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应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体验学习,通过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获得直接经验。道德与法治课标中也强调:要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课外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注重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接触,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价值观念逐步形成。为此,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规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道德素养。
一、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因此,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营造生活化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笔者在教学《在集体中成长》时,让学生先回顾校运会拔河比赛的场景,然后设计教学环节,让一名学生采访参加比赛的队员。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纷纷畅谈自己的体会。互动中,他们深刻体会到班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此时,笔者立即带领学生分析归纳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学生的观点,来自于课本,更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体验。
二、活用时政,拓展道法课的外延
著名学者麦克菲尔说:“任何道德教育如只停留在教室里,不走向社会大课堂,实质上算不上是道德教育,只能说是非道德教育。”巧引时政进道法课堂,实现“小课堂大社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笔者在教学“在社会中成长”时,先与学生分享《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震撼着学生的心灵。然后,笔者追问:主人公不怕死吗?他没有亲人吗?学生在体验中自然会联想到责任的话题。趁热打铁,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负责任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鲜活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到,要有责任意识,要肩负起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设置生活化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让学生情绪高涨,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学生只能疲于接受。”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置生活化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体验,激发思维,培养情感。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要坚持所用的生活案例与课本内容有内在联系,且富有时代特征。在介绍有关合作的内容时,随机设计游戏活动“二人三足”,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生活。活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也得到教育,真有“润物细无声”之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得到展示,情感得到熏陶,行为得到训导。
四、学习方式趋向生活化
杜威说:“离开了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因此,道法课教学须向社会开放,把课堂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做到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体验学习,获得成长。
例如,笔者在介绍网络的影响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创新型企业。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更能深刻领会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笔者还抓住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访身边的网民,分析他们上网的动机,采访网络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组织学生围绕“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现场调查,通过思维的碰撞互动,对“网络是把双刃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上网的利与弊会让他们永远铭记在心。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
另外,当今社会科技很发达,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早已进了校园。巧用现代媒体技术扩展、丰富道法课堂,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将鲜活的生活画卷带进课堂,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在教学“我与社会”时,我展示了农业区域、企业区域、消费区域、教育区域、旅游区域等生活图片,让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在交流体验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总而言之,道法课教学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课本向生活拓展,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要求,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补充拓展教材,一方面扩展了课堂空间,另一方面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悄悄地体验,慢慢地成长。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价值观念逐步形成。为此,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规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道德素养。
一、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因此,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营造生活化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笔者在教学《在集体中成长》时,让学生先回顾校运会拔河比赛的场景,然后设计教学环节,让一名学生采访参加比赛的队员。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纷纷畅谈自己的体会。互动中,他们深刻体会到班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此时,笔者立即带领学生分析归纳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学生的观点,来自于课本,更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体验。
二、活用时政,拓展道法课的外延
著名学者麦克菲尔说:“任何道德教育如只停留在教室里,不走向社会大课堂,实质上算不上是道德教育,只能说是非道德教育。”巧引时政进道法课堂,实现“小课堂大社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笔者在教学“在社会中成长”时,先与学生分享《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震撼着学生的心灵。然后,笔者追问:主人公不怕死吗?他没有亲人吗?学生在体验中自然会联想到责任的话题。趁热打铁,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负责任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鲜活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到,要有责任意识,要肩负起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设置生活化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让学生情绪高涨,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学生只能疲于接受。”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置生活化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体验,激发思维,培养情感。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要坚持所用的生活案例与课本内容有内在联系,且富有时代特征。在介绍有关合作的内容时,随机设计游戏活动“二人三足”,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生活。活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也得到教育,真有“润物细无声”之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得到展示,情感得到熏陶,行为得到训导。
四、学习方式趋向生活化
杜威说:“离开了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因此,道法课教学须向社会开放,把课堂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做到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体验学习,获得成长。
例如,笔者在介绍网络的影响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创新型企业。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更能深刻领会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笔者还抓住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访身边的网民,分析他们上网的动机,采访网络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组织学生围绕“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现场调查,通过思维的碰撞互动,对“网络是把双刃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上网的利与弊会让他们永远铭记在心。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
另外,当今社会科技很发达,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早已进了校园。巧用现代媒体技术扩展、丰富道法课堂,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将鲜活的生活画卷带进课堂,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在教学“我与社会”时,我展示了农业区域、企业区域、消费区域、教育区域、旅游区域等生活图片,让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在交流体验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总而言之,道法课教学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课本向生活拓展,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要求,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补充拓展教材,一方面扩展了课堂空间,另一方面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悄悄地体验,慢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