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细节,整体提升 优化细节,整体提升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i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是整个初三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开阔解题思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就初三复习中的讲评课和大家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三数学试卷;讲评课;原则;策略
  试卷评讲是初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老师在讲评试题时大多按题号顺序逐题讲解,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使课堂平淡无味,效果自然不好。多数教师对试卷讲评课研究不深,往往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就上评讲课,使得评讲课缺乏“针对性”,成为所有课型中最薄弱的环节。怎样才能上好讲评课?讲评课应讲些什么,怎样评,现就这一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试卷讲评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1。试卷讲评要及时,把握时效性原则
  试卷的讲评要注意及时性,一般应在考试的当天或第二天批改完后及时讲评,这样做,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因为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的念头和想法,即使在卷面上做错了甚至没有做,他们都曾有过若干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而且考试刚过,学生的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的心理渴望甚为强烈,这时,讲评效果最好。
  2。讲评重点若干问题,把握针对性原则
  试卷讲评过程中,对于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形异质同的题、质异形同的题,可分析归类,集中讲评。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症下药,讲学生错误集中,解法新颖,启发性强的题目。
  3。形式多种多样,讲究多元性原则
  课堂上除了教师的精讲,还可以采取小组互评,学生讲评的形式。这样的方式能培养合作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体验知识的生成,养成一定的习惯和能力。台上学生讲解时,允许其他学生的提问和反驳,通过学生辩论或讨论,让台上学生了解自己是否作出了最大努力,在学习中存在怎样的优缺点,不断积累经验,杜绝错误再次发生。也让台下学生养成周密细致的数学品质。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讲究激励性原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点拨阅读题中的关键字词,引导挖掘隐藏条件,组织回忆相关数学知识,探寻已知条件和未知结果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假设猜想、积极探索,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
  二、试卷讲评的一般策略
  试卷讲评课包含了如何评、如何讲两个关键问题。试卷分析是整个评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讲”是否有效。如何进行试卷分析才能行之有效地评一份试卷呢?
  首先可对试题本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之前必须提前对整张试卷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判断试卷的难易度;分析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意图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对试题中触及的同一类型问题进行归类,以便在指导时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评。
  其次可以评学生的答题情况。阅卷不是简单地打个对或错,需要将学生的错误逐一记录并加以统计,逐项分析学生各题答题的得分率和失分率,也可以制定成绩分析统计图和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对本次测试中成绩优秀的、进步较大的或有明显不足的等同学,落实人头,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可以让学生分析考试中的得失,总结教训。特别是对错题的原因分类是审题有误、是粗心而计算错误、是对数学公式法则或性质不熟、还是解题速度慢而没时间做等……采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写试卷分析,目的是让学生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方法,发现自身优势或自身不足 。促使学生主动搜集试卷中存在的有难度的部分题目,能通过自觉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也可以在听课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所谓的“讲”,指的其实就是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评”的基础上去矫正。可以讲题意、讲思路、讲方法;讲联系、讲创新。
  1。以题带面,适当借题发挥
  讲评时,教师必须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的训练上来,在练习中不能简单的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要摆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对具有较大灵活性的典型题要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讲评时,善于以题带面。具体可通过 :
  (1)一题多变,多题归一
  一题多变,对试题本身进行思考,向学生提几个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变式进行推广,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例如在讲评试题: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1:顺次连接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首先对活动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 其次,介绍几种有效的创设方式:数学故事活动、验证活动、游戏活动以及表演活动等. 最后提出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应注意的几点问题:活动的创设不能过于频繁;活动的创设不能哗众取宠;活动的创设应该精心预设;活动的创设应注重趣味性.  【关键词】 活动教学;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活动多样性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小学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学习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既是表内除法的扩展,又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逻辑基础. 由于学生已有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又知道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通常把整十(百)数看作几个十(百),再联系表内乘法想到结果是多少个十(百),最后根据数的含义写出
【摘要】 思维缜密性是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周到而细密地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 本文从初涉新境,夯实思维缜密基础、入境挑刺,突破缜密思维瓶颈、出境回味,提升缜密思维品质三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明朗学习方法来锻炼学生的缜密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缜密思维;对策  思维缜密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不成熟的个性心理和不积极的思维品质,在解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
【摘要】 “画图”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以直观、形象的外显方式,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在蕴含,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互结合既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重要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 数形结合;有意义建构;数学思想  “画图”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以直观、形象地
【摘要】 对于初中生来说,纠错是成长的动力.只有能够发现错误,并在纠错中反思,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避免出错.文章对初中生学习数学时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反思,在错误中成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纠错  人的一生中会犯很多不同的错误,但犯错并不代表失败,相反,如果能够从错误中反思,分析犯错的原因,则会在以后面对同类问题时避开错误,从而走向成功.初中生
【摘要】 教学反馈是我们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然后,根据所得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这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 教学反馈;有效性;及时性;针对性;全面性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教学反馈是我们完成教
[摘要]在课堂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问题为引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理解与分析,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求知欲与探究欲,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支良策。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提问应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对如何紧贴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实际情况,探讨提升课堂提问质量与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化;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一、引
【摘要】 文中对让数学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通过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对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具体解析,为提升数学的教学效率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 数学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多为抽象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让数学贴近生活,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联系
【摘要】数学如此广博,那么除了日常课堂教学,数学还应带给孩子什么呢?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思维和生活经验的角度去创新,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儿童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学习.  【关键词】拓展;折纸;思维  近来听了工作室吴老师执教自主开发的主题拓展课“折纸中的数学问题”,感觉这是节扎实、灵动的课,更是有思维深度的课.折纸对于老师和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可通过折纸引发的数学拓展学习却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学生的思
【摘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开拓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灵性的发展,会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中精彩的创造者以及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想象力;方法  前 言  数学知识,是思维运动的结果. 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运动,在想象与思考中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正确性. 让学生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