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以生为本,根据学生需求采取教学策略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方案,来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进行探讨,概述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分析以学定教的内涵和意义,然后结合自身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意义;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学习习惯不同、个性不同,这些都是影响教学策略制订和实施的因素。如果一味死守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很容易形成固化思维,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影响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减少数学教学的盲目性和强制性,应用以学定教的理念来制订和实施教学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二、小学数学特点、内容及目标
小学数学是学生开始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打基础的。具体来看,小学数学首先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具体活动展开的教学,这也意味着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的场景。其次,小学数学是大众数学,这也与小学数学打基础的阶段相吻合,不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性而开设的,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的数学思维体系,掌握基本的数学分析和解题能力而开设的。在上述特点基础上,小学数学的内容是基础性知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如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字、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对数学几何图形有初步认识、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建立数学意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思维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应用技能,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理解数学的价值。
三、以学定教的内涵及意义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采取以学定教的策略从本质上来说更多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来制订的,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制订教学方案、实施策略。因此,在该理念下,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各种教学策略能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真正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本身的学习层次不同,在上课时的听讲状态不同,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产生差别。而以学定教是真正地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所开展的教学,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更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翁,使被动式的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去学,因此真正实现了让每名学生都能够个性化的学习。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学定教打好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知识的开始更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用学习习惯来规范学生的后续学习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在面对数学题目时能够认真读题审题,在计算的过程中认真仔细,书写的过程保持字迹工整和格式规范,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能够独立完成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中必须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自律性,这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是有一定的冲突和矛盾的。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自律性。通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训练学生的专注力,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中,减少走神的次数,最后达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走神。这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或策略,如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目标导向法等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生学习自律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因此在以学定教的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才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很多小学生在开始的时候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这对小学生接受和掌握数学知识来说是一种阻碍的,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符号等来理解意义。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或数学问题转化成更加直观的、更加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加深对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由于不同的學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用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教师领头,然后再让学生试着自己说,然后再让学生互相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的主动性。还可以由学生先试着说,然后由让学生相互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反馈和点拨,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评价,这样的方式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开始教学生数数的时候,让学生先看图片试着说,图片中都有什么图案。学生观察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是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考习惯和观察方法进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方法来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学习自律性较弱,表现为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将这样的特征和以学定教结合起来,将好动的不利面转化为学习上的有利面是以学定教的重要实现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对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更感兴趣,参与积极性更高,因此采用了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准备一些教学道具,然后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在游戏活动中设置一些任务和目标,过程中穿插一些问题。这样游戏化的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体验。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再次,多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更容易有学习的乐趣。通过设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互动交流,让每个组员在互动交流和相互协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数学课堂上,全靠教师一个人说和讲,只会让学生对课堂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参与感。传统模式中,教师一直在讲,花费了很多的口舌,但是学生是不是走神,教师是无法全方位兼顾到的。或者说,在这样的方式下,教師注意力不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位学生,除非有些学生很明显地表现出走神的神情。教师往往通过在课堂中穿插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走神。虽然教师设置了提问的环节,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也不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小组中,每一个组员都有提问的机会,也都有回答的机会,如果是实践类型的小组活动,每一个组员也都有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或协作的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都能够发言和提问,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最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少讲精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出主导作用,而不是主控作用。很多教师以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其实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体系上还比较薄弱,如果教师讲得细,反而会让学生养成不爱动脑的习惯,不愿意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样一旦离开了教师,题目也不会了,学习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信任,相信学生能够完成自学。只有教师相信了,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学生才会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初期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进行引导,为学生制订自学流程,如先明确学习的目标,然后围绕学习的目标自己预习,之后再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对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分享,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这样的流程引导下,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知道每个环节学习什么,更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结语
通过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制订最恰当的教学策略和培养方案,能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策略,以学定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表达,在数学教学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更主动地学习,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尚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初探[J].神州(上旬),2020(8):227.
[2]邬久红.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文渊,2018(8):607.
[3]吴小燕.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9(5):2.
[4]洪金山.学情主导,以学定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2):69.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意义;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学习习惯不同、个性不同,这些都是影响教学策略制订和实施的因素。如果一味死守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很容易形成固化思维,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影响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减少数学教学的盲目性和强制性,应用以学定教的理念来制订和实施教学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二、小学数学特点、内容及目标
小学数学是学生开始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打基础的。具体来看,小学数学首先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具体活动展开的教学,这也意味着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的场景。其次,小学数学是大众数学,这也与小学数学打基础的阶段相吻合,不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性而开设的,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的数学思维体系,掌握基本的数学分析和解题能力而开设的。在上述特点基础上,小学数学的内容是基础性知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如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字、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对数学几何图形有初步认识、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建立数学意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思维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应用技能,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理解数学的价值。
三、以学定教的内涵及意义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采取以学定教的策略从本质上来说更多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来制订的,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制订教学方案、实施策略。因此,在该理念下,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各种教学策略能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真正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本身的学习层次不同,在上课时的听讲状态不同,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产生差别。而以学定教是真正地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所开展的教学,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更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翁,使被动式的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去学,因此真正实现了让每名学生都能够个性化的学习。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学定教打好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知识的开始更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用学习习惯来规范学生的后续学习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在面对数学题目时能够认真读题审题,在计算的过程中认真仔细,书写的过程保持字迹工整和格式规范,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能够独立完成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中必须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自律性,这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是有一定的冲突和矛盾的。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自律性。通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训练学生的专注力,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中,减少走神的次数,最后达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走神。这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或策略,如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目标导向法等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生学习自律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因此在以学定教的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才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很多小学生在开始的时候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这对小学生接受和掌握数学知识来说是一种阻碍的,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符号等来理解意义。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或数学问题转化成更加直观的、更加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加深对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由于不同的學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用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教师领头,然后再让学生试着自己说,然后再让学生互相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的主动性。还可以由学生先试着说,然后由让学生相互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反馈和点拨,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评价,这样的方式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开始教学生数数的时候,让学生先看图片试着说,图片中都有什么图案。学生观察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是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考习惯和观察方法进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方法来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学习自律性较弱,表现为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将这样的特征和以学定教结合起来,将好动的不利面转化为学习上的有利面是以学定教的重要实现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对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更感兴趣,参与积极性更高,因此采用了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准备一些教学道具,然后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在游戏活动中设置一些任务和目标,过程中穿插一些问题。这样游戏化的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体验。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再次,多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更容易有学习的乐趣。通过设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互动交流,让每个组员在互动交流和相互协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数学课堂上,全靠教师一个人说和讲,只会让学生对课堂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参与感。传统模式中,教师一直在讲,花费了很多的口舌,但是学生是不是走神,教师是无法全方位兼顾到的。或者说,在这样的方式下,教師注意力不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位学生,除非有些学生很明显地表现出走神的神情。教师往往通过在课堂中穿插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走神。虽然教师设置了提问的环节,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也不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小组中,每一个组员都有提问的机会,也都有回答的机会,如果是实践类型的小组活动,每一个组员也都有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或协作的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都能够发言和提问,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最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少讲精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出主导作用,而不是主控作用。很多教师以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其实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体系上还比较薄弱,如果教师讲得细,反而会让学生养成不爱动脑的习惯,不愿意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样一旦离开了教师,题目也不会了,学习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信任,相信学生能够完成自学。只有教师相信了,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学生才会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初期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进行引导,为学生制订自学流程,如先明确学习的目标,然后围绕学习的目标自己预习,之后再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对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分享,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这样的流程引导下,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知道每个环节学习什么,更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结语
通过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制订最恰当的教学策略和培养方案,能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策略,以学定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表达,在数学教学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更主动地学习,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尚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初探[J].神州(上旬),2020(8):227.
[2]邬久红.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文渊,2018(8):607.
[3]吴小燕.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9(5):2.
[4]洪金山.学情主导,以学定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