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教 创设语文学习氛围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ing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之一,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语文课堂的情感。本文意从多角度研讨如何调动情感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披文而知“道”,披文以人“情”的工作。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而“辞”易发,情动而“理”易明。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作品,展示了人世间的美好感情。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自己的激情,并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恰到好处地将这些情感传输给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作者同喜同悲,进而迸发出激情的火花。
  去年“五一”期间,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项活动一起去附近的水库一带观光赏景,但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天气和时间:一组去时选在阴雨绵绵的下午,另一组要在天放晴后的上午去。每组成员观景后,要立即记下各自的见闻与感受,节后在班上交流。听说有活动,同学们兴趣大增,乐得鼓起掌来。假期一结束,笔者一一翻阅学生的记录。课上,两组成员中的代表分别发表了那天的观景感受,同学们情绪不一,两组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相映成趣。与此同时,笔者拉开了教学《岳阳楼记》的序幕,请学生带着体验去朗读和感知课文。
  二、创设情境,入境体验
  “入境始觉亲”。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性,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把他们带入优化的情境中。伴随着情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使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常用的方法如下。
  1音乐激情法
  节奏与音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能渗入心灵最深处。运用音乐创设情景,可帮助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受体验课文表现的情感。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放一段刘欢的《好汉歌》,激发学生心中的浩然正气。又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一开始直接播放电视剧《中国命运的决战》篇头曲,如放录像效果更佳。在视听中,让学生从总体上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以及毛泽东所具有的博大豪迈的胸襟、胆识和气魄,均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画面展示法
  这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展示的画面,包括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它能生动直观地再现某一生活情境。如教学《飞红滴翠寄黄山》时,先播放纪录片《大黄山》,让学生感受黄山的形成,领略到黄山的奇险。但要注意画面的展示要掌握时机,千万不能因此禁锢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能因此降低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上《苏州园林》时,利用双休日笔者组织学生游览拙政园,感受叶老笔下每一处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如此,学生学起课文来,显得那么亲切、清晰。
  3语言描绘法
  在教学中,教师满腔热情、绘声绘色的描绘,对学生的感知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它能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词句的理解,并产生丰富情感。如教学《画山绣水》,笔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游览桂林的经历感受,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描述产生向往之情,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4环境布置法
  如教学《本命年的回想》前,教师若能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学生们收集或撰写的春联,门上挂些灯笼之类的,再放一段带喜庆色彩的音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课文,定能兴致盎然。
  5小品演示法
  语文教学中的小品演示主要作用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巩固反馈语言文字训练的成果。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引导学生在赏析课文的基础上,演演当时游行的场面,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还有游戏、猜谜、唱歌等教学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运用,都能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创设情境进行情感熏陶的方法将会越来越多。
  三、情感朗诵,品读悟情
  朗读是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它要求教师在运用朗读手段时,要把握好语调、节奏,以声传情。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侯,,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
  例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教师用傲慢、盛气凌人的语气读出了一个装腔作势的皇帝;又用苍老嘶哑、颤抖惊慌的语气读出了一个战战兢兢的老大臣。学生在开心的笑声中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马上又争先恐后地进行摹仿。在饶有趣味的朗读中,书中的人物顿时鲜活起来。在教朱自清的《绿》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每一个巧妙的比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再现一个个形象画面,从而体验梅雨潭那青翠欲滴、有着茸茸的质感、有着春的清新、有着生命韵律的绿,美的感受油然而生,心中便会涌起愉悦和激动。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放声朗诵,学生便会把刚刚享受到的各种美感抒发出来、宣泄出来,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在情感的愉悦中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样,美感教育便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从而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氛围、诗歌的画面感,这些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才能艺术般再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在诵读中融入情感,引领学生步入美境之中,全身心去领会,达到文情融会,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四、讲解融情,激发共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做教师。”因此,教师讲解课文时语言要符合情感教育的要求,即要鲜明生动、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又不失幽默和诙谐。同时,要善于运用“体态语”,即通过动作表情与学生交流,使讲课格外生动形象,这样有利于情感交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内容。
  例如,教《变色龙》时,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变化的面部表情和逼真的动作把奥楚蔑洛夫的两副面孔、两种腔调摹仿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此,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专横跋扈的丑恶形象,就会在学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精神的乐园,应让他们在课堂上体验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获得激动人心的个性体验,应让他的情感如涓涓细流自由流淌,变得可闻、可视、可感、可触。
其他文献
政策信息。国家及各级政府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和优惠措施及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保护价格等等,农民希望早知道,早吃定心丸。如扶持农业,加大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某些教师有弱化甚至无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活动教学"模式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三原则。笔者认为,教学模式无论怎样改,以学生
资金管理不仅影响组织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一旦出现问题还将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凯迪生态、龙力生物、中弘股份、康得新、辉山乳业等上市公司皆因资金管理不善频繁暴雷,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建立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管控模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模式,有效防范资金运行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集团公司管控的重要问题。  一、资金管理模式的演进  纵观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从集中到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整个语文新课标中,“语文素养”这个词前后出现十多次,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同教师对于“语文素养”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学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
摘要:公立医院由于其性质上的特殊性,采购工作的开展与私营医院以及一般性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政府采购为主要模式虽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部分公立医院政府采购相关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具体的问题,诸如采购成本过高,采购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的存在也对公立医院职能履行和常态化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按制度办,按流程办,按要求办成为习惯用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需要借助大量的意象作为载体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寄寓自己的思想。小草作为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很早就进入了诗人的视野,走入了中国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较为关注的课题。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应当包含良好师生关系、信息教学媒体、先进教学模式以及优质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教师应当着眼于此并进行分析研究,进行针对性改进,着力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为有效课堂建设奠定情感基础  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建设中,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基础,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行为自然发生,在追逐利益更大化的商业并购行为中,企业同时会面临复杂多样的并购整合问题。如何对并购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并购整合效率,减少并购后的经济损失,提高并购的成功率,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企业并购;整合;管理  一、引言  并购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对抗竞争对手的一种商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一大难点,不仅因其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因为学生缺乏深厚的底蕴,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笔者在教学中针对这一难点作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着力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