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别再“悟”入歧途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感悟语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生命的感悟与表达,感受生命的涌动和生长。因此,最近几年“感悟”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并且频繁出现在语文教学领域里,处于阅读教学的强势地位。
  
  一、“感悟”的教学模式
  
  “感悟”使语文课堂个性生发,然而,在享受感悟带给我们的成功之余,走进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一些“感悟”已经变了味。
  平日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以下这种感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上课伊始,先揭示课题,然后请学生自由地读读全文。接着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最感动、印象最深)的一处读读议议:从这些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中读明白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这样的模式下,一些教学语言似乎也成了一种定势语言,如:
  *从这句话中你悟出了什么?……
  *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说出自己的感悟……
  *请你大胆地说出内心感言吧!……
  ……
  首先,我们应肯定这种感悟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有了自我空间,同时课堂也出现了小手如林、议论纷纷、书声琅琅的现象,然而透过这繁华的表面,细细观察一些课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总在一个层面上推移,而无纵深的挖掘。就像时下顺口溜中所言“堂上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柳梢”。这种 “满堂悟”的现象也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人文性,学生在教师急功近利的强烈要求下,说着一些空洞的感受,讲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体验,有的学生甚至为迎合教师,从诸如《跟我学语文》之类的辅助读本上“直接引用”现成体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在变着样地“穿新鞋走老路”。
  
  二、“感悟”的教学误区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目前阅读教学“满堂悟”的现状呢?笔者认为我们的一些教师走入了如下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感悟=理解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教师津津乐道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以为只要教师讲深、讲透,就能帮助学生感悟;一些教师则热衷于“穷追不舍”的提问,以为只有如此“启发”才能引导学生感悟。殊不知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辛苦苦,学生学得如坠云里雾中。这主要是教师混淆了“理解”和“感悟”两者的内涵。其实感悟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能达到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误区之二:感悟=感受
  其实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些教师已认识到“感悟”是一种个体的心理过程,它受学生主体原有的智力背景、生活积累、情感认识等因素制约,因此每个学生的感悟结果不尽相同,有的可言传而辞未达,有的更是物我交融“欲辩已忘言”,所以教师感到指导学生感悟无从下手,于是采取放任式的教学,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是课堂上动辄提出“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你对这件事(这段话)有什么感悟?能说出来听听吗”等形式化问题,一味地让学生谈感受。殊不知学生在不解文本的情况下,说的尽是一些空洞的感受,谈何感悟?
  误区之三:感悟=情感体验
  对这两个词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们孤立起来,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情感体验的升华,彼此交融,“体验情感”与“领悟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提到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然而,感悟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情感体验,尽管感悟的确伴随着情感之河的流淌,但它既非体验的类化,更非体验的全部,有些教师一味地强调情感熏陶,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落实,这也是感悟的一种异化现象。
  
  三、“感悟”的教学策略
  
  由此可见,感悟固然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和分析,而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学生只有目有所视、耳有所闻,获得了“感”的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才能豁然开朗,心有所“悟”。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教师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可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从教学策略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策略一 ——聚焦字眼,深层感悟
  这一策略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字词,自己去品尝、去琢磨,让学生有更深层面的感悟,这样不但能深切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是这样教学的: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孩子们,如果你把目光聚焦在鲁迅先生身上,他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半跪着”)
  师:那你们想想,人在什么状态下会下跪?(学生们思考片刻,有的说古时候面对帝王时要下跪;有的说犯罪了内心愧疚会下跪;有的说看到神仙显灵要下跪……)
  我话锋一转说,孩子们,要知道面对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这一跪,你觉得跪出了什么?(有的说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爱;有的说跪出了鲁迅先生对车夫的关心、爱护;有的说跪出了鲁迅先生关心劳苦人民和平易近人的品质;有的说跪出了他的热心肠)学生已经打开了思维的匣子,真正在用心感悟。通过对 “跪”字的聚焦,学生感悟到伯父的不平凡之处。
  策略二——放飞想象,引导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想象活动:现在,老师带你们乘坐小艇游威尼斯了,沿途你看到哪些人坐着小艇在干什么?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我看到小艇里坐着一对情侣,甜蜜地靠在一起。
  生:我看到一位老师带着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坐在小艇里,赶去上课。
  生:我看到一艘小艇里摆满了各种水果,那是一家流动的水果商店。
  生:我看到一位警察叔叔驾驶着小艇,在指挥水上交通。
  生:我看到病人在家属的陪伴下,急着去看病。
  生:我看到中国游客雇了小艇,正在悠闲地欣赏威尼斯风光呢!
  ……
  通过想象,学生对“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学生对威尼斯之景体会得更深了,同时也把威尼斯的风情尽展眼前。
  策略三——有效拓展,丰实感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唯教材上”的观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即以教材为依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有效的拓展,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例如:人教版第八册第17课《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主人公安静是一位盲童,但她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踪影。
  在课中我拓展了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她虽然双眼失明、双耳失聪,但却用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紧紧地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出版专著14部,尤其是她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极其真实、自然的笔触记录了自己辉煌而又平凡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成为激励人们不懈奋斗的经典作品。(学生阅读)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读完海伦·凯勒的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想做点什么呢?
  生:我感到文中的人物虽然眼睛失明,但他们的心灵却是无比光明。
  生:我感到这些盲人是在用真挚的内心来感受美丽的世界。
  生:这些盲人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还想去帮助身边的那些盲人朋友,让他们了解无法看到的一切。
  生:我想搜集像海伦·凯勒、张海迪等名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将他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都来热爱生命。
  生:我也想收集我们绍兴骆润法叔叔的感人事例。
  生:我要更多地搜集一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资料,办一期“热爱生命”的墙报。
  ……
  在这一环节中,我花了一定的时间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看起来似乎在唱“另一出戏”,其实不然,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阅读链接》的兴趣,进而升华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也使本课的情感目标落到了实处。
  策略四——巧抓留白,延伸感悟
  “留白”是我国传统绘画诗歌中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海明威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应抓住“这一角”,让学生寻找、想象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补足有形与无形省略的意义产生的“言外之意”,不断充实丰满文本。
  比如教学《嘱咐》一课,在理解母亲三次目光传达的意思后,我提出:如果母亲不是用眼睛教育我,而是通过语言,母亲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用“补白”形式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母亲的形象将更有血有肉。同时,这一空白的填补还让德育的实施润物细无声。
  又如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秋天的雨》一课,在学习了“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等句子后,我提出:秋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模仿课文句式写话。在学生的笔下有了飞翔的大雁、金黄的柑橘、湛蓝的天空……走进文本,带给孩子的是无尽的遐想,秋天也由此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以上策略只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感悟是无止境的,感悟是多元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提示好“悟点”,指引好“悟路”,指导好“悟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感悟的天窗,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去“悟情”,在生动活泼的表演中去“悟意”,在丰富大胆的想象中去“悟境”,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去“悟道”…… 这样才能真正触拨学生的心灵之弦,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共舞、精神与情感齐飞,真正悟出别样的风采!
  (浙江省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 312000)
其他文献
所谓“节点”,是指通信传送网络中的交叉连接点,业务分插交汇点,网络管理系统的切八点,信号功率的放大点和传输中数字信号的再生点。有了节点,网络才可运营管理,对用户的服务也是通过节点进行的,盈利是通过节点获得的,节点的经济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的经济性能,而新技术的开发一般体现在新的节点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上。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也好比通信网络,有教学板块的连接、师生情感的交汇、重难点破解的切入、知识技能价值
【摘 要】要改变习作教学现状,可借鉴运动软件“咕咚”的运营策略:调整要求,降低门槛;搭建平台,分层练习;有效激励,加强反馈。这些措施能减轻师生负担,使学生真正爱上习作。  【关键词】习作教学 门槛 平台 标杆  “咕咚”是一款运动软件。笔者使用“咕咚”近一年,效果显著。是什么让懒于锻炼的人爱上运动?我们能不能学习它的策略,让害怕习作的学生也爱上习作?经过尝试,答案是肯定的。  一、习作要求:降门槛
【摘 要】传统蒙学通过诵读韵文帮助儿童识字,这对如今的识字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教学部编本教材中的韵文识字课文时,教师可汲取传统蒙学的经验,结合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定向积累词语,借助想象入境,通过联想识字,巧用生成拓展,并引入自编教材,利用词串、字族和成语,延续学生的识字热情。  【关键词】蒙学 韵文 识字教学  传统蒙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教育的统称,其主要的识字方法是读书识字(
学期期末,我区五年级语文期末测验里有一道关于《将相和》的课内阅读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中的这个细节写得如何?说说你的意见与理由。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学生的回答大致分成两派。绝大多数是“赞成派”:这个细节写得好,写出了蔺相如的动作;细节描写得详细,说明蔺相如拼了命也要保护好璧,也写出了蔺相如为国效力的决心。“反对派”势单力薄,他们认为细节写得不好,写得太简单,字数少
【设计意图】  五年级上册的《我的心爱之物》,要求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就其样子、来历及心爱缘由展开描写,并能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学生的“心爱”,就其认知而言,会等同于“喜欢”,所以,对“心爱”内涵的解读和擦亮,需要进一步深挖和唤醒。比如那些背后的来历和故事,比如那些温暖的回忆和情感,比如自己表达心爱的行动和方式,这是心爱之物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所在。本课教学试图依托“素材支架”,适度打开学生对
在苏教版教材中,五年级上册《习作7》中有一个习作题目是《有趣的一次实验》,要求写出“有趣”;六年级下册《习作4》中也提出写“有趣的一次实验”,要求既写出趣味,又写出实验经过、结果。两篇作文都是“趣”字当先,极好地诠释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有了“趣”,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全神贯注,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状态,个中妙趣才会在笔下恣意流淌。  笔者在
培育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肩上的重任,因为习作是检验学生语文文字运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可是很多学生却深深害怕习作,原因之一是学生常常感到“无米可炊”。那么是真的“无米”还是不知如何“选米”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我们教师很多时候在“无米”上颇下功夫——指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可是在“选米”上却用心不多。其实选材是学生习作中要着重思考和学习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习作质量的高
有人把阅读课堂中的练习比作一根杠杆,因为它撬动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使阅读训练落到了实处。的确,课堂练习使阅读课告别了长期以来重体验强分析的模式,增加了学生语言学习与言语实践的机会,提高了阅读效率。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光有练的意识,对课堂练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使练习出现种种问题。阅读教学无形中又走上了高耗低效的老路。  一、镜头及透视  镜头一:一位教师执教
教育要转型,课堂要先行,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课堂转型两年多,期间也曾研究过不少课例,自己也在努力地尝试,可仍感到迷惘。我反复咀嚼着“以学定教”这四个字,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以学定教”,即了解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我慢慢地找到了方法,在自己的课堂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下面,我就以人教版三上《风筝》
对于《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我自认为已经研究得很透了,教过,也应邀写过文本解读和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但是在后来的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对课文又有了多样的解读。我想学习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兼容并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都会有自己的个体意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别有洞天在人间”。  焦点一:“天空一碧如洗”,是否可以概括课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研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