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方言是真正意义的“母语”;方言承载着难以割舍的“故乡魂”;方言是学生习作题材的“天然宝库”;方言是学生习作语言的“源头活水”。在普通话的框架下,应该引导学生正视方言,巧妙适度地运用方言,发挥方言在取材、语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回归本元,还作文生活化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方言 普通话 合理化运用
国家于2000年10月31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推普工作。“请讲普通话”的宣传遍布电视、广播、报刊,遍布学校、工厂、街道……一时间普通话似乎就是正宗血统,方言就是旁门左道。普通话成了高雅、文化的象征,方言成为粗俗、卑微的代名词。于是在语文课堂上,大家谈“方”色变,生怕自己或学生在课堂上冒出“难登大雅之堂”的方言,成为“把柄”、“笑柄”。推广普通话,是不是就代表着消灭方言呢?方言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必须坚决回避呢?勿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言——真正意义的“母语”
学生生在方言区,长在方言区,耳朵听到的是方言,嘴里说的是方言,他们用方言交流,用方言思维。虽然部分“有识家长”注意用普通话教育子女,虽然学生经常欣赏电视、广播的普通话节目,但是由于学生成长于方言的环境中,方言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内核,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形成了方言为基础的比较完善的的语言系统,他们已经能熟练地用方言交际,表达喜怒哀乐,建立了方言与社会生活的对应关系。学生是喝方言的“乳”长大的。
到了入学年龄,学校用普通话教学,这种突然性的嫁接,无异于“火星”撞“地球”,让很多孩子茫然失措。许多一年级的小朋友专心致志地听讲,仍然听不懂老师的普通话,每天上课心急如焚、如坐针毡,经过漫长的时间才慢慢适应。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但这样的开端却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相当大的打击。
对于外语来讲,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外语是第二语言;而在汉语内部,对于普通话来讲,方言是真正的“母语”,普通话是第二语言。普通话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通话与方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全盘否定方言,对学生7、8年的语言基础废弃不理,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学习普通话,粗暴地抛弃学生学前语言习得成果,显然是不可取的。
学习外语,主要是通过“母语”迁移的。例如,学习单词frog,通过汉语迁移流程主要是这样的:
①■(实物)——青蛙(汉语)——frog(英语)
②frog(英语)——青蛙(汉语)——(实物)■
事实上,普通话也是用“母语”——方言来迁移的。
例如,我们家乡称青蛙为田鸡(田中的鸡,叫个不停,非常形象),当教学青蛙这个词语时,学生总会说出这样的话,或有这样的想法:“青蛙就是田鸡哟!”他们的认知模式也是这样的:
①■(实物)——田鸡(方言)——青蛙(普通话)
②青蛙(普通话)——田鸡(方言)——(实物)■
用方言来思维、来建构,用方言来学习普通话,不管教师是否承认,学生在头脑中就是这样学习的、这样理解的,这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基本规律。
方言对普通话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硬是要学生抛弃方言,将普通话的学习与方言割裂开来,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方言——难以割舍的“故乡魂”
所谓“他乡遇故知”、“乡音无改鬓毛衰”,几乎每个人都有方言情结。
《难忘的一课》向我们呈现了语言中熔铸的“民族魂”,只要语言没有消亡,国家就不会灭亡。金字塔石壁上的楔形文字之谜萦绕了几个世纪,验证了古埃及语言消亡带来国家真正灭亡的事实。
“挽救地方方言,就是挽救一个地区的文化。”爱家,爱故乡,才能爱祖国。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家乡。教育学生热爱故乡,就要从教育学生热爱家乡话,热爱家乡语言开始。方言是难以割舍的“故乡魂”。
一节语文课上,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一口流利的方言,生动形象地回答了问题,眉飞色舞,异常激动,还没说完,教室里就爆发出雷鸣般的哄笑声。教师冷冷地抛下一句:“请用普通话再说一遍!”那位同学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老半天,教师只好让其坐下。从此,课堂再也不见他那眉飞色舞、招牌式的笑容了。
不经意间,在同学们的意识中,甚至在教师的心目中,埋下了这样一颗种子:说家乡话,是非常可笑的,是土里土气、粗俗低下的。因此,农村人进城不敢开口说话,生怕城里人笑他是“乡巴佬”。
由语言的鄙弃,进而发展到对家乡的蔑视,从而造成了对家乡情感的流失。用俯视的眼光看本土文化,用仰视的心态看外来文化,自卑感的产生有了“温床”。
三、方言——习作题材的“天然宝库”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排斥方言,由于没有方言的媒介,在学生的头脑中普通话与生活的对应关系杂乱无序,不系统、不全面。学生脑海中保留的是自己所理解的普通话与生活的链接,在他们的普通话话语体系的习作中,只能运用这一部分素材,从而导致了学生观察视野的狭隘、观察角度的萎缩,从而限制了学生语言的发展、习作能力的提高。
广袤的农村多姿多彩,写不尽,道不完。兴化籍作家顾坚、刘仁前的《元红》、《香河》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耳熟能详、倍感亲切的生活画卷:采菱,摸河歪,梭铜角子,吃麻团,跳白果,砸癞宝,打药水,放老鸦……清新中透着古朴,自然中渗着诗情。可是,这些又有多少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呢?更多的學生写作文,关注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作文选的机械模仿。不能不说,这都是片面学习普通话惹的祸!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应允许方言存在,让方言为学生打开生活的“资料库”。
四、方言——习作语言的“源头活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经典的话不知迷惑了多少人的眼睛:似乎只有大量阅读书籍才能积累语言,增强遣词造句的能力;似乎只有书籍的载体——普通话,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学了那么多的课文,看了那么多的书,到最后还是有大量学生语言枯燥,词不达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普通话还没有成为他们真正生活的语言。生活中,他们是以方言为基础的语言系统;课堂上,他们被动地以普通话为语言系统。普通话没有正常融入学生的生活,而真正融入学生血管里的方言却被打入了“冷宫”。学生心中所想的,就像茶壶里的饺子,由于要通过普通话这个“壶嘴”,怎么倒也倒不出来。
《水浒传》里有这样的话:“对过芦苇泊里”、“俺又不曾说甚的”、“黑洞洞地”、“嫌冷嫌热,好心不得好报”、“城里城外,小街夹巷”、 “不知向后的事”、“捱到天明”、“跷蹊”……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兴化方言。文学巨匠炉火纯青地运用方言,使得《水浒》故事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活灵活现,还故事、人物生活本真的面貌,从而更具有艺术魅力。大师可以运用方言造就辉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不可以方言语汇作文呢?
时下语文教学的禁忌太多,作文教学的束缚太多。解放思想,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语言,让学生用倍感亲切的语言里写出对家乡的情、对生活的爱。真正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写作其实很简单,他们就不会为写作犯愁了。
胡适曾说过:“方言的文学越多,国语的文学越有取材的资料,越有浓富的和活泼的生命。国语的文学从方言的文学里出来,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学里寻找它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在普通话的框架下,让学生正视方言,巧妙适度地运用方言,发挥方言在取材、语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回归本元,还作文生活化的本来面目,让学生爱上生活、爱上作文。
关键词:方言 普通话 合理化运用
国家于2000年10月31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推普工作。“请讲普通话”的宣传遍布电视、广播、报刊,遍布学校、工厂、街道……一时间普通话似乎就是正宗血统,方言就是旁门左道。普通话成了高雅、文化的象征,方言成为粗俗、卑微的代名词。于是在语文课堂上,大家谈“方”色变,生怕自己或学生在课堂上冒出“难登大雅之堂”的方言,成为“把柄”、“笑柄”。推广普通话,是不是就代表着消灭方言呢?方言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必须坚决回避呢?勿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言——真正意义的“母语”
学生生在方言区,长在方言区,耳朵听到的是方言,嘴里说的是方言,他们用方言交流,用方言思维。虽然部分“有识家长”注意用普通话教育子女,虽然学生经常欣赏电视、广播的普通话节目,但是由于学生成长于方言的环境中,方言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内核,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形成了方言为基础的比较完善的的语言系统,他们已经能熟练地用方言交际,表达喜怒哀乐,建立了方言与社会生活的对应关系。学生是喝方言的“乳”长大的。
到了入学年龄,学校用普通话教学,这种突然性的嫁接,无异于“火星”撞“地球”,让很多孩子茫然失措。许多一年级的小朋友专心致志地听讲,仍然听不懂老师的普通话,每天上课心急如焚、如坐针毡,经过漫长的时间才慢慢适应。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但这样的开端却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相当大的打击。
对于外语来讲,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外语是第二语言;而在汉语内部,对于普通话来讲,方言是真正的“母语”,普通话是第二语言。普通话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通话与方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全盘否定方言,对学生7、8年的语言基础废弃不理,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学习普通话,粗暴地抛弃学生学前语言习得成果,显然是不可取的。
学习外语,主要是通过“母语”迁移的。例如,学习单词frog,通过汉语迁移流程主要是这样的:
①■(实物)——青蛙(汉语)——frog(英语)
②frog(英语)——青蛙(汉语)——(实物)■
事实上,普通话也是用“母语”——方言来迁移的。
例如,我们家乡称青蛙为田鸡(田中的鸡,叫个不停,非常形象),当教学青蛙这个词语时,学生总会说出这样的话,或有这样的想法:“青蛙就是田鸡哟!”他们的认知模式也是这样的:
①■(实物)——田鸡(方言)——青蛙(普通话)
②青蛙(普通话)——田鸡(方言)——(实物)■
用方言来思维、来建构,用方言来学习普通话,不管教师是否承认,学生在头脑中就是这样学习的、这样理解的,这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基本规律。
方言对普通话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硬是要学生抛弃方言,将普通话的学习与方言割裂开来,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方言——难以割舍的“故乡魂”
所谓“他乡遇故知”、“乡音无改鬓毛衰”,几乎每个人都有方言情结。
《难忘的一课》向我们呈现了语言中熔铸的“民族魂”,只要语言没有消亡,国家就不会灭亡。金字塔石壁上的楔形文字之谜萦绕了几个世纪,验证了古埃及语言消亡带来国家真正灭亡的事实。
“挽救地方方言,就是挽救一个地区的文化。”爱家,爱故乡,才能爱祖国。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家乡。教育学生热爱故乡,就要从教育学生热爱家乡话,热爱家乡语言开始。方言是难以割舍的“故乡魂”。
一节语文课上,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一口流利的方言,生动形象地回答了问题,眉飞色舞,异常激动,还没说完,教室里就爆发出雷鸣般的哄笑声。教师冷冷地抛下一句:“请用普通话再说一遍!”那位同学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老半天,教师只好让其坐下。从此,课堂再也不见他那眉飞色舞、招牌式的笑容了。
不经意间,在同学们的意识中,甚至在教师的心目中,埋下了这样一颗种子:说家乡话,是非常可笑的,是土里土气、粗俗低下的。因此,农村人进城不敢开口说话,生怕城里人笑他是“乡巴佬”。
由语言的鄙弃,进而发展到对家乡的蔑视,从而造成了对家乡情感的流失。用俯视的眼光看本土文化,用仰视的心态看外来文化,自卑感的产生有了“温床”。
三、方言——习作题材的“天然宝库”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排斥方言,由于没有方言的媒介,在学生的头脑中普通话与生活的对应关系杂乱无序,不系统、不全面。学生脑海中保留的是自己所理解的普通话与生活的链接,在他们的普通话话语体系的习作中,只能运用这一部分素材,从而导致了学生观察视野的狭隘、观察角度的萎缩,从而限制了学生语言的发展、习作能力的提高。
广袤的农村多姿多彩,写不尽,道不完。兴化籍作家顾坚、刘仁前的《元红》、《香河》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耳熟能详、倍感亲切的生活画卷:采菱,摸河歪,梭铜角子,吃麻团,跳白果,砸癞宝,打药水,放老鸦……清新中透着古朴,自然中渗着诗情。可是,这些又有多少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呢?更多的學生写作文,关注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作文选的机械模仿。不能不说,这都是片面学习普通话惹的祸!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应允许方言存在,让方言为学生打开生活的“资料库”。
四、方言——习作语言的“源头活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经典的话不知迷惑了多少人的眼睛:似乎只有大量阅读书籍才能积累语言,增强遣词造句的能力;似乎只有书籍的载体——普通话,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学了那么多的课文,看了那么多的书,到最后还是有大量学生语言枯燥,词不达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普通话还没有成为他们真正生活的语言。生活中,他们是以方言为基础的语言系统;课堂上,他们被动地以普通话为语言系统。普通话没有正常融入学生的生活,而真正融入学生血管里的方言却被打入了“冷宫”。学生心中所想的,就像茶壶里的饺子,由于要通过普通话这个“壶嘴”,怎么倒也倒不出来。
《水浒传》里有这样的话:“对过芦苇泊里”、“俺又不曾说甚的”、“黑洞洞地”、“嫌冷嫌热,好心不得好报”、“城里城外,小街夹巷”、 “不知向后的事”、“捱到天明”、“跷蹊”……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兴化方言。文学巨匠炉火纯青地运用方言,使得《水浒》故事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活灵活现,还故事、人物生活本真的面貌,从而更具有艺术魅力。大师可以运用方言造就辉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不可以方言语汇作文呢?
时下语文教学的禁忌太多,作文教学的束缚太多。解放思想,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语言,让学生用倍感亲切的语言里写出对家乡的情、对生活的爱。真正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写作其实很简单,他们就不会为写作犯愁了。
胡适曾说过:“方言的文学越多,国语的文学越有取材的资料,越有浓富的和活泼的生命。国语的文学从方言的文学里出来,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学里寻找它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在普通话的框架下,让学生正视方言,巧妙适度地运用方言,发挥方言在取材、语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回归本元,还作文生活化的本来面目,让学生爱上生活、爱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