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由小说的主要内容提出“若干问题”,进而针对所提出的“若干问题”,师生互动充分地进行讨论、分析和交流,来探究作家创作小说时解决和处理这些“若干问题”的构想和意图,即让学生走进作家的思路,才能真正找到打开小说之门的钥匙。
关键词:问题 探究 思路 钥匙
小说在中学语文课程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搞好小说篇目的教学是完成中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听过一些语文教师的小说教学课,通常的做法是:先由学生阅读小说,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就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艺术手法等等来进行分析、讨论和讲解。这种常用的方法的实质还是由教师变相地以不同方式把有关小说的信息资料(参考书里已经写明了)告诉给学生,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们在学了很多篇小说以后,也只能识记一些现成的东西。这种教法既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读懂和领悟小说,也没有培养出学生独立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
多年来我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把小说的诸多要点生动、形象、清晰地传达给学生,表面上看学生们似乎弄懂了,但实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领会和吃透,当然也谈不上能让学生举一反三,独立地阅读和欣赏其它陌生的小说了。
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无奈开始让我尝试着改变这种教法,即勇于突破传统,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异想天开”。近几年来我开始尝试运用一种比较“反常”的教法,我把它概括为“走进作家的思路”法。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先让学生在课下和课上反复阅读小说,尽量去熟悉和感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艺术手法等内容,然后围绕小说的内容提出若干問题,再引领他们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去讨论、分析和交流,进而来探究作家在创作这篇小说时的构想和意图,即让学生切身揣摩和体会作家在处理、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思考和想法,让学生全身心地“走进作家的思路”。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学生们充分地“扮演作家”,小说就像是自己写出来的,必然会身临其境,这时候,学生才会真正弄懂把这篇小说。
下面以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见八年级《语文》下册,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小说,去熟悉、感知和体会这篇小说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艺术手法等等内容。在学生们预习过的基础上,设计出如下一些问题并进行“师生互动”,围绕这些问题充分地讨论、分析和交流,进而去探究和进入作家莫泊桑的思路,去扮演莫泊桑的角色,最终达到对整篇小说的把握和领悟。
试提供下面的部分问题来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问题一:作家为何要塑造“我”的两个姐姐的形象、且年龄较大而又未婚?“我”的家人为何要去哲尔赛岛旅游?又为何能在船上遇见叔叔于勒?
经过自由讨论、分析、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来揣测和探究作家的“构想和意图”,可以分两条线索进行探究:
一条线索:作家塑造两个年龄较大且未婚的姐姐形象,说明在她们“那里”婚姻要受金钱的影响(两个姐姐都因为贫穷而没有嫁出去,如果仅塑造一个姐姐的形象就会让读者感到有偶然之嫌)→二姐的婚姻正是得力于叔叔寄来的一封信(因为信中说于勒富了,这也恰好证明了前面的结论)→为了巩固和稳定婚姻最好选择旅游(当地和当时的一种婚姻时尚)→要旅游最好乘船去哲尔赛岛(因为这里是穷人乐意而且适合去的地方)→在岛上,母亲羡慕别人吃牡蛎,于是装出有钱的样子,让父亲去买牡蛎→(作家让)于勒“正好”卖牡蛎,结果自然会让父亲和于勒“不期而遇”。学生们明白了:“噢!原来这样的安排是作家早已‘设计’好的。”
另一条线索:作家要让于勒在船上卖牡蛎→那得让于勒变得十分贫困→作家让于勒先发财之后又破了产,以至于无立锥之地而又不能回家→于是也只有乘船到最适合穷人去的哲尔赛岛,且不得不靠卖牡蛎为生(此时作家巧妙地安排了船长这一“牵线”和“中介”,给家人和于勒见面搭桥,真是恰到好处。)→结果于勒就不能不和家人“不期而遇”了。
通过师生一番互动和分析、讨论、探究之后,再让学生们将这两条线索进行对照,他们会突然发现:“噢!原来这个故事情节的设计是作家的巧妙和刻意安排,而又非常的合乎生活实际,真是太神奇了!”
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小说的人物形象得以塑造,主题得以揭示,作家的匠心和高明之处也得以被学生们所赏识和折服。
问题二:为什么作家要让于勒时穷时富?
师生互动:分析、探究作家的“构想”,能真切地表明人们对不同境况下的于勒所表现的不同态度,其用意是要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同时这样的“安排”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需求。
问题三:为何要“突出表现”于勒叔叔的信?
引导学生来揣测作家的意图:一是既能侧面表明于勒的生活境况;二是能促成二姐的婚姻(因为书信里所说的于勒富了是成就二姐婚姻最好的媒介和催化剂)。
问题四:小说结尾为何要描写“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我要是作家我该如何想:“我”的一家人心情已经如此的郁闷、烦恼和压抑,而又不能宣泄,此时这一片紫色的阴影不正是这种“心情”最好的象征吗?
当然还可以提出一些其它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探究。课前,教师要尽量把问题设计好,这些问题要紧扣作家的思路,有主有次,便于师生互动。当教师引领着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究作家的意图和设想,即揣摩和体会并最终梳理清作家的思路时,打开小说之门的钥匙就被他们找到了。至此,小说内容的诸多涵义就会不言而喻、一通百通,整篇小说就被学生们读懂了。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新思维的能力,甚至还能尝试写小说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和期待的吗?
关键词:问题 探究 思路 钥匙
小说在中学语文课程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搞好小说篇目的教学是完成中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听过一些语文教师的小说教学课,通常的做法是:先由学生阅读小说,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就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艺术手法等等来进行分析、讨论和讲解。这种常用的方法的实质还是由教师变相地以不同方式把有关小说的信息资料(参考书里已经写明了)告诉给学生,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们在学了很多篇小说以后,也只能识记一些现成的东西。这种教法既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读懂和领悟小说,也没有培养出学生独立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
多年来我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把小说的诸多要点生动、形象、清晰地传达给学生,表面上看学生们似乎弄懂了,但实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领会和吃透,当然也谈不上能让学生举一反三,独立地阅读和欣赏其它陌生的小说了。
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无奈开始让我尝试着改变这种教法,即勇于突破传统,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异想天开”。近几年来我开始尝试运用一种比较“反常”的教法,我把它概括为“走进作家的思路”法。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先让学生在课下和课上反复阅读小说,尽量去熟悉和感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艺术手法等内容,然后围绕小说的内容提出若干問题,再引领他们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去讨论、分析和交流,进而来探究作家在创作这篇小说时的构想和意图,即让学生切身揣摩和体会作家在处理、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思考和想法,让学生全身心地“走进作家的思路”。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学生们充分地“扮演作家”,小说就像是自己写出来的,必然会身临其境,这时候,学生才会真正弄懂把这篇小说。
下面以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见八年级《语文》下册,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小说,去熟悉、感知和体会这篇小说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艺术手法等等内容。在学生们预习过的基础上,设计出如下一些问题并进行“师生互动”,围绕这些问题充分地讨论、分析和交流,进而去探究和进入作家莫泊桑的思路,去扮演莫泊桑的角色,最终达到对整篇小说的把握和领悟。
试提供下面的部分问题来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问题一:作家为何要塑造“我”的两个姐姐的形象、且年龄较大而又未婚?“我”的家人为何要去哲尔赛岛旅游?又为何能在船上遇见叔叔于勒?
经过自由讨论、分析、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来揣测和探究作家的“构想和意图”,可以分两条线索进行探究:
一条线索:作家塑造两个年龄较大且未婚的姐姐形象,说明在她们“那里”婚姻要受金钱的影响(两个姐姐都因为贫穷而没有嫁出去,如果仅塑造一个姐姐的形象就会让读者感到有偶然之嫌)→二姐的婚姻正是得力于叔叔寄来的一封信(因为信中说于勒富了,这也恰好证明了前面的结论)→为了巩固和稳定婚姻最好选择旅游(当地和当时的一种婚姻时尚)→要旅游最好乘船去哲尔赛岛(因为这里是穷人乐意而且适合去的地方)→在岛上,母亲羡慕别人吃牡蛎,于是装出有钱的样子,让父亲去买牡蛎→(作家让)于勒“正好”卖牡蛎,结果自然会让父亲和于勒“不期而遇”。学生们明白了:“噢!原来这样的安排是作家早已‘设计’好的。”
另一条线索:作家要让于勒在船上卖牡蛎→那得让于勒变得十分贫困→作家让于勒先发财之后又破了产,以至于无立锥之地而又不能回家→于是也只有乘船到最适合穷人去的哲尔赛岛,且不得不靠卖牡蛎为生(此时作家巧妙地安排了船长这一“牵线”和“中介”,给家人和于勒见面搭桥,真是恰到好处。)→结果于勒就不能不和家人“不期而遇”了。
通过师生一番互动和分析、讨论、探究之后,再让学生们将这两条线索进行对照,他们会突然发现:“噢!原来这个故事情节的设计是作家的巧妙和刻意安排,而又非常的合乎生活实际,真是太神奇了!”
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小说的人物形象得以塑造,主题得以揭示,作家的匠心和高明之处也得以被学生们所赏识和折服。
问题二:为什么作家要让于勒时穷时富?
师生互动:分析、探究作家的“构想”,能真切地表明人们对不同境况下的于勒所表现的不同态度,其用意是要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同时这样的“安排”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需求。
问题三:为何要“突出表现”于勒叔叔的信?
引导学生来揣测作家的意图:一是既能侧面表明于勒的生活境况;二是能促成二姐的婚姻(因为书信里所说的于勒富了是成就二姐婚姻最好的媒介和催化剂)。
问题四:小说结尾为何要描写“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我要是作家我该如何想:“我”的一家人心情已经如此的郁闷、烦恼和压抑,而又不能宣泄,此时这一片紫色的阴影不正是这种“心情”最好的象征吗?
当然还可以提出一些其它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探究。课前,教师要尽量把问题设计好,这些问题要紧扣作家的思路,有主有次,便于师生互动。当教师引领着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究作家的意图和设想,即揣摩和体会并最终梳理清作家的思路时,打开小说之门的钥匙就被他们找到了。至此,小说内容的诸多涵义就会不言而喻、一通百通,整篇小说就被学生们读懂了。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新思维的能力,甚至还能尝试写小说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和期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