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应从人性关怀出发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学会主席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 —— 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提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他强凋要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使命。
  学会关心的核心是人性关怀,只有在教育中真正体现人性关怀,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事实上,关心的品质并不是靠学校教育教会的,而是通过耳濡目染得来的,应该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会关爱。
  一、在理解尊重中师生共同感受“关心”
  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德育活动的基础,是德育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发生效应的基本条件。在理解尊重中师生共同感受“关心”,意味着教师可以走入学生的心灵,学生也可以深入教师的精神,体验教师的人格境界和生活及思想感受。
  1.理解是人性关怀的前提
  理解学生是关心学生的前提。理解学生,首先要理解并把握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善于观察学生,同时要注意经常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以便及时把握他们的情感需要。其次,要理解并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自己的价值标准。再次,要理解并体谅学生的难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经常会遇到与人交往上的难题,教师应理解学生的难处,要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宽容和谅解。
  2.尊重是人性关怀的原则
  在道德教育中,理解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愿望和需要,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诉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以尊重学生为原则,教师尊重学生的表现本身就具有道德感染力和行为示范性。首先,从尊重生命开始,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问题。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学生既有共同的天性,又有不同的个性表现。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再次,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在情感体验中师生共同实践“关心”
  良好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最为核心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学校教育不应只关心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应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只关心学生做不做某种道德的行为,还要关心他们对待善举善念有没有积极向往的情感意愿;不只关心他们学会什么艺术方面的技能,更要关心他们的情趣如何。
  1.关心学生情感,重视道德体验
  随着社会文明、科学进步,人类对自身有越来越多的认识,作为教育者应该懂得,人不仅需要物质条件,更需要精神关怀;人不仅依赖于理性.同时更多地依赖于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学校德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和生命意义的建构和生成,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使学生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与乐趣,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道德体验不仅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而且它在人的整个道德形成过程中始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德性体验是让学生在生活世界的具体情境中体验和理解道德规范,所以德育要打开道德体验的大门,使德育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展开,让德性在体验中生成。
  2.引进角色扮演,学会换位思考
  所谓角色扮演,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通过组织课堂表演或再现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把学生带进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行为的辨析、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实践中,不能直接去实践的。要通过让学生在生活、游戏、小品表演或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为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搭建舞台。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己度人,体验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在体验中学会关心。
  三、在道德反思中师生共同学会“关心”
  古语说:“经一事,长一智。”学校德育要重视道德反思。道德反思是道德自律的要求,它引导学生参悟和体会人生经历,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教师在日常德育活动中以反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及时修正和完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和方式,而且可以及时修正和完善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待人处世”的行为和方式。只有师生之间达到健康、良好的人性关怀互动,才能促使师生双方良好素质的养成。
  1.师生间通过日常交往达到人性沟通
  学习如何关心人的最佳方式就是要在做中学,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学,在帮助他人和关心他人的行动中学。既要把学校和课堂生活中发生的人际互动事件作为教育学生的活教材,同时也要作为“镜子”探照师生双方言行和态度。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以自身的“榜样力量” 示范“人性关怀”,促进学生学会相互关心。
  学校生活是一种交往生活。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再加上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使人际交往问题突出,从而造成学生不会交往、不敢交往、畸形交往,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要引导学生走进交往生活,在交往体验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体谅宽容、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在交往生活中指导学生实践“关心”,让学生耳濡目染人性关怀的意义与效应,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的德育水平。
  2.师生在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关心
  学校和班集体中的道德环境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通过耳濡目染。将习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品质。相反,学生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紧张、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集体氛围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
  创造和谐的集体生活氛围,教师本人的品德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护、理解、尊重、宽容和一视同仁等态度,不仅可以启发学生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集体生活氛围;而且有利于协调班级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友爱的形成与发展。這些都是人性关怀滋养的土壤。
  实践证明,学生的“关爱”能力并非由抽象的教育直接转化而来,而主要来自他们每天所经历的丰富的关爱细节的体验,有时哪怕是极细小的生活细节,也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震动和触动。要善于捕捉道德教育的细节,教会学生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反思,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使道德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英语技能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大量的、反复的练习。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厌学情绪严重,课堂教学显得平淡、呆板,面对这种实际情况,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本人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让课堂“活”起来。“活”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教法灵活,另一方面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充满激情的“开口说话”。  关键
摘要:科学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通过情景教学模式还可以刺激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联系所学实验对教师进行发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物质的鉴别,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提供学生所需试剂,由学生设计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  关键词:提高 化学 实验探究 教学质量  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新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发展。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优化,关系到素质教育思想能否在课堂教学上真正落实到位。因而,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主体是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是平行的。教师的参与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建构、
摘要:目前,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是理念新,二是内容新,三是形式新,四是体例新。它集“趣味性,生活性,新颖性”于一体。贴近生活,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标的精神。在教学实验研究中,老师们始终抓住教材中的这些新特点,力求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趣点,力求上出语文教学新特色。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教材  一、依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熟练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基本理念。  
摘要: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  关键词:兴趣 生机 数学课堂 鼓励  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
在网络环境下,大数据逐渐转变为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浅要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大数据发展趋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在高考的英语试卷中占据了重要的分值,同时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还关系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高中英语写作一直都是英语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时的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水平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都把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英语写作依然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大多数的学生都
家访作为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纽带,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耐心而细致的家访工作,犹如春风细雨,滋润久涸的心田。目前,很多教师和家长不够重视家访,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山大人稀,家访要翻山越岭,所以就出现了学生从读书到毕业,家长从未见过班主任一面的“怪象”。一些农村家长还错误的认为自己水平低也管不到,无法去辅导孩子的学习,把学生交给了学校,自己便可以不闻不问,专心搞自己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以家
新课标指出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精神。”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