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公开课,听同事教授《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对于这样一篇介绍建筑的科普小论文,一般难以上得生动出彩。但这节课无疑是成功的,能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建筑的构造及特征。不求面面俱到,但对教学的详略裁剪恰到好处。能于学生迷惑处,作铺张式教学,而一些建筑术语,又辅以点染式探讨。其中,提到了“女儿墙”这一建筑术语,以前听过几次关于此课的教学,教师都一带而过,有的根本没有提及。但这节课上,这个富有诗意和韵味的建筑名词被重点提出来了。有没有这个必要?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很多同学对“女儿墙”这一概念并没有清晰而准确的理解,或者只粗浅地认识到这是一堵墙而已,缘何而称女儿墙,却不甚明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了解“女儿墙”的相关知识,可能没有几个学生能做到吧。作教学细节处理,不失为教学中的一处亮点。一来为课堂增色,丰富教学内容,为这样一篇相对枯燥沉闷的文章增加文学内涵和浪漫气息;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带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新的知识世界。但美中不足,令人遗憾的是,教师引用古诗时却出现了误用的现象。
教师援引诗句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墙”即指“女儿墙”。这句诗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里的墙到底是不是“女儿墙”呢?要弄清答案,就必须对何为“女儿墙”作深层次探讨。
关于“女儿墙”,《辞源》解释是: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即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也就是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所修建的“烽火墙”。女儿墙在古代又叫“女墙”,包含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宋代《营造法式》上记载:“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因为古代女子卑微,没有地位,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女儿墙”的叫法由此而来。
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女儿墙的富有诗意的描述,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女墙”即指“女儿墙”。
女儿墙作为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即便是现代建造的普通民宅,依然能看到四角挑起的女兒墙,当然那是建筑用以装饰点缀的。女儿墙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安全,以防止有人不慎坠落,亦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即课文中所述:“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影视剧中的乔家大院,房屋四周是十几米高的青砖院墙,墙上有女儿墙式垛口。因此,只有名门望族才能修建高墙,并在上面建造女儿墙,既是防护,也是装饰。
显然“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墙并非指“女儿墙”。诗人去拜访好友,恰逢好友不在家,诗人“小扣柴扉”,想必朋友并不是富贵人家,住宅会是庭院高筑,上砌女儿墙,只不过是柴门紧锁的一个普通院子罢了,甚至四周还是篱笆做成的院墙呢。
我想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研读是充分的,但对这一应该成为亮点的细节处理稍显草率,研究教材时如何拓展、激趣、深挖掘、细推敲,如何创新教学,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需要诸同仁下足气力,做足工夫。听课之余我对教学备课中如何细究文本有以下心得:
一、深度研究细挖掘
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盲点,需要认真查阅资料作深度研究,否则只能抓住皮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以讹传讹,贻误学生。教师不能怕麻烦,要充分查阅手头资料,运用网络寻找相关知识,作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从中提炼可资教学的关键知识,以便高屋建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对众多信息作质疑和思考,甚至作必要的交流探讨,要精准地掌握知识点,因为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相关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那样只会让学生茫然,反而越说越糊涂。只有深度研究细挖掘,才能点到之处,花开一片,达到拨云见月的效果。这样就会让教学中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二、授之以渔学方法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基。教师在深究文本的同时,学生自然能从中明白学习需细细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糊里糊涂,像读一首诗,只觉其美,而不觉其美的真正缘由。读课文中“女儿墙”一词,听来就觉得有一种含蓄的诗意之美,但连什么是“女儿墙”都不甚了了,又何谈真正的美感呢?教师备课时浅尝辄止,导致教学时误谈,也间接地影响学生,对待学习没有深究细致的态度,而不作细究,会让很多可贵的知识信息白白流失。教学中的败笔只是一时,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关乎今后的学习。因此,细究文本不能只抓一鳞半爪,作无味的添加,而是要深度开发,这是严谨治学的良好体现。
三、立足文本找亮点
作为教师每次教学同一篇课文,都能有新方式、新方法、新亮点,是难能可贵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教学。每次都穿旧鞋,走老路,教者生厌,学生也不能尝鲜,将现有教案翻版,更是教者思想懒惰的表现。而觅亮点,力创新,最根本的是立足文本,作永不厌倦的思考与发现,这体现出教者的勤奋,以及对课堂的负责精神,亮点不在多,力求每课一亮点,为教学添彩。
教师援引诗句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墙”即指“女儿墙”。这句诗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里的墙到底是不是“女儿墙”呢?要弄清答案,就必须对何为“女儿墙”作深层次探讨。
关于“女儿墙”,《辞源》解释是: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即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也就是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所修建的“烽火墙”。女儿墙在古代又叫“女墙”,包含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宋代《营造法式》上记载:“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因为古代女子卑微,没有地位,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女儿墙”的叫法由此而来。
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女儿墙的富有诗意的描述,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女墙”即指“女儿墙”。
女儿墙作为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即便是现代建造的普通民宅,依然能看到四角挑起的女兒墙,当然那是建筑用以装饰点缀的。女儿墙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安全,以防止有人不慎坠落,亦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即课文中所述:“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影视剧中的乔家大院,房屋四周是十几米高的青砖院墙,墙上有女儿墙式垛口。因此,只有名门望族才能修建高墙,并在上面建造女儿墙,既是防护,也是装饰。
显然“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墙并非指“女儿墙”。诗人去拜访好友,恰逢好友不在家,诗人“小扣柴扉”,想必朋友并不是富贵人家,住宅会是庭院高筑,上砌女儿墙,只不过是柴门紧锁的一个普通院子罢了,甚至四周还是篱笆做成的院墙呢。
我想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研读是充分的,但对这一应该成为亮点的细节处理稍显草率,研究教材时如何拓展、激趣、深挖掘、细推敲,如何创新教学,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需要诸同仁下足气力,做足工夫。听课之余我对教学备课中如何细究文本有以下心得:
一、深度研究细挖掘
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盲点,需要认真查阅资料作深度研究,否则只能抓住皮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以讹传讹,贻误学生。教师不能怕麻烦,要充分查阅手头资料,运用网络寻找相关知识,作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从中提炼可资教学的关键知识,以便高屋建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对众多信息作质疑和思考,甚至作必要的交流探讨,要精准地掌握知识点,因为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相关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那样只会让学生茫然,反而越说越糊涂。只有深度研究细挖掘,才能点到之处,花开一片,达到拨云见月的效果。这样就会让教学中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二、授之以渔学方法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基。教师在深究文本的同时,学生自然能从中明白学习需细细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糊里糊涂,像读一首诗,只觉其美,而不觉其美的真正缘由。读课文中“女儿墙”一词,听来就觉得有一种含蓄的诗意之美,但连什么是“女儿墙”都不甚了了,又何谈真正的美感呢?教师备课时浅尝辄止,导致教学时误谈,也间接地影响学生,对待学习没有深究细致的态度,而不作细究,会让很多可贵的知识信息白白流失。教学中的败笔只是一时,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关乎今后的学习。因此,细究文本不能只抓一鳞半爪,作无味的添加,而是要深度开发,这是严谨治学的良好体现。
三、立足文本找亮点
作为教师每次教学同一篇课文,都能有新方式、新方法、新亮点,是难能可贵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教学。每次都穿旧鞋,走老路,教者生厌,学生也不能尝鲜,将现有教案翻版,更是教者思想懒惰的表现。而觅亮点,力创新,最根本的是立足文本,作永不厌倦的思考与发现,这体现出教者的勤奋,以及对课堂的负责精神,亮点不在多,力求每课一亮点,为教学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