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能在新课伊始吸引住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使其从极度兴奋的精神状态转移到学习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需要在课堂的导入设计上多下工夫,一锤敲在学生心上。
几年来,笔者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三种符合低年段特征,能调动孩子最佳学习状态的导入方式。现结合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下册中的几篇课例作简要分析:
1.放送歌曲,先声夺人
音乐,有着神奇的魔力,能渲染情感的氛围,唤起人的想象。在有些课文中,恰当引入歌曲来创设一定的氛围,能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示例一】
播放国歌,随着音乐激昂响想起,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此时提问:小朋友们,听到了国歌,你想到了什么?
生1:在电视上我听过国歌。
生2:在晨会课上,广播里会奏国歌。
就势小结:对,每周一晨会课上,我们都要举行一种庄严的仪式——升国旗。(板书:升,认读shēng,动作体会:升—降,读题目。)
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
……
说得真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升国旗的儿歌吧。
【评析】
这个导入运用国歌这熟悉的音乐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把学生课间“狂野”的心收回到课堂,随着音乐的奏响,学生开始联想。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有关国歌的场景,老师顺势引导到课题上。带着兴趣和好奇,循着老师的言语,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学习《升国旗》这首儿歌。这便是先声夺人,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兴趣大大地调动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心入课文,文本解读就迎刃而解。
2.制造悬念,出奇制胜
说书人往往在最精彩之处戛然而止,以“欲知下文,且听下回分解”揪住听者的心。听众会迫不及待地期待想知下文,有一种求解的欲望,这便是制造悬念的魔力。如果把它运用到课文的导入中,会有什么效果呢?请看下面的课例:
【示例二】
出示小松树贴图,小朋友,认识它吗?(松树)
(再出示大松树)这两棵松树比比个儿?你觉得这两课松树谁能看得远?
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小松树能看得更远,你听:播放录音:(小松树的话)“喂,朋友,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打开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评析】
根据小朋友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此处导入,笔者设计了给松树比高矮,说说谁能看得远的问题,小松树看得更远的结果与孩子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进而导致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读课文的积极性大为高涨,因而达到了设置悬念的效果。可见,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3.采用游戏,温故知新
游戏的使用非常具有低年级色彩,这是一个能让这些七八岁的小朋友陡然起劲的形式。因此,在导入里用好游戏的方式,老师的开场白足以赢得一双双发亮的眼睛一齐聚焦课堂。
【示例三】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当一回邮递员去送信。
秋姑娘还有很多信没有送出去,小朋友们来帮忙,把带着生字朋友的信送往正确的邮箱里吧。(黑板上画邮箱,邮箱上出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字样)
秋姑娘送完信,不久后就走了,瞧,冬爷爷乘着呼呼的北风,裹着洁白的雪花,踏着晶莹的冰来了,今天,他给我们带来了——(冰花)(齐读)
【评析】
这则导入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巧妙地引渡了前面学习的文章《秋姑娘的信》,通过帮秋姑娘送信,温习了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读音和结构,接着如行云流水般地自然过渡到冬爷爷为我们带来了冰花,直指下文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既简短又能快速绷住学生心中的那根弦,也完成了由已知向未知的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很受低年级孩子的欢迎。
总之,好的导入方式有多种,因课而宜,需要老师多积累、多钻研,才能设计出抓住童心的导入语,顺畅地引领学生走入课堂,领略课文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几年来,笔者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三种符合低年段特征,能调动孩子最佳学习状态的导入方式。现结合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下册中的几篇课例作简要分析:
1.放送歌曲,先声夺人
音乐,有着神奇的魔力,能渲染情感的氛围,唤起人的想象。在有些课文中,恰当引入歌曲来创设一定的氛围,能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示例一】
播放国歌,随着音乐激昂响想起,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此时提问:小朋友们,听到了国歌,你想到了什么?
生1:在电视上我听过国歌。
生2:在晨会课上,广播里会奏国歌。
就势小结:对,每周一晨会课上,我们都要举行一种庄严的仪式——升国旗。(板书:升,认读shēng,动作体会:升—降,读题目。)
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
……
说得真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升国旗的儿歌吧。
【评析】
这个导入运用国歌这熟悉的音乐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把学生课间“狂野”的心收回到课堂,随着音乐的奏响,学生开始联想。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有关国歌的场景,老师顺势引导到课题上。带着兴趣和好奇,循着老师的言语,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学习《升国旗》这首儿歌。这便是先声夺人,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兴趣大大地调动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心入课文,文本解读就迎刃而解。
2.制造悬念,出奇制胜
说书人往往在最精彩之处戛然而止,以“欲知下文,且听下回分解”揪住听者的心。听众会迫不及待地期待想知下文,有一种求解的欲望,这便是制造悬念的魔力。如果把它运用到课文的导入中,会有什么效果呢?请看下面的课例:
【示例二】
出示小松树贴图,小朋友,认识它吗?(松树)
(再出示大松树)这两棵松树比比个儿?你觉得这两课松树谁能看得远?
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小松树能看得更远,你听:播放录音:(小松树的话)“喂,朋友,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打开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评析】
根据小朋友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此处导入,笔者设计了给松树比高矮,说说谁能看得远的问题,小松树看得更远的结果与孩子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进而导致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读课文的积极性大为高涨,因而达到了设置悬念的效果。可见,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3.采用游戏,温故知新
游戏的使用非常具有低年级色彩,这是一个能让这些七八岁的小朋友陡然起劲的形式。因此,在导入里用好游戏的方式,老师的开场白足以赢得一双双发亮的眼睛一齐聚焦课堂。
【示例三】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当一回邮递员去送信。
秋姑娘还有很多信没有送出去,小朋友们来帮忙,把带着生字朋友的信送往正确的邮箱里吧。(黑板上画邮箱,邮箱上出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字样)
秋姑娘送完信,不久后就走了,瞧,冬爷爷乘着呼呼的北风,裹着洁白的雪花,踏着晶莹的冰来了,今天,他给我们带来了——(冰花)(齐读)
【评析】
这则导入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巧妙地引渡了前面学习的文章《秋姑娘的信》,通过帮秋姑娘送信,温习了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读音和结构,接着如行云流水般地自然过渡到冬爷爷为我们带来了冰花,直指下文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既简短又能快速绷住学生心中的那根弦,也完成了由已知向未知的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很受低年级孩子的欢迎。
总之,好的导入方式有多种,因课而宜,需要老师多积累、多钻研,才能设计出抓住童心的导入语,顺畅地引领学生走入课堂,领略课文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