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论是低年级数学还是高年级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到的是整个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即每个学生个人成绩都有提高,一个都不能少,而不是某一部分或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应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做到真正的整体提高,那么我们衡量整体成绩提高的标准就不仅局限为阶段性班级平均成绩对比,更要着重于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比例对比,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浅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首先我们先举例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整体成绩提高。假设班级学生人数为10名,我们来看四种阶段测试成绩的平均成绩和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比例的对比情况:
A:成绩为10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2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3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50%;
B:成绩为10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4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1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4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60%;
C:成绩为10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2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0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40%;
D:成绩为10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1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6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40%。
总结表格如下:
我们将A次作为对比项,B、C、D次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情况与A次做对比,B次与A次相比平均成绩上升,但是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增加;C次与A次相比平均成绩下降,但是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减少;D次与A次相比平均成绩上升,同时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减少。
由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均成绩提高,但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增加(即B次情况)、平均成绩下降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减少(即C次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不算整体成绩的真正提高。只有平均成绩提高同时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下降(即D次情况),这种情况才能算做真正的“整体成绩提高”。做到真正的整体成绩提高关键还要注重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只有有效减少这个比例,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成绩提高”。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一、课前准备充分,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案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和教学节奏。其次,区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最后,要勤于总结和归纳,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分为快、中、慢三个级别,在准备教案的时候,针对同一问题设置至少两个角度的方法和案例来具体讲解,以提高教学有效率。并且在授课完毕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做跟踪,测试授课效果,并对问题比较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力求学生都在课堂上能将知识吸收。
二、激发兴趣,积极参与课堂问答
要使教学效果提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到这点,首先就要在平时多观察学生,融入学生,捕捉到他们的兴趣点,熟知每位学生的性格,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准备、丰富生动的案例,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有兴趣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问答。比如在创设情境上,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简单除法”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喜欢吃雪糕,伊利的巧克力火炬冰激凌大家都爱吃吧?如果2元一根,现在你手里有10元钱,可以买多少根呢?我们如何迅速地算出来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因为举例都是学生们喜欢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師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且教师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在讲台上讲,举例后可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由此可以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问答的互动中来,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一直随着课堂进度进行。
三、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由于时间限制,课堂教学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达到教学效果,并且教学的根本不仅在于学生学会课堂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毕竟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讲还是被动式多一点,虽然他们也参与课堂问答、互动,但是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所以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单独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将他们按座位分布,相邻前后左右四个人一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学习重点,教师确定一个学习点,比如“讨论简单除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尝试要学生围绕设置问题举例,以小组为单位的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综合意见,以小组为单位报告。可以设置小组竞赛形式,这样可以增加紧张、激烈的气氛,使学生积极性更高。当然,教师也要准备一些问题,教师的问题应注重趣味性、引导性,既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又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目的。
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同时小组形式又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时要懂得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整体成绩提高”,不仅要做到文章中所讲述的几点,我们需要总结和深入挖掘的理论及方法还有很多,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善于总结,勤于交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首先我们先举例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整体成绩提高。假设班级学生人数为10名,我们来看四种阶段测试成绩的平均成绩和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比例的对比情况:
A:成绩为10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2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3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50%;
B:成绩为10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4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1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4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60%;
C:成绩为10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2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0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40%;
D:成绩为10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90分的学生3名,成绩为80分的学生2名,成绩为70分的学生1名,成绩为60分的学生1名,那么该次成绩平均成绩为:86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为40%。
总结表格如下:
我们将A次作为对比项,B、C、D次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情况与A次做对比,B次与A次相比平均成绩上升,但是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增加;C次与A次相比平均成绩下降,但是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减少;D次与A次相比平均成绩上升,同时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减少。
由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均成绩提高,但低于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增加(即B次情况)、平均成绩下降但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减少(即C次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不算整体成绩的真正提高。只有平均成绩提高同时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下降(即D次情况),这种情况才能算做真正的“整体成绩提高”。做到真正的整体成绩提高关键还要注重低于平均成绩学生人数比例,只有有效减少这个比例,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成绩提高”。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一、课前准备充分,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案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和教学节奏。其次,区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最后,要勤于总结和归纳,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分为快、中、慢三个级别,在准备教案的时候,针对同一问题设置至少两个角度的方法和案例来具体讲解,以提高教学有效率。并且在授课完毕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做跟踪,测试授课效果,并对问题比较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力求学生都在课堂上能将知识吸收。
二、激发兴趣,积极参与课堂问答
要使教学效果提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到这点,首先就要在平时多观察学生,融入学生,捕捉到他们的兴趣点,熟知每位学生的性格,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准备、丰富生动的案例,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有兴趣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问答。比如在创设情境上,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简单除法”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喜欢吃雪糕,伊利的巧克力火炬冰激凌大家都爱吃吧?如果2元一根,现在你手里有10元钱,可以买多少根呢?我们如何迅速地算出来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因为举例都是学生们喜欢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師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且教师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在讲台上讲,举例后可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由此可以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问答的互动中来,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一直随着课堂进度进行。
三、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由于时间限制,课堂教学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达到教学效果,并且教学的根本不仅在于学生学会课堂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毕竟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讲还是被动式多一点,虽然他们也参与课堂问答、互动,但是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所以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单独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将他们按座位分布,相邻前后左右四个人一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学习重点,教师确定一个学习点,比如“讨论简单除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尝试要学生围绕设置问题举例,以小组为单位的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综合意见,以小组为单位报告。可以设置小组竞赛形式,这样可以增加紧张、激烈的气氛,使学生积极性更高。当然,教师也要准备一些问题,教师的问题应注重趣味性、引导性,既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又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目的。
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同时小组形式又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时要懂得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整体成绩提高”,不仅要做到文章中所讲述的几点,我们需要总结和深入挖掘的理论及方法还有很多,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善于总结,勤于交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