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为主要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通过长期阅读来积累词汇量,开阔学生的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重视以兴趣引领阅读教学,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得到强化、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为主要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经过长期阅读来积累词汇量,开阔学生的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需要通过师生相互合作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环境创设来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挖掘文本魅力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通过师生合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建立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是很重要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理念,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用满腔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进行知识补充,以生动的语言和真诚、宽容的态度打动学生,让学生更加尊重教师,喜欢和信赖教师。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轻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还必须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尽量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针对接受能力强、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对课本阅读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读本,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对接受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轻松阅读。其次,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不要让有的学生感到温暖而让有的学生感到失落。在学习指导和帮助中,教师对那些内向或有点自卑的学生要多一些关怀和帮助,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诉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用最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帮助,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从而使沟通交流更加顺畅。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宣传栏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儿歌、童话故事、小笑话,组建班级图书角,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二、巧设情景悬念,诱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是辅助教师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多媒体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意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朗读配音,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教师对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情绪的调节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思维的火花和奇妙的灵感尽情地喷发和碰撞;使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和谐流畅,使语文课堂上充满了墨韵书香、妙语隽言,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引导穿行在字里行间,流连于知识的海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阅读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巧设情景悬念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对未知问题的探索,在得到真相后,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得到满足,这种带有竞争性的学习方法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在巧设悬念的过程中要在“巧”和“悬”上下功夫,要突出疑点,问题设置要求异、求新,耐人寻味,为学生布下疑阵,让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多媒体课件,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充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禁发出“好漂亮啊!”的赞叹,有的学生问:“这是哪里的旅游胜地啊?”听到学生的赞美和疑问,教师笑而不答,故作神秘。等视频播放完以后,教师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同学们急切地说:“太想了!”“那你们来读一下这篇课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学生們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去寻找这个美丽的地方,教室里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在学生朗读过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是哪里了吗?”学生集体回答:“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再进行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再欣赏一下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景色,认真地听一下配乐朗诵。”然后教师播放具有感染力的《美丽的小兴安岭》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三、挖掘文本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对文本材料的深入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出文本的魅力。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里的关键词句。只有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文章的脉络才能够更加清晰,学生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现,掌握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实现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快速对话。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这一课时,教师要熟读教参、课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查阅伯牙绝弦的背景资料,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相关音乐素材,制作出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形象地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痛苦。
教师要通过课件或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播文本的魅力,激发出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探索、去理解课本内容,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翠鸟》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思考它从哪方面展现出美。有的学生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这些句子优美、精致、准确地描写了羽毛、花纹的色彩和美丽,把鸟的活泼可爱描写得非常生动,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了词句的美感。再如,《鼎山湖听泉》一课中,作者对鼎山湖泉声的描写惟妙惟肖,生动感人。“那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消息声音”,一串排比句的使用将四种不同的泉声——小提琴的轻柔、琵琶的清脆、大提琴的厚重、管乐的磅礴形象地表现出来。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美的语言,进而创造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总之,小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语言与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得到强化,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双双.论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18).
[2]郭亚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技资讯,2015(26).
[3]李再广.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4(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为主要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经过长期阅读来积累词汇量,开阔学生的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需要通过师生相互合作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环境创设来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挖掘文本魅力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通过师生合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建立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是很重要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理念,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用满腔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进行知识补充,以生动的语言和真诚、宽容的态度打动学生,让学生更加尊重教师,喜欢和信赖教师。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轻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还必须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尽量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针对接受能力强、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对课本阅读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读本,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对接受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轻松阅读。其次,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不要让有的学生感到温暖而让有的学生感到失落。在学习指导和帮助中,教师对那些内向或有点自卑的学生要多一些关怀和帮助,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诉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用最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帮助,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从而使沟通交流更加顺畅。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宣传栏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儿歌、童话故事、小笑话,组建班级图书角,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二、巧设情景悬念,诱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是辅助教师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多媒体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意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朗读配音,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教师对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情绪的调节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思维的火花和奇妙的灵感尽情地喷发和碰撞;使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和谐流畅,使语文课堂上充满了墨韵书香、妙语隽言,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引导穿行在字里行间,流连于知识的海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阅读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巧设情景悬念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对未知问题的探索,在得到真相后,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得到满足,这种带有竞争性的学习方法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在巧设悬念的过程中要在“巧”和“悬”上下功夫,要突出疑点,问题设置要求异、求新,耐人寻味,为学生布下疑阵,让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多媒体课件,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充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禁发出“好漂亮啊!”的赞叹,有的学生问:“这是哪里的旅游胜地啊?”听到学生的赞美和疑问,教师笑而不答,故作神秘。等视频播放完以后,教师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同学们急切地说:“太想了!”“那你们来读一下这篇课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学生們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去寻找这个美丽的地方,教室里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在学生朗读过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是哪里了吗?”学生集体回答:“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再进行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再欣赏一下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景色,认真地听一下配乐朗诵。”然后教师播放具有感染力的《美丽的小兴安岭》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三、挖掘文本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对文本材料的深入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出文本的魅力。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里的关键词句。只有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文章的脉络才能够更加清晰,学生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现,掌握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实现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快速对话。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这一课时,教师要熟读教参、课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查阅伯牙绝弦的背景资料,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相关音乐素材,制作出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形象地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痛苦。
教师要通过课件或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播文本的魅力,激发出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探索、去理解课本内容,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翠鸟》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思考它从哪方面展现出美。有的学生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这些句子优美、精致、准确地描写了羽毛、花纹的色彩和美丽,把鸟的活泼可爱描写得非常生动,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了词句的美感。再如,《鼎山湖听泉》一课中,作者对鼎山湖泉声的描写惟妙惟肖,生动感人。“那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消息声音”,一串排比句的使用将四种不同的泉声——小提琴的轻柔、琵琶的清脆、大提琴的厚重、管乐的磅礴形象地表现出来。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美的语言,进而创造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总之,小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语言与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得到强化,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双双.论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18).
[2]郭亚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技资讯,2015(26).
[3]李再广.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