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走入物理课堂的高一新生来说,虽然台阶客观存在,但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初高中物理学习中衔接和过渡的特点,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学生就一定能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自然过渡,为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方法
一、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介绍弹力时,我们不要给弹力下定义,主要通过实例说明什么叫弹力,并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和弯曲竹竿的弹力学生好懂,也容易演示,演示效果也很好。但物体对一些物体表面的压力也是弹力学生就难相信,因为学生看不见不易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的形变,做好微小形变的演示显得很重要。教师可以自创一些实验,如:用学生喜欢的玩具激光笔,(其亮度高,不易发散)照射某一些家庭不锈钢餐具(反光性能比较好),并将其反射光点照在白墙上,让一个学生压这个餐具,就发现光亮位置的改变,引导说明,让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课本教材上手压烧瓶使液柱上升的实验容易让学生认为手温高于室温,而使液体热膨胀的结果从而?不承认瓶子的形变。然而,教师却可依照此法布置学生动手做类似实验,例如,换用某些营养补品的小玻璃瓶代替烧瓶,用吸管代替玻璃管,用老虎钳夹替代手压瓶,这样便可取得同样的效果。
直观教学除了一些生活实例,实验外,还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幻灯、录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得当,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需要的课件可以从自己制作,学校也有现成的光盘,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等多方面的途径获得。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使物理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了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台阶问题。
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高、初中物理衔接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
例如,我们在讲述一个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物理模型--质点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先做一些简化,从简单的基本的问题入手。为了活跃学生思想,我们在指出运动学是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后,可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思考、议论:投掷手榴弹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六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距离;汽车从学校行驶到体育场怎样测量汽车走的距离等。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我们要明确指出,这就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虽然质点只是把物体看成一个点,但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提出质点概念的准确内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对于会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问题,有的学生会产生误解。对于已经具有初中物理知识的他们会认为:小物体(如小球、电子)一定能看成质点,大物体(如地球、太阳)就不能看成质点。我们要说明,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不起作用的或是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高中简单的方法就把初中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教学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地去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眼界。
三、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问题时常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时,用“整体法”简便,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认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应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可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并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到上习题课时,学生们就特别专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方法
一、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介绍弹力时,我们不要给弹力下定义,主要通过实例说明什么叫弹力,并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和弯曲竹竿的弹力学生好懂,也容易演示,演示效果也很好。但物体对一些物体表面的压力也是弹力学生就难相信,因为学生看不见不易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的形变,做好微小形变的演示显得很重要。教师可以自创一些实验,如:用学生喜欢的玩具激光笔,(其亮度高,不易发散)照射某一些家庭不锈钢餐具(反光性能比较好),并将其反射光点照在白墙上,让一个学生压这个餐具,就发现光亮位置的改变,引导说明,让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课本教材上手压烧瓶使液柱上升的实验容易让学生认为手温高于室温,而使液体热膨胀的结果从而?不承认瓶子的形变。然而,教师却可依照此法布置学生动手做类似实验,例如,换用某些营养补品的小玻璃瓶代替烧瓶,用吸管代替玻璃管,用老虎钳夹替代手压瓶,这样便可取得同样的效果。
直观教学除了一些生活实例,实验外,还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幻灯、录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得当,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需要的课件可以从自己制作,学校也有现成的光盘,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等多方面的途径获得。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使物理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了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台阶问题。
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高、初中物理衔接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
例如,我们在讲述一个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物理模型--质点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先做一些简化,从简单的基本的问题入手。为了活跃学生思想,我们在指出运动学是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后,可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思考、议论:投掷手榴弹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六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距离;汽车从学校行驶到体育场怎样测量汽车走的距离等。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我们要明确指出,这就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虽然质点只是把物体看成一个点,但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提出质点概念的准确内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对于会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问题,有的学生会产生误解。对于已经具有初中物理知识的他们会认为:小物体(如小球、电子)一定能看成质点,大物体(如地球、太阳)就不能看成质点。我们要说明,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不起作用的或是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高中简单的方法就把初中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教学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地去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眼界。
三、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问题时常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时,用“整体法”简便,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认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应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可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并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到上习题课时,学生们就特别专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