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预设”,就是对课程教学所做的设计,它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所做的方案。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环节时,应讲究“刚柔并济”,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了解并掌握好课堂预设的基本策略,让课堂预设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关键词】预设;有效性;策略
教学预设是新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中的具体形式,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体现学习中学生主体和教师恰当的引导,体现多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因而,课堂预设应该具有确定性,也就是具有“刚”性;然而,对课堂预设来说,也应该有“柔”性或“弹”性,因为预设有“弹”性,课堂才能有创生;“刚”与“柔”,是辩证的一种关系。
课堂预设就应该讲究“刚柔并济”,要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避免走“极端”,让课堂预设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一、教学目标制定——“多层研读”策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方法的配合应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的核心。
1. 对话文本,挖掘教材内涵
教学材料是指实施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教科书就是最基本的材料。我们要有开发新课程、重组教学内容的能力,对于教材所呈现的版面内容以及所提供的材料,在尊重的条件下可根据学生、当地具体情况加以补充或调整。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一节探究型的课,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更要关注学生主动探究、亲历感悟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对知识获得体验、感悟,从而发展思维、提升能力,形成结论。
这节研究课,我们学校的石老师一共试教五次,前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具材料的选择。因此,在最初研读教材时,觉得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三组小棒,学生快速地就操作完,感觉素材太过单一,学生的体验感悟会不会深度不够?试教之后点评中,有老师提出是不是应多提供点素材,让学生多摆,感悟就更能深刻些?带着这样的思考,进行了第二次试教。石老师给学生准备了5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任选其中三根围三角形,摆出其中三组情况,结果学生汇报时,在排列组合上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学生不敢确定4、5、9这一组是否能围成,就干脆回避,都不去摆,这次教学的结果,没有把这节课的矛盾凸显出来,学生探究的深度反而比第一次更弱了。
于是,我们又回头审视教材中的三组小棒,意图非常明晰,第一组能围成,第三组操作后一看就围不成,第二组学生不能确定,这三组典型情况能使学生全面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操作的基础上,追问:“你发现了什么?”使我们看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由于第二组小棒比较特殊,学生会因为小棒的误差能围成三角形,又理性地认为不能围成三角形,从而产生矛盾。所以,我们把二、三组小棒调换一下位置,先处理没有疑义的两组情况,再集中处理不能确定的这一种情况,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合理分析,科学掌握学情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也体现在学生身上,而且,有效教学指向的学生应该是“整个”的学生,以推动学生的生动、主动发展为理想,以促进每个生命个体充分、持续的发展为目标。只有对学情有全面的分析,预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笔者认为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小明的一天》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1课时。教材通过“小明的一天”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重要基础。经过讨论,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之后的课堂实践,较之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使学生在这节课掌握了新授课的知识,也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合作的精神,以及让他们自己悟出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道理。
二、教学框架构建——“弹性设计”策略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在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生成的同时,对教师课前的预设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课堂上的亮点也来源于深思熟虑的预设。
1. 预设“多维度”的课堂提问
一堂有生命力的课,其中必定存在很多的“问题”,有老师“设计”好的,有学生即时生成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在预设时,教师应该设计多层次的、多角度的、有价值性的问题。教师要凭着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了解以及依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来预设问题,只有做好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
2. 预设“陷阱式”的生成错误
预设“错误”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生错误的环节、错误的情况、错误的种类及原因的预测,是对教学过程的预先判断,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展示。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课堂上,一个“意外的插曲”给学生带来的教育作用,远远超过教师空白的说教。
因此,在课前预设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来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差错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一些要用到的,对减少错误有用的,但不安排在该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增强教学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3. 预设“可调整”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之为“板块”,其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各部分之间可以移动,可以增删,它属于弹性的设计,而非线性的,它的特点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而富有动态的。
可以调整或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更有利于为生成留下空间。以前单一化的教学方案都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人→新课展开→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教学方案相对比较呆板,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知不觉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因此,要将这五个教学环节设计成五个活动的板块,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换位。如果学生课前已经对新知识比较熟悉,就没有必要安排“复习铺垫”这个环节;而如果在展开新课之后,发现学生对需要铺垫的知识掌握不够,就可以再次铺垫;“课堂小结”放在巩固练习之后或之前,也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做决定。另外,五个大板块下面又分成许多活动“小板块”,每个“小板块”代表一种方案。教学中究竟使用哪个“小板块”,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弹性化”方案,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课堂生成创设可能,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钱正权.关注课堂生成就得“淡化”预设吗?[J].小学语文教学,2005.
[2]平亚杰.精彩在错误中延伸[J].小学教学设计,2011(03).
[3]林传中.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四要素”[J].新课程标准案例,2011(04).
[4]黄晓赟.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现代课堂教学之追求[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5]李祎.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0).
【关键词】预设;有效性;策略
教学预设是新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中的具体形式,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体现学习中学生主体和教师恰当的引导,体现多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因而,课堂预设应该具有确定性,也就是具有“刚”性;然而,对课堂预设来说,也应该有“柔”性或“弹”性,因为预设有“弹”性,课堂才能有创生;“刚”与“柔”,是辩证的一种关系。
课堂预设就应该讲究“刚柔并济”,要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避免走“极端”,让课堂预设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一、教学目标制定——“多层研读”策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方法的配合应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的核心。
1. 对话文本,挖掘教材内涵
教学材料是指实施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教科书就是最基本的材料。我们要有开发新课程、重组教学内容的能力,对于教材所呈现的版面内容以及所提供的材料,在尊重的条件下可根据学生、当地具体情况加以补充或调整。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一节探究型的课,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更要关注学生主动探究、亲历感悟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对知识获得体验、感悟,从而发展思维、提升能力,形成结论。
这节研究课,我们学校的石老师一共试教五次,前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具材料的选择。因此,在最初研读教材时,觉得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三组小棒,学生快速地就操作完,感觉素材太过单一,学生的体验感悟会不会深度不够?试教之后点评中,有老师提出是不是应多提供点素材,让学生多摆,感悟就更能深刻些?带着这样的思考,进行了第二次试教。石老师给学生准备了5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任选其中三根围三角形,摆出其中三组情况,结果学生汇报时,在排列组合上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学生不敢确定4、5、9这一组是否能围成,就干脆回避,都不去摆,这次教学的结果,没有把这节课的矛盾凸显出来,学生探究的深度反而比第一次更弱了。
于是,我们又回头审视教材中的三组小棒,意图非常明晰,第一组能围成,第三组操作后一看就围不成,第二组学生不能确定,这三组典型情况能使学生全面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操作的基础上,追问:“你发现了什么?”使我们看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由于第二组小棒比较特殊,学生会因为小棒的误差能围成三角形,又理性地认为不能围成三角形,从而产生矛盾。所以,我们把二、三组小棒调换一下位置,先处理没有疑义的两组情况,再集中处理不能确定的这一种情况,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合理分析,科学掌握学情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也体现在学生身上,而且,有效教学指向的学生应该是“整个”的学生,以推动学生的生动、主动发展为理想,以促进每个生命个体充分、持续的发展为目标。只有对学情有全面的分析,预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笔者认为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小明的一天》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1课时。教材通过“小明的一天”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重要基础。经过讨论,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之后的课堂实践,较之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使学生在这节课掌握了新授课的知识,也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合作的精神,以及让他们自己悟出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道理。
二、教学框架构建——“弹性设计”策略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在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生成的同时,对教师课前的预设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课堂上的亮点也来源于深思熟虑的预设。
1. 预设“多维度”的课堂提问
一堂有生命力的课,其中必定存在很多的“问题”,有老师“设计”好的,有学生即时生成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在预设时,教师应该设计多层次的、多角度的、有价值性的问题。教师要凭着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了解以及依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来预设问题,只有做好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
2. 预设“陷阱式”的生成错误
预设“错误”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生错误的环节、错误的情况、错误的种类及原因的预测,是对教学过程的预先判断,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展示。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课堂上,一个“意外的插曲”给学生带来的教育作用,远远超过教师空白的说教。
因此,在课前预设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来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差错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一些要用到的,对减少错误有用的,但不安排在该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增强教学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3. 预设“可调整”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之为“板块”,其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各部分之间可以移动,可以增删,它属于弹性的设计,而非线性的,它的特点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而富有动态的。
可以调整或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更有利于为生成留下空间。以前单一化的教学方案都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人→新课展开→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教学方案相对比较呆板,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知不觉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因此,要将这五个教学环节设计成五个活动的板块,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换位。如果学生课前已经对新知识比较熟悉,就没有必要安排“复习铺垫”这个环节;而如果在展开新课之后,发现学生对需要铺垫的知识掌握不够,就可以再次铺垫;“课堂小结”放在巩固练习之后或之前,也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做决定。另外,五个大板块下面又分成许多活动“小板块”,每个“小板块”代表一种方案。教学中究竟使用哪个“小板块”,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弹性化”方案,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课堂生成创设可能,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钱正权.关注课堂生成就得“淡化”预设吗?[J].小学语文教学,2005.
[2]平亚杰.精彩在错误中延伸[J].小学教学设计,2011(03).
[3]林传中.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四要素”[J].新课程标准案例,2011(04).
[4]黄晓赟.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现代课堂教学之追求[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5]李祎.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