品味一个父亲在遇到灾难时的形象,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都希望父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爱,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并交给自己。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教师可把它交给学生家长。这样,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有利于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内容,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人文精神,让学生有新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将德育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在写作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助力学生成长。语文,就其功能而言,最重要的是完成兩方面的任务,即阅读与写作。写作也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语言将自己的心之所想表达出来,抒发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将写作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生活,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生的启迪。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例如,在以“我眼中的正能量”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类素材,以歌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四、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德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可组织朗读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树立文化自信。
五、结语
总之,青少年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强,开展品德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潘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2]宗爱芳.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德育渗透研究——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教育参考,2019(02).
[3]苏海峰.润“德”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小学教学研究,2018(08).
[4]耿俐如.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143-02
教师日常教学不能只是将关注点集中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德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写作教学、课外实践等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既能享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塑造高尚品格。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特征以及结构,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发现文字结构与所蕴含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把识字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悟出一些生活的哲理。例如,在教学“打”这个汉字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的认读,然后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再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这个字的含义吗?这个字怎么组词呢?学生会通过查阅工具书说出这个字的含义,还会组成“打骂”“打架”等词语。在对学生的答案予以肯定的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打架、骂人都是不对的,也是不礼貌的,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再如,教学汉字“致”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至”字末笔“横画”更改为“提画”的这一变化,了解汉字书写“迎让穿插”的规则,并由笔画之间的谦让,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谦让”。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又能使识字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积极渗透德育。为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口,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立足教材,拓宽知识面,助力精神感悟
从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都会围绕一个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单元意识”,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和知识内涵,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为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可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突出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在欣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如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意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祖国领土的相关信息,介绍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和守岛战士的奉献精神。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在学生心中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故事魅力,汲取正能量,助力品质形成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充满正能量的小故事,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情感,感受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要重视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引导学生阅读人物故事,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并被人物的精神所感染,不断汲取正能量,助力高尚品质的形成。
3.感悟文章细节,引发深思考,助力亲情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细节进行分析,并通过这些细节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品味一个父亲在遇到灾难时的形象,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都希望父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爱,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并交给自己。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教师可把它交给学生家长。这样,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有利于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内容,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人文精神,让学生有新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将德育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在写作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助力学生成长。语文,就其功能而言,最重要的是完成兩方面的任务,即阅读与写作。写作也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语言将自己的心之所想表达出来,抒发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将写作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生活,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生的启迪。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例如,在以“我眼中的正能量”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类素材,以歌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四、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德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可组织朗读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树立文化自信。
五、结语
总之,青少年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强,开展品德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潘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2]宗爱芳.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德育渗透研究——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教育参考,2019(02).
[3]苏海峰.润“德”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小学教学研究,2018(08).
[4]耿俐如.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