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有很大作用。时下,不少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套话连篇。只要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唉声叹气,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要改變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改变作文教学观念,更新教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注重“趣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真推敲,作文题目具有趣味性
作文题目,最先影响学生作文情绪,如果作文题目乏味,就会缺少吸引力。相反,如果作文题目富有趣味性,就会抓住一颗颗童心,叩开学生的兴趣之门,激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观察,学生就会写出很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来。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拟作文题目。
拟人化的题目。春天到了,我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出了《花在哭泣》、《请把春天留住》等故事。要求采取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春天的美丽,从而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
表演内容题目。让学生以表演过程为内容进行写作。这种方法适合于看图写话教学。由学生自己扮演图画中的角色,其他学生做导演,共同设计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还可以给表演者配音,然后让学生以表演过程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有物可写。还可以放录像片段,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一边放映,一边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和描述,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去写。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真实和充满情趣了。
绘画、拼图题目法。画图、拼七巧板、折纸、讲故事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我们可以将这些活动有机地融入作文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手中现有的材料,通过想象,用“绘图”“拼图”“小制作”等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将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并加上题目写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能根据事物特点进行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情境,唤起灵感
学生生活单调、社会阅历较浅,使他们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若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就能使他们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我常常让学生进行下列作文训练:
现场实践作文。这类作文让学生既有观察又有实践,从动脑动手动口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由于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实践者,不仅能将所见所闻表达出来,更能将自己体验感受表达出来,易激发学生的感情。我曾经组织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竞赛。全班分成四大组,分别进行切萝卜丝、择芹菜、炒鸡蛋、洗衣服比赛。每人观看三项比赛,自己亲自参加一项比赛,比赛结束后,学生作文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音响画面组合作文。教师事先录制好所需声音,剪贴好必要图画。课堂上,一边放录音,一边看图画,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作文轮廓,欣赏完毕,各取所需,完成一篇“六要素”俱全、内容充实的作文。
科学实验作文。从报纸杂志上介绍某一科学小实验,让学生回家去做,然后在作文中汇报自己的情况,有时,师生在课堂共同实验,再写出实验过程。
观察作文。为了写植物,带领学生观察某一植物;为了写动物,鼓励学生驯养一只小动物,以便长期观察;为了写水果,让学生带水果到学校来,交换欣赏、品尝,写出文章后互相修改。
三、贴近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番话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如:春天带领学生去踏青,让学生感受和煦的春风;夏天带领学生去赏荷,让学生欣赏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秋天带领学生去观菊,让学生观察菊花的千姿百态;冬天带领学生去寻梅,让学生在洁白无垠的雪地上留下串串脚印。学生只有对大自然有真切的感知,才能积累写作素材,触发灵感,陶冶情操,从而写出鲜活充实的作文。
还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如让学生到聋哑学校教一次舞蹈,观察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理解他们的不幸,痛苦,从而使学生懂得应怎样去努力、拼搏。让学生帮父母收割麦子,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另外,贴近生活,还有几个间接途径———读书、阅报、看电视、上网,从中获取写作素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个人的生活范围都是有限的,书报杂志、电视网络,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何愁无米下锅呢?
四、循循教导,作文修改也讲究趣味性
通常,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作文本发下来后,学生溜一眼分数,便合上本了,有的只看看评语了事。我在写作文评语时,讲究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效甚佳。
1、圈画法。学生写了一些好句子,用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词语,我捕捉到后,立即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圈上圆圈,在旁边写上“此处写得好”“这个词用得妙”等鼓励性的话。
2、商量法。对学生写的不好的作文,不一棍子打死。如某处写得不具体,就写上“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吗?能再写清楚些吗”。对某个用得不恰当的词,我不轻易画去,而是写上“你能换一个词来更准确地表达吗”。对多余的段落,我写上“如果不要这一段话,文章会起变化吗”
3、高分法。一个醒目的赞词,一个鲜红的高分,往往是学困生转变的里程碑。对学困生的作文,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找“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我即鼓励道:“此处可得x x分。”作文稍有进步,我就下批语鼓舞他:“你的作文并不赖嘛,老师相信你下次作文会写得更好!”
此外,我还采取办法与书面批改相辅相成,提高批改趣味性。如办班级优秀作文展览,鼓励冒尖生;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送小红花;鼓励学生投稿,享受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不同的途径,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写出充满生活趣味的文章来。
一、认真推敲,作文题目具有趣味性
作文题目,最先影响学生作文情绪,如果作文题目乏味,就会缺少吸引力。相反,如果作文题目富有趣味性,就会抓住一颗颗童心,叩开学生的兴趣之门,激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观察,学生就会写出很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来。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拟作文题目。
拟人化的题目。春天到了,我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出了《花在哭泣》、《请把春天留住》等故事。要求采取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春天的美丽,从而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
表演内容题目。让学生以表演过程为内容进行写作。这种方法适合于看图写话教学。由学生自己扮演图画中的角色,其他学生做导演,共同设计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还可以给表演者配音,然后让学生以表演过程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有物可写。还可以放录像片段,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一边放映,一边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和描述,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去写。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真实和充满情趣了。
绘画、拼图题目法。画图、拼七巧板、折纸、讲故事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我们可以将这些活动有机地融入作文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手中现有的材料,通过想象,用“绘图”“拼图”“小制作”等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将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并加上题目写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能根据事物特点进行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情境,唤起灵感
学生生活单调、社会阅历较浅,使他们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若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就能使他们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我常常让学生进行下列作文训练:
现场实践作文。这类作文让学生既有观察又有实践,从动脑动手动口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由于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实践者,不仅能将所见所闻表达出来,更能将自己体验感受表达出来,易激发学生的感情。我曾经组织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竞赛。全班分成四大组,分别进行切萝卜丝、择芹菜、炒鸡蛋、洗衣服比赛。每人观看三项比赛,自己亲自参加一项比赛,比赛结束后,学生作文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音响画面组合作文。教师事先录制好所需声音,剪贴好必要图画。课堂上,一边放录音,一边看图画,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作文轮廓,欣赏完毕,各取所需,完成一篇“六要素”俱全、内容充实的作文。
科学实验作文。从报纸杂志上介绍某一科学小实验,让学生回家去做,然后在作文中汇报自己的情况,有时,师生在课堂共同实验,再写出实验过程。
观察作文。为了写植物,带领学生观察某一植物;为了写动物,鼓励学生驯养一只小动物,以便长期观察;为了写水果,让学生带水果到学校来,交换欣赏、品尝,写出文章后互相修改。
三、贴近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番话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如:春天带领学生去踏青,让学生感受和煦的春风;夏天带领学生去赏荷,让学生欣赏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秋天带领学生去观菊,让学生观察菊花的千姿百态;冬天带领学生去寻梅,让学生在洁白无垠的雪地上留下串串脚印。学生只有对大自然有真切的感知,才能积累写作素材,触发灵感,陶冶情操,从而写出鲜活充实的作文。
还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如让学生到聋哑学校教一次舞蹈,观察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理解他们的不幸,痛苦,从而使学生懂得应怎样去努力、拼搏。让学生帮父母收割麦子,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另外,贴近生活,还有几个间接途径———读书、阅报、看电视、上网,从中获取写作素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个人的生活范围都是有限的,书报杂志、电视网络,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何愁无米下锅呢?
四、循循教导,作文修改也讲究趣味性
通常,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作文本发下来后,学生溜一眼分数,便合上本了,有的只看看评语了事。我在写作文评语时,讲究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效甚佳。
1、圈画法。学生写了一些好句子,用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词语,我捕捉到后,立即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圈上圆圈,在旁边写上“此处写得好”“这个词用得妙”等鼓励性的话。
2、商量法。对学生写的不好的作文,不一棍子打死。如某处写得不具体,就写上“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吗?能再写清楚些吗”。对某个用得不恰当的词,我不轻易画去,而是写上“你能换一个词来更准确地表达吗”。对多余的段落,我写上“如果不要这一段话,文章会起变化吗”
3、高分法。一个醒目的赞词,一个鲜红的高分,往往是学困生转变的里程碑。对学困生的作文,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找“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我即鼓励道:“此处可得x x分。”作文稍有进步,我就下批语鼓舞他:“你的作文并不赖嘛,老师相信你下次作文会写得更好!”
此外,我还采取办法与书面批改相辅相成,提高批改趣味性。如办班级优秀作文展览,鼓励冒尖生;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送小红花;鼓励学生投稿,享受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不同的途径,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写出充满生活趣味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