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节气文化的传承与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978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创作于1933年7月,七百余字,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当前国内语文教育者对《春》的教学设计不胜枚举,同一课文,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法,只要方法得当,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即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文旨在以节令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引领学生观赏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时春天的美丽,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
  一、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以及教学的必要性
  1.二十四节气的内涵
  节令又名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反映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古代,用农历来计算时间,通常五天称为一候,这样三个一候为一个节气,全年分为72候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根據二十四节气,老一辈人编唱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种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2.节气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过去,我们的父辈不仅能够熟知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习俗,而且能根据不同的节气安排农事,指导生产和生活,而现在的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笔者曾就初中生的传统节气常识做了一次小型受众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在一个班级共53人的调查中,能够将二十四节气名称及由来说全的0人,知道5个节气的有5人,占比9%,最熟悉的一个节气是清明,因为每年清明节会放假或进行扫墓等活动,清明也已经失去了万物繁茂、春耕春种的意义。认为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平时生活或农业生产是否有联系的问题中,6名同学认为完全没有联系,37名同学认为联系不大,只有10名同学认为关系很大,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已经被青年一代淡忘,甚至开始否定其存在的价值。
  在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祖先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宝藏,青年人对此认知的浅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关注学生审美以及文化传承的要求。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丰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根据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合理安排我们的生活起居,正确处理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文化自信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全民族人民都拥有文化自觉的精神。从这些角度讲,学生也应该认识掌握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二、《春》的节令纵线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手段正全面地影响着课堂和教师,并悄然重塑着教师的形象,结合传媒工具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体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把春天写成时光流动着的季节,而不是画框定格的图片。
  1.多媒体下《春》的时令解读
  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有关春天的视频图片等。像春暖回归的大雁、屋下衔泥的燕子、太阳刚刚升起,小草钻出土地,人们推开家门外出等等,结合背景音乐或者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初步感知春天的意境。
  一首《春之声圆舞曲》将学生吸引到春天诗意盎然的意境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音符扑面而来,利用多媒体开创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
  第一段展示了大寒过后,立春到来的情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作者焦急的盼望中“东风”终于作为报春的使者,将严寒从大地驱走,将温暖的春天迎接至此。
  第二段描写立春过后,万物迎春,春季盎然的状貌;“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用山色、春水、阳光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春日风景,这正是立春过后万物迎春,生机勃发的状貌,配以立春时节的春景再妙不过。
  第三段主要写雨水和惊蛰时令刚刚萌发的青嫩的小草的生机勃勃。作者以含蓄凝练的笔墨描绘大自然的美妙风光,小草是大地回暖的初次感知者,穿插孩子们草地上玩耍的景象更是惹人怜爱,
  第四段主要描写百花争艳,蜂蝶争奇的热闹的春分景象;百花怒放,蝶蜂起舞,这正是春分时节的热闹景象,古人有诗盛赞:“桃花香,梨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春分时节的热闹氛围,在朱自清的精心描绘下跃然纸上,
  第五段从听觉,嗅觉等方面让人们感受到清明前后春意正浓以及农民播种育秧的繁忙景象。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吹面不寒杨柳风”,暗示着春耕的开始,叙写各种音响,气息,温柔的风,清脆的鸟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一支迎春的交响乐不绝于耳,让人感受到清明前后春深意浓,草木繁荣茂盛及农民播种育秧的繁忙景象,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第六、第七段歌颂春雨、表达惜春时突出了春雨的特点,把人们的心理描写出来,十分典型的写出了谷雨至立夏之间的暮春景象。文章对于春雨的描写更显构思别致,春雨之形清晰的展现在眼前:春雨之色,是绿绿的,树叶,小草,经过雨水的洗礼,青得逼你的眼,春雨的情调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作者将自然美升华为生活的意境,真正给与读者“神语物游”的感受。风筝是春天的信号,“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都开始陆陆续续的出来走动,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把人们的心理揭示出来,暮春时节的景象呈现在眼前。“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种暑相连”,谷雨时节,雨水滋润大地,农作物得以快速生长,“雨生百谷”一切都刚刚开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开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对于世间万物尽显娇美百态,春天的美好,更能激励我们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2.春天节令的深入教学
  在课堂上,以节令为线索,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作者精湛的写作,观赏了春天美好的景色,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课堂末尾可点出各个节令的含义及风俗等,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民俗活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立春:根据《礼记·月令》的记载,可知,立春:“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这里道出了一个自然现象,严厉的寒风被和煦的春风所代替,一切开始解冻,正是大寒过后,立春到来的景象,以动态画面展示春天的到来,同时向学生讲解关于“立春”的来源及习俗等,立春这一天,不论大人、孩子都要啃吃几口萝卜,这种习俗叫做啃春或咬春;还有吃春饼、戴春鸡、佩燕子等活動,关于立春时节的讲解和朱自清对春的生动描写,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
  雨水、惊蛰:根据《礼记·月令》的记载:雨水:“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气温,地温都上升得比较快,地上的草木经历一冬的休息,开始快速生长,正是春耕大忙的好时节。雨水时节的习俗活动像转九曲、照田蚕、占稻色等可以科普给学生,以及下个节气为何命名为惊蛰?惊蛰的来源是什么?都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解。
  春分:春分是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白天渐长,夜晚渐短,春分时节吃春菜,逐疫气,送春牛等;通过教师的认真备课,将这一热闹景象置于课件上,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清明:教师为学生列举多个例子,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神奇,此外在清明时节还有多个节日,像寒食节,可向学生介绍他的来历,源于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子推之死,苏轼也曾写过寒食一篇等等,在此时节,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都是很重要的民俗活动。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回暖,雨水量更多,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候,下秧、种棉、种瓜豆,在这个时节还流传着这样的民间禁忌活动,像餐桌不能有鱼儿,因为鱼儿是水中的吉祥物,伤害了鱼这个时节就不会有雨,庄稼就会干旱,不吃鱼就是讨个好雨头,有个好收成。
  最后,在教学中借助音像传媒,以声画并进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春天时令变化的空间距离,将教学内容浓缩,以更加绘声绘色的方式展现,一系列春天的信号,一条时令的线索,以生动的图片、视频、音效再结合教师的讲解,通过学生的诵读、品味、想象、联想等手段来体悟意境和感情,学生将在美的享受中感知春天,感知文化,让春天在生活中流动,在心中长存。
  二十四节气常识包含着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十四节气也许会被年轻人遗忘;但是却永远留在老一辈人的心里。节气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宝贵的气候钟,他会准确告诉我们气候的变化,引领我们的衣食起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广大中学生感受朱自清笔下《春》的细腻和美丽,感受高尚情操与趣味,更要让学生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接,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索传统文化的大门,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语文课真正变成学生趣味盎然的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1]许建中,于年河.中学语文教材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7.
  [2]陶红亮.二十四节气知识全书[M].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12.
  [3]梅子.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M].北京:线装书局,2015.
  [4]朱自清.春[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997.
  [5]吴伦文.春意与春情—解读朱自清的散文[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3):19-20.
  [6]拓文锋.从朱自清春看语文之美[J].学周刊教学动态,2017,5(13):170.
  [7]刘秀萍.跳出禁锢打破传统—浅谈朱自清—春的三种解读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41-42.
  [8]杜叶华.基于对小学生“二十四节气”认知的思考与研究[J].基础教育与学习心得.
  [9]胡倩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春》的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改实验,2017,30:97-98.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的史学研究领域,中国文化史作为新兴的门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作为早期的代表,已具有经典性意义。而近十年来文化史研究著作的不断涌现,无疑为这一领域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诸多论述中,许结先生的《中国文化史论纲》(以下简称《论纲》)可谓别开生面,引人注目。  文化史内涵极为丰富,如何提挈把握,至为重要。这本42万字的《论纲》,共21章(即21个专
自启蒙以来,大写的历史(Histo-ry—His-story)(他——上帝——的故事),被小写的历史(history)(他的——人——的故事)所取代,历史首先是关乎具体人的叙事。但是,我们今天读的历史著作,还是太多从上帝全知视角观照下的宏大历史。朝代更替,帝王沉浮,制度变迁,时代演进。而人在历史大潮中是那么渺小,如沧海一粟。最近看到一部不同凡响的历史教科书,它从活生生的人物人手,从私人史切入公共史
长久以来,外交战略的理论化问题一直是摆在国际关系学者,尤其是战略学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一方面,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如肯尼斯·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确实可被视为外交理论的基础,但因为其模型专注于体系层面,将国家简化成同质单元,用单一的假设来说明国家所具有的各种利益和动机,难以起到对具体外交政策的解释和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历史学分支的外交史研究在这方面虽有先天优势,却由于其不同于政治学的研究特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品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面,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棉花姑娘》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   一、创设情景,培养批判性思维   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上课伊始,我对
书院传统的传衍及其精神    书院之所以有研究的必要,一方面是因为书院这种教学机构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功不可没,有其独特的价值;另一方面是由于书院的教学方式对现今的大学教育模式有某种借鉴之用,亦即古今、中外之间可以互补。  清代书院承宋元明书院而来,与近世教育更多关联,其现代意义尤应值得留意。学者撰文研究清代书院,多有从此意图出发者,譬如谢国桢《近代书院学校制度变迁考》一文就表明此意:“当清光绪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光荣任务。这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纲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
下面所刊文字,是日中关系学会副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竹内实先生寄给本刊的。文章直接用中文写成,本刊仅在个别地方略作调整。另外,应竹 内实先生之请,亦将本刊主编与他的书信往来一并刊出。     今天收到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也是《博览群书》主编常大林先生惠寄的《博览群书》三册。《博览群书》是老早听到大名的。但我没有机会拜读;我大概地浏览一下,觉得缺了什么:应该有主编的来信。所以查了送杂志来的袋子,就
我经常奇怪,港台娱乐商家从哪里雇佣的高手,每每把西方电影名译成很地道的中文且锦上添花。美国经典影片《Ghost》的中文译名《人鬼情未了》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原剧名直译是《幽灵》,有点恐怖,了无情趣,而《人鬼情未了》,体现出爱情那足以让两位深深相恋的情人突破阴阳间隔的力量,那才叫一好片名。  情未了,相爱的双方却人鬼殊途,阴阳间隔,无疑是人生最为无可奈何的极大憾事。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虚构,在想象中超
2018年语言文字应用题可以说是近几年高考变化最大的一次。学生考完后的第一反映就是题型没见过,做过的一个都没考。与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试题相比,201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在语言文字应用上最大的变化是将第17、18、19三道原来独立并行的题合并为同一语境下的三个小题。其实这种组合出题的方式并不新鲜,在以前的湖南卷、山东卷和后来的北京卷中都出现过,而且组合题的材料延续了2017年补写句子题选取语言材料
误读是阅读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旧有的阅读理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是错读,曲解了文本的本义;现代的阅读理论对之则肯定有加,认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解读,具有个性化、新颖化的特征。创造性误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此文以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并立足三所学校高二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了师生眼中的创造性误读,及其表现的几个层次。  一  误读一词最初是一个负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