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学生阅读体验不真切、不深刻、不丰富,没有精细的言语体验,读不出文本里的“言外之意”,这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够重视语境还原,脱离语境,游离语境,不能顺利还原语境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生成的语境,在对语境的还原中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感悟、体验、理解恢复言语与语境的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透过语言文字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悟到这种言语形式的精妙。
一、由字词还原文化内涵
潘新和说:“语文教学,岂止是文字?没有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人文和人生,没有觉着文字上的气息和温度,就没有言语生命密码的破解和言语生命的传递。”的确,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语境,文本中的每一个词都折射出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体现特定的文化内涵,表示特定的言语意味。分析这些词语的意义对还原情境语境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三顾茅庐》中对“恭恭敬敬”一词的理解。
师:刘备走进去以后,是怎样做的?(生齐说:恭恭敬敬地等候。)
师:伸出我们的手,一起来写“恭”字。这是一个形声字,一个“共”字表示声音,下面是“小”字多一点,由“心”转变而来,表示诚心诚意。而这里用了两个“恭”、两个“敬”,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非同一般。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站法?(全体起立,师生同站)
师:(巡视,指着第一排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站得很直,头微微低下,两手微微下垂,这就叫恭恭敬敬地等候。
师:刘备这样站了多长时间?(生齐说:一个多时辰。)
师: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师:刘备站在什么地方?(生:草堂的台阶上。)
师:你看,把自己的身份降到了一个仆人的地位,多么感人啊!
在这里,师生问的对话是无痕的,没有一点距离感,有的只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彼此对“恭恭敬敬”一词的精彩还原。在课堂,教学情境、课文意境和师生心境的融通与契合,理解层次由浅入深,触摸到了“恭恭敬敬”是何等的尊重,更是巧妙地领会到刘备的“精神、品质和心灵”。词语有色彩、温度、精神……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活动与生存的“环境”,所以触摸语言不能简单的凭借工具书和上下文去理解词语,而要通过还原词语的语境,回归到文本的血脉,使对词语的理解与对文本的感悟纵横交错,血脉相连。
二、由细节还原人物性格
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往往采用极为传神的细节描写。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着丰富的意蕴,教学如果不加提示,学生对那些细微的动作所体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情感感受就不深。因此在教学中就有必要提示学生抓住细节来体验人物的内心变化。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描写鲁迅救护拉车工人有一段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大多数老师们在教这一段时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马上就可体会出伯父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可是这样的教学显然是空洞、苍白的。浙江的肖绍国老师在执教这课时,紧紧地抠住了别人难以发现的细节之处——“半跪着”,就是对这“半跪着”的还原,鲁迅先生的伟人风范就一下子树立起来,丰满起来。
三、由句群还原生活画面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数个词、几句话就排列、组合成了一个个特定的画面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还原句群背后的现实画面,以“象”促“意”,丰盈言语的意义内涵,展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言语美丽。这样,言语和语境的联系就会越来越紧密,言语的再生功能也越来越强,逐渐凭借文本言语建构自己的语言,折射言语生命的光彩。
【案例】《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指导策略:
师:打开课文,边读课文3、4自然段,边想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在茫茫高原,我只看到了唯一的一棵柳树,树背后是连绵起伏的青山,给我一丝伤感。
师:这样的景色让你有些伤感。
生2:我仿佛看到了,在青海高原上,一片苍茫,远处只有杂乱的野草和铁色的山,一阵寒风吹过,荒凉的草地上没有一丝生机,死气沉沉,但我看到柳树挺立在那里。
师:让人感觉死气沉沉,柳树却带来了一些生机。
生3:读了第3自然段,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广袤的平原,那里天非常的广阔,然而,偶尔会有几丝流云的消逝,几只飞鸟飞过,总是给人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师:这是怎样的悲壮,怎样的苍凉啊!
就这一个画面,引发了学生多少的想象,多少的感叹啊!这位老师凭依课文,再现、还原了茫茫青海高原的语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言语体验的平台,还原了生活,锻炼了思维,训练了语言,不仅渗透了人文,还是一次言语形式和人文内涵的融合。
四、由结构还原叙事场景
有时,作者在文中用精心构设的篇章结构叙述一个生活场景,在场景描述中表现自己的看法,寄托自己的情怀。课堂上,师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往往能够还原、再现生动的宏大场景。
【案例】《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处描写:“我在看骆驼咀嚼的样子时,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重新提到了这一点:“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一前后照应的篇章结构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这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内心情感微妙变化之所在。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这一结构特点的:
师: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现在就站在骆驼的面前,你正在看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请闭上眼睛,老师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你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牙齿是怎样在动的。(师朗读)
师: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头傻乎乎的骆驼向我走来,它正在吃草料,它有长长的嘴巴,上牙和下牙交互地磨来磨去,很好玩,很有趣的!
生:我看到林海音学着骆驼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觉得当时的林海音傻傻的!
师:可也是呀,看骆驼咀嚼,自己的牙齿为什么也动起来了呢?
生:因为她看得太入神了,她这样目不转睛地看着骆驼咀嚼的样子,牙齿自然也跟着动了起来。
师:这一幕就这样留在作者的记忆中了,可是文章最后却说“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为什么呢?
生:因为作者长大了,童年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师:我还不会再做什么了?
生1:不会再去剪驼毛了。
生2:不会再向爸爸不停地追问夏天骆驼的去向了。
师:是啊,我现在不是小孩子,是大人了。那课文这样对比着写,你读出了什么啊?
生1:作者通过童年与现在的对比,让人感觉到光阴似箭,人长大了,不会再做幼稚的傻事了,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
生2:这样的前后照应的描写,让人仿佛感觉到林海音的一种淡淡的忧愁,童年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立足篇章整体,通过还原语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进入童年的生活场景,亲身体验到作者小时候看骆驼咀嚼时所流露出的童真童趣,感悟到成年后的莫名失落和淡淡忧伤。语境还原,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的一种良好途径。话题语境成功还原,也就是语境信息的成功“破译”,文本的言语形式就得以解密和显露,文本蕴涵的意义就得以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师生在顺利、到位的语境还原的过程中,有了精细的言语体验,也就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一、由字词还原文化内涵
潘新和说:“语文教学,岂止是文字?没有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人文和人生,没有觉着文字上的气息和温度,就没有言语生命密码的破解和言语生命的传递。”的确,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语境,文本中的每一个词都折射出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体现特定的文化内涵,表示特定的言语意味。分析这些词语的意义对还原情境语境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三顾茅庐》中对“恭恭敬敬”一词的理解。
师:刘备走进去以后,是怎样做的?(生齐说:恭恭敬敬地等候。)
师:伸出我们的手,一起来写“恭”字。这是一个形声字,一个“共”字表示声音,下面是“小”字多一点,由“心”转变而来,表示诚心诚意。而这里用了两个“恭”、两个“敬”,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非同一般。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站法?(全体起立,师生同站)
师:(巡视,指着第一排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站得很直,头微微低下,两手微微下垂,这就叫恭恭敬敬地等候。
师:刘备这样站了多长时间?(生齐说:一个多时辰。)
师: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师:刘备站在什么地方?(生:草堂的台阶上。)
师:你看,把自己的身份降到了一个仆人的地位,多么感人啊!
在这里,师生问的对话是无痕的,没有一点距离感,有的只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彼此对“恭恭敬敬”一词的精彩还原。在课堂,教学情境、课文意境和师生心境的融通与契合,理解层次由浅入深,触摸到了“恭恭敬敬”是何等的尊重,更是巧妙地领会到刘备的“精神、品质和心灵”。词语有色彩、温度、精神……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活动与生存的“环境”,所以触摸语言不能简单的凭借工具书和上下文去理解词语,而要通过还原词语的语境,回归到文本的血脉,使对词语的理解与对文本的感悟纵横交错,血脉相连。
二、由细节还原人物性格
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往往采用极为传神的细节描写。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着丰富的意蕴,教学如果不加提示,学生对那些细微的动作所体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情感感受就不深。因此在教学中就有必要提示学生抓住细节来体验人物的内心变化。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描写鲁迅救护拉车工人有一段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大多数老师们在教这一段时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马上就可体会出伯父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可是这样的教学显然是空洞、苍白的。浙江的肖绍国老师在执教这课时,紧紧地抠住了别人难以发现的细节之处——“半跪着”,就是对这“半跪着”的还原,鲁迅先生的伟人风范就一下子树立起来,丰满起来。
三、由句群还原生活画面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数个词、几句话就排列、组合成了一个个特定的画面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还原句群背后的现实画面,以“象”促“意”,丰盈言语的意义内涵,展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言语美丽。这样,言语和语境的联系就会越来越紧密,言语的再生功能也越来越强,逐渐凭借文本言语建构自己的语言,折射言语生命的光彩。
【案例】《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指导策略:
师:打开课文,边读课文3、4自然段,边想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在茫茫高原,我只看到了唯一的一棵柳树,树背后是连绵起伏的青山,给我一丝伤感。
师:这样的景色让你有些伤感。
生2:我仿佛看到了,在青海高原上,一片苍茫,远处只有杂乱的野草和铁色的山,一阵寒风吹过,荒凉的草地上没有一丝生机,死气沉沉,但我看到柳树挺立在那里。
师:让人感觉死气沉沉,柳树却带来了一些生机。
生3:读了第3自然段,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广袤的平原,那里天非常的广阔,然而,偶尔会有几丝流云的消逝,几只飞鸟飞过,总是给人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师:这是怎样的悲壮,怎样的苍凉啊!
就这一个画面,引发了学生多少的想象,多少的感叹啊!这位老师凭依课文,再现、还原了茫茫青海高原的语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言语体验的平台,还原了生活,锻炼了思维,训练了语言,不仅渗透了人文,还是一次言语形式和人文内涵的融合。
四、由结构还原叙事场景
有时,作者在文中用精心构设的篇章结构叙述一个生活场景,在场景描述中表现自己的看法,寄托自己的情怀。课堂上,师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往往能够还原、再现生动的宏大场景。
【案例】《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处描写:“我在看骆驼咀嚼的样子时,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重新提到了这一点:“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一前后照应的篇章结构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这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内心情感微妙变化之所在。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这一结构特点的:
师: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现在就站在骆驼的面前,你正在看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请闭上眼睛,老师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你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牙齿是怎样在动的。(师朗读)
师: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头傻乎乎的骆驼向我走来,它正在吃草料,它有长长的嘴巴,上牙和下牙交互地磨来磨去,很好玩,很有趣的!
生:我看到林海音学着骆驼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觉得当时的林海音傻傻的!
师:可也是呀,看骆驼咀嚼,自己的牙齿为什么也动起来了呢?
生:因为她看得太入神了,她这样目不转睛地看着骆驼咀嚼的样子,牙齿自然也跟着动了起来。
师:这一幕就这样留在作者的记忆中了,可是文章最后却说“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为什么呢?
生:因为作者长大了,童年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师:我还不会再做什么了?
生1:不会再去剪驼毛了。
生2:不会再向爸爸不停地追问夏天骆驼的去向了。
师:是啊,我现在不是小孩子,是大人了。那课文这样对比着写,你读出了什么啊?
生1:作者通过童年与现在的对比,让人感觉到光阴似箭,人长大了,不会再做幼稚的傻事了,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
生2:这样的前后照应的描写,让人仿佛感觉到林海音的一种淡淡的忧愁,童年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立足篇章整体,通过还原语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进入童年的生活场景,亲身体验到作者小时候看骆驼咀嚼时所流露出的童真童趣,感悟到成年后的莫名失落和淡淡忧伤。语境还原,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的一种良好途径。话题语境成功还原,也就是语境信息的成功“破译”,文本的言语形式就得以解密和显露,文本蕴涵的意义就得以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师生在顺利、到位的语境还原的过程中,有了精细的言语体验,也就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