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文本,为教学添彩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公开课,听同事教授《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对于这样一篇介绍建筑的科普小论文,一般难以上得生动出彩。但这节课无疑是成功的,能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建筑的构造及特征。不求面面俱到,但对教学的详略裁剪恰到好处。能于学生迷惑处,作铺张式教学,而一些建筑术语,又辅以点染式探讨。其中,提到了“女儿墙”这一建筑术语,以前听过几次关于此课的教学,教师都一带而过,有的根本没有提及。但这节课上,这个富有诗意和韵味的建筑名词被重点提出来了。有没有这个必要?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很多同学对“女儿墙”这一概念并没有清晰而准确的理解,或者只粗浅地认识到这是一堵墙而已,缘何而称女儿墙,却不甚明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了解“女儿墙”的相关知识,可能没有几个学生能做到吧。作教学细节处理,不失为教学中的一处亮点。一来为课堂增色,丰富教学内容,为这样一篇相对枯燥沉闷的文章增加文学内涵和浪漫气息;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带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新的知识世界。但美中不足,令人遗憾的是,教师引用古诗时却出现了误用的现象。
  教师援引诗句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墙”即指“女儿墙”。这句诗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里的墙到底是不是“女儿墙”呢?要弄清答案,就必须对何为“女儿墙”作深层次探讨。
  关于“女儿墙”,《辞源》解释是: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即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也就是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所修建的“烽火墙”。女儿墙在古代又叫“女墙”,包含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宋代《营造法式》上记载:“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因为古代女子卑微,没有地位,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女儿墙”的叫法由此而来。
  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女儿墙的富有诗意的描述,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女墙”即指“女儿墙”。
  女儿墙作为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即便是现代建造的普通民宅,依然能看到四角挑起的女兒墙,当然那是建筑用以装饰点缀的。女儿墙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安全,以防止有人不慎坠落,亦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即课文中所述:“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影视剧中的乔家大院,房屋四周是十几米高的青砖院墙,墙上有女儿墙式垛口。因此,只有名门望族才能修建高墙,并在上面建造女儿墙,既是防护,也是装饰。
  显然“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墙并非指“女儿墙”。诗人去拜访好友,恰逢好友不在家,诗人“小扣柴扉”,想必朋友并不是富贵人家,住宅会是庭院高筑,上砌女儿墙,只不过是柴门紧锁的一个普通院子罢了,甚至四周还是篱笆做成的院墙呢。
  我想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研读是充分的,但对这一应该成为亮点的细节处理稍显草率,研究教材时如何拓展、激趣、深挖掘、细推敲,如何创新教学,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需要诸同仁下足气力,做足工夫。听课之余我对教学备课中如何细究文本有以下心得:
  一、深度研究细挖掘
  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盲点,需要认真查阅资料作深度研究,否则只能抓住皮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以讹传讹,贻误学生。教师不能怕麻烦,要充分查阅手头资料,运用网络寻找相关知识,作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从中提炼可资教学的关键知识,以便高屋建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对众多信息作质疑和思考,甚至作必要的交流探讨,要精准地掌握知识点,因为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相关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那样只会让学生茫然,反而越说越糊涂。只有深度研究细挖掘,才能点到之处,花开一片,达到拨云见月的效果。这样就会让教学中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二、授之以渔学方法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基。教师在深究文本的同时,学生自然能从中明白学习需细细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糊里糊涂,像读一首诗,只觉其美,而不觉其美的真正缘由。读课文中“女儿墙”一词,听来就觉得有一种含蓄的诗意之美,但连什么是“女儿墙”都不甚了了,又何谈真正的美感呢?教师备课时浅尝辄止,导致教学时误谈,也间接地影响学生,对待学习没有深究细致的态度,而不作细究,会让很多可贵的知识信息白白流失。教学中的败笔只是一时,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关乎今后的学习。因此,细究文本不能只抓一鳞半爪,作无味的添加,而是要深度开发,这是严谨治学的良好体现。
  三、立足文本找亮点
  作为教师每次教学同一篇课文,都能有新方式、新方法、新亮点,是难能可贵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教学。每次都穿旧鞋,走老路,教者生厌,学生也不能尝鲜,将现有教案翻版,更是教者思想懒惰的表现。而觅亮点,力创新,最根本的是立足文本,作永不厌倦的思考与发现,这体现出教者的勤奋,以及对课堂的负责精神,亮点不在多,力求每课一亮点,为教学添彩。
其他文献
2009年,中国台湾学者赵镜中在描述台湾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变化时曾说:“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赵镜中《从“教课文”到“教阅读”》,《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5期)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的概念,并且阐述了群文阅读的特征,即围绕同一个议题,多文本。此后,“群文阅读”这一概念便被广泛使用。  群文阅读
于漪老师说:“教学生学习古诗词,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她的话一语中的,直指当下古诗词教学重技能技法、轻阅读感知的现实。教师在技法训练上费尽心思,并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理解水平。古诗词该如何阅读?又该从哪里开始阅读?于漪老师又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古诗词
古诗鉴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古诗鉴赏教学水平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感知文化的韵味具有重要作用。古诗中蕴含了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古诗鉴赏教学需要让学生欣赏古典文化之美,提高古诗的欣赏能力,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但是,在当下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古诗鉴赏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提高古诗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仔细分析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朴素的教学方法,在小说教学中也不例外。小说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审美的过程,作为课堂中的主导,教师必定要把握好审美的视角,必然要引领学生对小说文本进行朗读、吟诵,其过程既是语文的,又是美学的,也是哲学的。  一、“读”出本味,优化小说课堂教学  现在,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新”,追求“开放性”阅读,忽视了对文本的朗读,更别提诵读了。然而要上出小说的本味,就不能脱离
散文阅读无论是理清结构思路,把握文章文眼,还是品味散文语言,欣赏语言风格,或是赏析文章意境,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散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在《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时要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阅读。  一、透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五情发而为辞章”“文质附乎性情”
“技近乎道”是庄子的话,意思是高超的“技”差不多已经接近“道”了。庄子的学说属于“国学”,但“国学”这个概念却并没有庄子或《庄子》那样久远的历史。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观念中,中国人通常以“天下”描述居处的这片土地。降至晚清,国门洞开,乃知世界之大,赤县神州不过万国中之一国。近代,坚船利炮攻击的是“天朝”的肉身,西方学术占领的就是我们的头脑。浸淫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怵然惕之,“国学”这个概念
让读书成为习惯,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學贵心悟”“学以致用”……  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收获却不同?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没用心去感悟。  我赞美读书要蘸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品味、感悟,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张载的“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只有让读书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血肉与精神,才
写作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是一大原因,学校没有系统的写作课程也是一大原因。教师在摸索中前行,缺乏约定俗成的写作课堂架构。写作课不像阅读课那样可以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因此总是被一些教师边缘化。笔者深入课堂,发现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就要有一套有序的课堂教学架构,本文从写作活动主题的确定、单元群文阅读的构建、写作学习任务单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对写作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高中语文学科的阅读,有区别于学习其他知识的独特之处。其一,阅读更加强调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感觉和理解的结合。对于阅读者来说,阅读不同文本能够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其二,阅读本身是一种非常具有个性化的活动,阅读者在把握文本广度和深度时,势必会受到自身生活阅历及知识修养的影响,知识修养越高、生活阅历越丰富,就越容易接近作者的真实想法。其三,虽然阅读感受可能接近作者的创作
天地沉默,却有大美,一山一川,皆有灵性。正如《前赤壁赋》中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格物致知,自然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馈赠。而我们每个人在观看自然景物的同时,都会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草木有情,实则人有情。正是这情意悠悠,让自然万物从古时文人的笔下走到现在,绵延无绝。  言为心声,然而当抽象的感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