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学方式和思维让学生的作文变得千篇一律,失去个性,只有通过改变思维方向,提高思维活度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思维方式是多样的,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直接思维等都能让学生在创作之前得到更好的启发。培养思维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多看多读多观察,拓宽知识面,勤思善想,激发创作欲望等都给作文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作文创作 发散思维 直觉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中之重。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就在于作文水平的高低,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也在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深浅。可是在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下,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写作思维被压抑,被束缚,对作文敬而远之。失去学生个性的作文,变成了空文,以至抄袭成风、话语统一、假话连篇、言不由衷。造成此种结果的深层原因均是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文是思维的体现,思维的新旧和宽窄都极大地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要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势必要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作文教学现状堪忧
众多语文教师提到作文教学都觉得头痛,因为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思维限制强,常常无话可说,无字可写。现在市面上作文参考书籍应接不暇,网络信息充塞脑海,高科技的写作之星等软件层出不穷,这虽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但是也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利用各种资料东拼西凑,不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默写、套写,这是现在学生作文写作的普遍现象。该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作文千人一面,万物一色,而其直接原因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创新意识淡薄。
要使写作文成为百花齐放的创造性活动,必须首先改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兴趣。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也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在教师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合理进行。
二、改变思维方向,提高思维活度
亚里士多德指出,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这个时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会学生立足一个基点,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得多种可能的结果,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些思维形式均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作文创作中通过发散思维表现个性,提高作文的写作质量。
1.打破定势,开拓思路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要获得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次要保持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瞬间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所以,要让学生写出新作文,教师就要有新教学。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描述到,“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缺乏想象力的作文是空洞无味的。可见,创造性的想象对作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展开丰富想象?以作文题目《猫》为例。该题的指向很明显,就是写一篇关于猫的作文,除了如实地描述一只猫的外形、习性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再创作,从而使“猫”更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在分析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先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用联想,要怎么用,并且比较若不用联想效果会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明白,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它可以穿越空间,超越时间,载着自己和别人的思想任意飞翔。于是就可以趁热打铁,立即让学生展开想象,使作文写作更准确、生动、传神。
2.授之以渔,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维和技能一样是需要锻炼和培养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打动学生的思考之心。
(1)纵向思维之推想。纵向思维是指思维从对象不同层面切入,纵向跳跃、突破性、递进性、渐变的联系过程特点。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对事物的见解往往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对事物动态把握能力较强,具有预见性。通俗而言,纵向思维则是一种比较思维,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的一种思维方式。以“梦想”作文题为例,大多数学生会开门见山地描写自己的梦想,可这往往就使作文缺少了新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思考,拓宽思维面。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中职阶段,从这三个纵向维度去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将这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在作文中真正有血有肉地写出自己的梦,去感动读者。
(2)横向思维之联系。横向思维是爱德华·德波诺教授针对纵向思维提出的一种看问题的新程式、新方法。他认为纵向思维者对局势采取最理智的态度,从假设—前提—概念开始,进而依靠逻辑认真解决,直至获得问题答案;而横向思维者是对问题本身提出问题,重构问题,它倾向于探求观察事物的所有的不同方法,而不是接受最有希望的方法,并依样画葫芦。这对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是十分有用的。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思维,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从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将这个思维方式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也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因为横向思维能从一个中心点四周挖掘出思想的深度,从而使作文更为深刻和令人回味。“青春”是一个常见的作文题,青春固然值得赞颂,可是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让人倦怠。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引导其进行横向思维,思考“青春”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和特点。如“我”的青春和父母的青春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年代中青春是如何展现不同的风采,各自的青春都是遭遇什么不同的难题,都将如何去破解?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体会,全力表现自己的感受,全力去创造。
(3)逆向思维之改变。逆向是相对于正向而言,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思维定势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其他却熟视无睹。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能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逆向思维能够克服日常的思维定势,在逆方向的思考中寻求新的思维领域,是作文创新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作文《妈妈》如果按照传统的正向思维去写的话,是从妈妈的外貌、妈妈的奉献去表达妈妈对自己的爱,这样写会使作文显得千篇一律,不吸引读者。如果从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如从假如“我”和妈妈换位,“我”做妈妈,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妈妈的辛劳和付出,打破思维定式,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3.重视直觉,培养灵感
直觉思维也是非逻辑思维,它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是迅速、直接、本能的反应。但是直觉思维不是无知、盲目的猜想,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一种直接思维。钱学森说:“我认为就是现在也不能以为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类,还有一类可称为灵感,也就是人在科学或文艺创作中的高潮,突然出现的,瞬息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直觉和灵感看似飘缈不定,其实在作文写作中能够使作者构思巧妙、语言优美,作文教学也要重视直觉、培养学生灵感。
(1)多读多看、拓展空间。作文水平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深度,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才能达到的。夏衍认为,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素材,从量变到质变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作为学生,亲历的时间和事件都是有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呢?只有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报纸,或者从网络中获取各种有益的信息,拓展生活空间,开阔视野,才能够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感知未知的世界,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在作文中提升个人深度,也只有这样产生直觉和灵感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多。
(2)勤思善想、激发创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要进行主动的创造。死记硬背和照搬照套只会扼杀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灵感,但是直觉和灵感也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事物。在作文创作时所产生的直觉和灵感都是发生在瞬息之间的事情,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观察,了解世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在苦思冥想过程中发生突破和飞跃。那勤思善学是指什么呢?勤思,是遇到问题要多思考,要专注,不能半途而废,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可能会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茅塞顿开,激发创造欲望。善想,就是要学会用对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不是钻牛角尖,走偏激之路。由此可见,死读书只会让人的思维更加僵化,只有进行主动的思考才能激发创作灵感。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其中听、说是基础,读、写是根本。所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打破单一、传统的思维格局,抛掉作文套式,做作文的主人,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身为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积极的创新环境,面对学生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时要能够学会包容,加以引导,使其最后能够享受作文的乐趣和成就。
(作者单位: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作文创作 发散思维 直觉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中之重。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就在于作文水平的高低,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也在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深浅。可是在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下,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写作思维被压抑,被束缚,对作文敬而远之。失去学生个性的作文,变成了空文,以至抄袭成风、话语统一、假话连篇、言不由衷。造成此种结果的深层原因均是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文是思维的体现,思维的新旧和宽窄都极大地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要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势必要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作文教学现状堪忧
众多语文教师提到作文教学都觉得头痛,因为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思维限制强,常常无话可说,无字可写。现在市面上作文参考书籍应接不暇,网络信息充塞脑海,高科技的写作之星等软件层出不穷,这虽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但是也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利用各种资料东拼西凑,不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默写、套写,这是现在学生作文写作的普遍现象。该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作文千人一面,万物一色,而其直接原因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创新意识淡薄。
要使写作文成为百花齐放的创造性活动,必须首先改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兴趣。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也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在教师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合理进行。
二、改变思维方向,提高思维活度
亚里士多德指出,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这个时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会学生立足一个基点,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得多种可能的结果,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些思维形式均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作文创作中通过发散思维表现个性,提高作文的写作质量。
1.打破定势,开拓思路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要获得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次要保持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瞬间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所以,要让学生写出新作文,教师就要有新教学。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描述到,“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缺乏想象力的作文是空洞无味的。可见,创造性的想象对作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展开丰富想象?以作文题目《猫》为例。该题的指向很明显,就是写一篇关于猫的作文,除了如实地描述一只猫的外形、习性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再创作,从而使“猫”更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在分析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先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用联想,要怎么用,并且比较若不用联想效果会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明白,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它可以穿越空间,超越时间,载着自己和别人的思想任意飞翔。于是就可以趁热打铁,立即让学生展开想象,使作文写作更准确、生动、传神。
2.授之以渔,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维和技能一样是需要锻炼和培养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打动学生的思考之心。
(1)纵向思维之推想。纵向思维是指思维从对象不同层面切入,纵向跳跃、突破性、递进性、渐变的联系过程特点。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对事物的见解往往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对事物动态把握能力较强,具有预见性。通俗而言,纵向思维则是一种比较思维,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的一种思维方式。以“梦想”作文题为例,大多数学生会开门见山地描写自己的梦想,可这往往就使作文缺少了新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思考,拓宽思维面。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中职阶段,从这三个纵向维度去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将这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在作文中真正有血有肉地写出自己的梦,去感动读者。
(2)横向思维之联系。横向思维是爱德华·德波诺教授针对纵向思维提出的一种看问题的新程式、新方法。他认为纵向思维者对局势采取最理智的态度,从假设—前提—概念开始,进而依靠逻辑认真解决,直至获得问题答案;而横向思维者是对问题本身提出问题,重构问题,它倾向于探求观察事物的所有的不同方法,而不是接受最有希望的方法,并依样画葫芦。这对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是十分有用的。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思维,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从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将这个思维方式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也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因为横向思维能从一个中心点四周挖掘出思想的深度,从而使作文更为深刻和令人回味。“青春”是一个常见的作文题,青春固然值得赞颂,可是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让人倦怠。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引导其进行横向思维,思考“青春”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和特点。如“我”的青春和父母的青春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年代中青春是如何展现不同的风采,各自的青春都是遭遇什么不同的难题,都将如何去破解?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体会,全力表现自己的感受,全力去创造。
(3)逆向思维之改变。逆向是相对于正向而言,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思维定势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其他却熟视无睹。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能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逆向思维能够克服日常的思维定势,在逆方向的思考中寻求新的思维领域,是作文创新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作文《妈妈》如果按照传统的正向思维去写的话,是从妈妈的外貌、妈妈的奉献去表达妈妈对自己的爱,这样写会使作文显得千篇一律,不吸引读者。如果从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如从假如“我”和妈妈换位,“我”做妈妈,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妈妈的辛劳和付出,打破思维定式,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3.重视直觉,培养灵感
直觉思维也是非逻辑思维,它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是迅速、直接、本能的反应。但是直觉思维不是无知、盲目的猜想,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一种直接思维。钱学森说:“我认为就是现在也不能以为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类,还有一类可称为灵感,也就是人在科学或文艺创作中的高潮,突然出现的,瞬息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直觉和灵感看似飘缈不定,其实在作文写作中能够使作者构思巧妙、语言优美,作文教学也要重视直觉、培养学生灵感。
(1)多读多看、拓展空间。作文水平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深度,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才能达到的。夏衍认为,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素材,从量变到质变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作为学生,亲历的时间和事件都是有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呢?只有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报纸,或者从网络中获取各种有益的信息,拓展生活空间,开阔视野,才能够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感知未知的世界,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在作文中提升个人深度,也只有这样产生直觉和灵感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多。
(2)勤思善想、激发创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要进行主动的创造。死记硬背和照搬照套只会扼杀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灵感,但是直觉和灵感也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事物。在作文创作时所产生的直觉和灵感都是发生在瞬息之间的事情,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观察,了解世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在苦思冥想过程中发生突破和飞跃。那勤思善学是指什么呢?勤思,是遇到问题要多思考,要专注,不能半途而废,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可能会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茅塞顿开,激发创造欲望。善想,就是要学会用对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不是钻牛角尖,走偏激之路。由此可见,死读书只会让人的思维更加僵化,只有进行主动的思考才能激发创作灵感。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其中听、说是基础,读、写是根本。所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打破单一、传统的思维格局,抛掉作文套式,做作文的主人,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身为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积极的创新环境,面对学生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时要能够学会包容,加以引导,使其最后能够享受作文的乐趣和成就。
(作者单位: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