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其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习惯。
一、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1. 乐意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感受来理解和领悟,所获得的体验才越深刻、丰富,也就越有利于学生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应极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由自己发现和创造出来。
2. 乐意制作活动学具
小学数学学具在小学数学改革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自制学具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学校缺少教具、学具的矛盾和急需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学生自制学具可以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学习《时、分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拨钟面时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时、分之间的关系,发挥学具的作用,通过采用事实说话,从而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3. 乐意交流实践体会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在课堂上,学生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更要求积极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课堂环境。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自主分组,充分建立多向的课堂交往形式,提出交流活动与要求,指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加强学生之间、同桌之间、组际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研讨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审美情操,合作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
1. 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的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处处体现出关怀、尊重、信任、理解每个学生,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性课堂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先说、先做、先想的尽可能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只有在允许学生说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手、脑、眼、口结合的能力才得提高,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 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數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观察也是使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直觉思维占优势,通过观察、操作,容易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实物、模型的细致观察、考察它的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不可少的手段。
3. 认真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也是课内外教学指导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必须从小就抓紧、训练,细水长流,循序渐进,以至习惯成自然。养成认真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要做到课前准备好操作用具,做到人人都有学具,人人都可以动手、动脑,人人都可以进行仔细的观察。
三、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和形的一些概念、运算方法
1.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理解数学中数的有关概念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有关概念,让每个学生都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从而深刻地理解有关概念。
2.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理解数学中形的有关概念
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概念教学中,有些概念如果单纯让学生说或是教师讲比较机械,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不妨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感悟、体验概念。
动手操作是认识图形的必要手段。“空间与图形”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切身感知图形的特征,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图形的特点,比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触摸课本的角,发现角进“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等等。这样的体验对理解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直的线是十分有益的,而且印象相当深刻。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最简洁的线条,勾勒。红领巾和钟面上的角,这样对理解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一、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1. 乐意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感受来理解和领悟,所获得的体验才越深刻、丰富,也就越有利于学生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应极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由自己发现和创造出来。
2. 乐意制作活动学具
小学数学学具在小学数学改革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自制学具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学校缺少教具、学具的矛盾和急需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学生自制学具可以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学习《时、分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拨钟面时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时、分之间的关系,发挥学具的作用,通过采用事实说话,从而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3. 乐意交流实践体会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在课堂上,学生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更要求积极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课堂环境。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自主分组,充分建立多向的课堂交往形式,提出交流活动与要求,指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加强学生之间、同桌之间、组际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研讨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审美情操,合作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
1. 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的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处处体现出关怀、尊重、信任、理解每个学生,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性课堂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先说、先做、先想的尽可能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只有在允许学生说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手、脑、眼、口结合的能力才得提高,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 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數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观察也是使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直觉思维占优势,通过观察、操作,容易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实物、模型的细致观察、考察它的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不可少的手段。
3. 认真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也是课内外教学指导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必须从小就抓紧、训练,细水长流,循序渐进,以至习惯成自然。养成认真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要做到课前准备好操作用具,做到人人都有学具,人人都可以动手、动脑,人人都可以进行仔细的观察。
三、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和形的一些概念、运算方法
1.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理解数学中数的有关概念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有关概念,让每个学生都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从而深刻地理解有关概念。
2.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理解数学中形的有关概念
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概念教学中,有些概念如果单纯让学生说或是教师讲比较机械,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不妨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感悟、体验概念。
动手操作是认识图形的必要手段。“空间与图形”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切身感知图形的特征,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图形的特点,比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触摸课本的角,发现角进“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等等。这样的体验对理解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直的线是十分有益的,而且印象相当深刻。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最简洁的线条,勾勒。红领巾和钟面上的角,这样对理解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