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能得教益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我自认为已经研究得很透了,教过,也应邀写过文本解读和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但是在后来的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对课文又有了多样的解读。我想学习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兼容并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都会有自己的个体意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别有洞天在人间”。
  焦点一:“天空一碧如洗”,是否可以概括课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研读文本,我们发现其实这篇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北大荒的秋天美在景色,美在丰收,景色之美即指“天空、小河、原野” 之美。“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大家都没有异议,讨论的焦点在于第二自然段中“天空”的特点是否可以用“一碧如洗”来概括。对于“一碧如洗”,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通常指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也就是形容晴空万里时天空的颜色。”很显然这个解释更侧重于天空的“净”,天空的净可以是“万里无云万里天”,但又何尝不可以是“五彩流云五彩天”呢?正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样经典的反衬,在此文、此处应该同样适用吧。浑浊的天空里,再美的云彩也无法清晰可见,因此没有天空的净,何來彩云的美呢?流云的形状美、色彩美、动态美,正是因为“天空一碧如洗”才更加清晰。其实这样的写法在“小河清澈见底”这一自然段中也同样存在,正是因为小河的清澈见底,我们才能见到水里的游鱼嬉戏。
  由此可见,“天空一碧如洗”和“小河清澈见底”实属同样的写作手法。当然我们也可以揣测教材编者的意图,三年级的语文开始从对字词句的关注转向对语段的学习。初始的语段学习,关注的自然是构段层次。“总—分”的构段方式很常用,也易于学生把握。在如此之美的写景文章中,作者自然倾向于脉络的清晰,“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层次分明,结构工整,便于教,易于学。
  焦点二:“大豆摇铃千里金”到底作何解释?
  这个解读就多了,教参、网络版本无数,我想合理的、便于学生理解的也许就是适切的。有的教参说“大豆摇铃千里金,是大豆摇动着像铃铛一样的豆荚,遍地都是金色”,还有的说“豆荚的颜色金黄,豆萁的颜色金黄,遍地都是成熟的大豆”。再有的说“大豆摇铃千里金,是大豆摇动着像铃铛一样的豆荚,遍地都是金子”。还有论坛上的教师解读为“大豆成熟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摆起来,熟透了的豆子从豆荚里弹下来,和其他农作物一起散落在地上,放眼望去,满地金黄,像一地的黄金亮闪闪的”。
  到底哪一种是合适的,我们依据文本来逐一推断。
  1.“大豆摇铃千里金,是大豆摇动着像铃铛一样的豆荚,遍地都是金色。”“摇动着像铃铛一样的豆荚”有意境,拟人、比喻都来了,观其色,还能听其音,很生动,但是“遍地都是金色”就有点欠妥了。田野可以金黄,因为丰收的金色铺满北大荒的每一寸土地;山岭可以金黄,秋色中漫山的树木,金黄为主色调;江河金黄就有点牵强了(是否遍地有江河,就另当别论);茫茫的草甸子秋天里也可以金黄。所以此解释基本合乎常理,唯不足之处是“金色”和“金子”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庄稼的价值未能体现。
  2.“豆荚的颜色金黄,豆萁的颜色金黄,遍地都是成熟的大豆。”这样的解读显得过于片面,虽说北大荒盛产大豆,但不可能满山遍岭都是大豆,与事实不符。
  3.“大豆摇铃千里金,是大豆摇动着像铃铛一样的豆荚,遍地都是金子。”这个解读的重点在“遍地都是金子”,其实这“金子”正是北大荒捧出的“宝物”,是丰收的好兆头啊。略显遗憾的是,该解释未能更进一步,可以这样说:“遍地都是成熟的庄稼,它们是像金子一样的宝物,北大荒的秋天景美物丰。”
  4.“大豆成熟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摆起来,熟透了的豆子从豆荚里弹下来,和其他农作物一起散落在地上,放眼望去,满地金黄,像一地的黄金亮闪闪的。”“摇摆”,动态美,引人注目,但是豆子从豆荚里弹出后和其他农作物散落一地便是满地金黄,就显得牵强附会、望文生义了。
  “大豆摇铃千里金”,也许作者的言下之意是“大豆摇动着像铃铛一样的豆荚,大豆摇铃的时候即是丰收的季节,满眼望去遍地都是像金子一样的宝物(有金色,有像金子一样的价值)”。
  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这样浅浅地教,淡淡地引,让学生在读读品品中去体悟语文的言和意,仅此而已。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215129)
其他文献
【背景分析】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10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介绍海底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被选入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总分”的构段方式,抓住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生动有趣地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图,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示范性教学。  学习这种特殊的文体,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初
所谓“节点”,是指通信传送网络中的交叉连接点,业务分插交汇点,网络管理系统的切八点,信号功率的放大点和传输中数字信号的再生点。有了节点,网络才可运营管理,对用户的服务也是通过节点进行的,盈利是通过节点获得的,节点的经济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的经济性能,而新技术的开发一般体现在新的节点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上。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也好比通信网络,有教学板块的连接、师生情感的交汇、重难点破解的切入、知识技能价值
【摘 要】要改变习作教学现状,可借鉴运动软件“咕咚”的运营策略:调整要求,降低门槛;搭建平台,分层练习;有效激励,加强反馈。这些措施能减轻师生负担,使学生真正爱上习作。  【关键词】习作教学 门槛 平台 标杆  “咕咚”是一款运动软件。笔者使用“咕咚”近一年,效果显著。是什么让懒于锻炼的人爱上运动?我们能不能学习它的策略,让害怕习作的学生也爱上习作?经过尝试,答案是肯定的。  一、习作要求:降门槛
【摘 要】传统蒙学通过诵读韵文帮助儿童识字,这对如今的识字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教学部编本教材中的韵文识字课文时,教师可汲取传统蒙学的经验,结合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定向积累词语,借助想象入境,通过联想识字,巧用生成拓展,并引入自编教材,利用词串、字族和成语,延续学生的识字热情。  【关键词】蒙学 韵文 识字教学  传统蒙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教育的统称,其主要的识字方法是读书识字(
学期期末,我区五年级语文期末测验里有一道关于《将相和》的课内阅读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中的这个细节写得如何?说说你的意见与理由。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学生的回答大致分成两派。绝大多数是“赞成派”:这个细节写得好,写出了蔺相如的动作;细节描写得详细,说明蔺相如拼了命也要保护好璧,也写出了蔺相如为国效力的决心。“反对派”势单力薄,他们认为细节写得不好,写得太简单,字数少
【设计意图】  五年级上册的《我的心爱之物》,要求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就其样子、来历及心爱缘由展开描写,并能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学生的“心爱”,就其认知而言,会等同于“喜欢”,所以,对“心爱”内涵的解读和擦亮,需要进一步深挖和唤醒。比如那些背后的来历和故事,比如那些温暖的回忆和情感,比如自己表达心爱的行动和方式,这是心爱之物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所在。本课教学试图依托“素材支架”,适度打开学生对
在苏教版教材中,五年级上册《习作7》中有一个习作题目是《有趣的一次实验》,要求写出“有趣”;六年级下册《习作4》中也提出写“有趣的一次实验”,要求既写出趣味,又写出实验经过、结果。两篇作文都是“趣”字当先,极好地诠释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有了“趣”,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全神贯注,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状态,个中妙趣才会在笔下恣意流淌。  笔者在
培育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肩上的重任,因为习作是检验学生语文文字运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可是很多学生却深深害怕习作,原因之一是学生常常感到“无米可炊”。那么是真的“无米”还是不知如何“选米”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我们教师很多时候在“无米”上颇下功夫——指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可是在“选米”上却用心不多。其实选材是学生习作中要着重思考和学习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习作质量的高
有人把阅读课堂中的练习比作一根杠杆,因为它撬动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使阅读训练落到了实处。的确,课堂练习使阅读课告别了长期以来重体验强分析的模式,增加了学生语言学习与言语实践的机会,提高了阅读效率。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光有练的意识,对课堂练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使练习出现种种问题。阅读教学无形中又走上了高耗低效的老路。  一、镜头及透视  镜头一:一位教师执教
教育要转型,课堂要先行,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课堂转型两年多,期间也曾研究过不少课例,自己也在努力地尝试,可仍感到迷惘。我反复咀嚼着“以学定教”这四个字,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以学定教”,即了解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我慢慢地找到了方法,在自己的课堂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下面,我就以人教版三上《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