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字】自主学习 引导自学 尝试自学 探究自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一)自学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自学,学生可以复习、巩固一些已有的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为探究新知识准备了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二)自学有助于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同时,自学又有助于学生找到困惑和疑问,确定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重点。这样既能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精讲精练的高效能课堂教学目标。
(三)自学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自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学习能力的平台。自学时,学生会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出示了如下自学提示。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思考: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2、正方体有什么特征?3、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方法:一边读书,一边画出要点,一边记。时间:10分钟。依据自学指导,教师领着学生画、圈、记了以下内容: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指导学生尝试自学。
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有的放失,区别对待。如果学生在初始阶段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自学方法,教师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学。如果学生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后仍然没有形成自学的方法,教师就应该继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老师的自学提示下尝试完成自学任务。例如自学《商不变性质》,我在所教的两个班级就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一个班级的自学任务就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我在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提出了这样的自学问题: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商不变性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学检测中过关。上课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错例分析和变式练习,实现了精讲精练的目标。在另一个班的自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学还存在较大困难,我给学生提供了自学指导:"内容:商不变性质。思考: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你怎样推导这个结论?商不变性质应注意什么问题?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方法:一边看书一边划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并理解,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然后完成做一做"。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自学任务。
(三)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 学生自学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学的信息及时反馈。
通过信息反馈使学生或教师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学中,对于正确的做法必须坚持,欠佳的做法必须改正,通过练习和自检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学方法,使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和平时测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自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数学课的优势,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字】自主学习 引导自学 尝试自学 探究自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一)自学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自学,学生可以复习、巩固一些已有的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为探究新知识准备了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二)自学有助于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同时,自学又有助于学生找到困惑和疑问,确定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重点。这样既能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精讲精练的高效能课堂教学目标。
(三)自学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自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学习能力的平台。自学时,学生会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出示了如下自学提示。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思考: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2、正方体有什么特征?3、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方法:一边读书,一边画出要点,一边记。时间:10分钟。依据自学指导,教师领着学生画、圈、记了以下内容: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指导学生尝试自学。
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有的放失,区别对待。如果学生在初始阶段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自学方法,教师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学。如果学生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后仍然没有形成自学的方法,教师就应该继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老师的自学提示下尝试完成自学任务。例如自学《商不变性质》,我在所教的两个班级就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一个班级的自学任务就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我在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提出了这样的自学问题: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商不变性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学检测中过关。上课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错例分析和变式练习,实现了精讲精练的目标。在另一个班的自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学还存在较大困难,我给学生提供了自学指导:"内容:商不变性质。思考: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你怎样推导这个结论?商不变性质应注意什么问题?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方法:一边看书一边划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并理解,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然后完成做一做"。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自学任务。
(三)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 学生自学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学的信息及时反馈。
通过信息反馈使学生或教师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学中,对于正确的做法必须坚持,欠佳的做法必须改正,通过练习和自检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学方法,使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和平时测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自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数学课的优势,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