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用教师的语言说,“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因为教学过程就是在学生求知的“需要—满足—再需要—再满足”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得到发展的,由此引发出启发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辩证关系.启发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而“愤悱”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又是学生学习需要和“求知欲”的体现.
当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认识需要与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愤悱”状态.在“愤悱”状态下,“心求通而未得”,当个体对问题的探索已经初露端倪,而又尚未明朗之时,思维便处在一种蓄势待发的临界状态.各种思想被潜抑在头脑中,不断奔腾、冲撞、融合、激荡,就像长期蓄积的洪水,一旦打开一道闸门,就会喷涌而出,一泻千里.阻遏思维喷薄而出的瓶颈,可能是对问题的建构尚缺最后一个细节,或许是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过程中还差某一个环节,只需稍稍添加一点外力,或只需稍稍给予一丝点拨,就可以突破这种思维的临界状态,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就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就会达到一种思维的澄明境界.
反观当前数学课堂现状,学生经常出现上课似乎都听懂了,做作业时却又不会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效率相对低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怨.原因到底在哪?最近学校组织了同课异构的赛课,内容是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由两名教师分别上课,通过这两节课的听课,结果令人深思.
一、两节新授课的教学案例
(一)第一节课
复习引入:师:回顾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思考其图像是如何作出的?
生:五点作图法.
师:知道正弦函数特征后用五点作图法,不知道之前呢?
在教师的一再提示下,学生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借助于单位圆和正弦线作图.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忆先画出一个周期内的正弦函数图像,然后再利用周期性进行延伸得到在 R 上的图像.
新课:师:正切函数y=tanx是否在整个实数集上有意义?
生:x≠kπ π 2 (k∈ Z ).
师:正切函数y=tanx是否为周期函数?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得到y=tanx是周期函数,π是它的一个周期.
师:先作哪个周期上面的图像合适呢?
生: - π 2 , π 2 .
学生在学案上作图,一段时间后,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作图并不理想,问题有弄不清哪条是正切线、如何平移正切线得到对应点等.教师不再等待,而是让大家一起看幻灯片,通过幻灯片演示作图的过程,再进行延展得到正切函数的图像.接下来对着正切图像和学生总结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再利用性质解决相关的正切函数问题,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反复练习.
(二)第二节课
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研究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
生:作图.
师:今天我们也通过作图来研究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大家对哪个局部最熟悉?
生: 0, π 2 .
师:准备用什么方法作图?
生:描点.
教师请了两名学生到黑板上作图,通过学生自己作图,学生发现问题:图像的走势是凸还是凹?取点不精确等.
师:同学们回忆正弦函数的图像是借助什么精确画出的?
生;正弦线.
师: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借助于……
生:正切线.
师:正切线在哪?
学生积极发言,指出角在 0, π 2 时,对应的正切线.师生共同合作,借助于正切线,作出了 0, π 2 的正切函数的图像,同时得出在此范围内随着角的增大,正切值也在增大.
师:角等于 π 2 呢?
生:正切值不存在.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师:要得到整个函数的图像?如何做?
生:继续利用正切线.
师:可以.有了 0, π 2 的图像,能不能快一些得到其他部分的图像呢?
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现根据诱导公式,可以得到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周期是π,通过图像的对称和平移可以完善正切函数的图像.师生一起逐步完善图像后,归纳函数的相关性质.
师:同学们,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的?
生:作图.
师:如何作图的?
生:根据单位圆和正切线.
师:其他部分如何作出的呢?
生:利用函數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师:借助于函数的一些性质可以作出函数图像,而由函数的图像我们又可以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图像和性质是相辅相成的.
接下来利用函数性质解决相关的正切函数问题,由于学生对于正切函数的图像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比第一节课要顺畅很多.
二、两节新授课的对比反思
第一节课教师自我感觉讲得似乎很顺,先通过复习,为新课做好铺垫,新课部分通过两个问题,先解决正切函数的部分性质,为后续的作图做准备,然后让学生用正切线来作图.但是学生的反应并没有按照教师设计的那样走,在学生自己作图出现问题时,教师直接快速灌输了正确的正切函数图像,然后着重看图总结此函数的性质,最后就是反复的练习巩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不知所措,思维受阻,教师并没有及时进行启发和点拨,因为时间已经用了近25分钟,教师比较急,直接就将正确的作图方法展示给学生,学生的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的,印象并不深刻,导致在练习部分,学生做得磕磕碰碰.
第二节课师生的互动较多,在最初的作图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学生“愤”的时候,教师“启”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的深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在学生“悱”的时候,教师“发”学生,使得学生“顺藤摸瓜”,对所学新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虽然正切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获得共花费了30分钟,但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明显反应比上一节课学生要好,处理问题比较顺畅.
这种先让学生尝试解答,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尝试过程中,不仅可以暴露学生思维和潜在的问题,又可以使学生自主完成内化过程,而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点拨”,这正是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所无法实现的.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学.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不能代替学.“还学于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学生在学习中担任主动角色铺平道路,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自主探究、组织讨论、问题导向、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这种“能动性”的、“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相互合作讨论”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认知能力,促进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的养成.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体会发现知识的乐趣,活跃思维,热情高涨,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认识需要与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愤悱”状态.在“愤悱”状态下,“心求通而未得”,当个体对问题的探索已经初露端倪,而又尚未明朗之时,思维便处在一种蓄势待发的临界状态.各种思想被潜抑在头脑中,不断奔腾、冲撞、融合、激荡,就像长期蓄积的洪水,一旦打开一道闸门,就会喷涌而出,一泻千里.阻遏思维喷薄而出的瓶颈,可能是对问题的建构尚缺最后一个细节,或许是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过程中还差某一个环节,只需稍稍添加一点外力,或只需稍稍给予一丝点拨,就可以突破这种思维的临界状态,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就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就会达到一种思维的澄明境界.
反观当前数学课堂现状,学生经常出现上课似乎都听懂了,做作业时却又不会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效率相对低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怨.原因到底在哪?最近学校组织了同课异构的赛课,内容是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由两名教师分别上课,通过这两节课的听课,结果令人深思.
一、两节新授课的教学案例
(一)第一节课
复习引入:师:回顾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思考其图像是如何作出的?
生:五点作图法.
师:知道正弦函数特征后用五点作图法,不知道之前呢?
在教师的一再提示下,学生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借助于单位圆和正弦线作图.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忆先画出一个周期内的正弦函数图像,然后再利用周期性进行延伸得到在 R 上的图像.
新课:师:正切函数y=tanx是否在整个实数集上有意义?
生:x≠kπ π 2 (k∈ Z ).
师:正切函数y=tanx是否为周期函数?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得到y=tanx是周期函数,π是它的一个周期.
师:先作哪个周期上面的图像合适呢?
生: - π 2 , π 2 .
学生在学案上作图,一段时间后,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作图并不理想,问题有弄不清哪条是正切线、如何平移正切线得到对应点等.教师不再等待,而是让大家一起看幻灯片,通过幻灯片演示作图的过程,再进行延展得到正切函数的图像.接下来对着正切图像和学生总结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再利用性质解决相关的正切函数问题,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反复练习.
(二)第二节课
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研究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
生:作图.
师:今天我们也通过作图来研究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大家对哪个局部最熟悉?
生: 0, π 2 .
师:准备用什么方法作图?
生:描点.
教师请了两名学生到黑板上作图,通过学生自己作图,学生发现问题:图像的走势是凸还是凹?取点不精确等.
师:同学们回忆正弦函数的图像是借助什么精确画出的?
生;正弦线.
师: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借助于……
生:正切线.
师:正切线在哪?
学生积极发言,指出角在 0, π 2 时,对应的正切线.师生共同合作,借助于正切线,作出了 0, π 2 的正切函数的图像,同时得出在此范围内随着角的增大,正切值也在增大.
师:角等于 π 2 呢?
生:正切值不存在.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师:要得到整个函数的图像?如何做?
生:继续利用正切线.
师:可以.有了 0, π 2 的图像,能不能快一些得到其他部分的图像呢?
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现根据诱导公式,可以得到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周期是π,通过图像的对称和平移可以完善正切函数的图像.师生一起逐步完善图像后,归纳函数的相关性质.
师:同学们,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的?
生:作图.
师:如何作图的?
生:根据单位圆和正切线.
师:其他部分如何作出的呢?
生:利用函數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师:借助于函数的一些性质可以作出函数图像,而由函数的图像我们又可以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图像和性质是相辅相成的.
接下来利用函数性质解决相关的正切函数问题,由于学生对于正切函数的图像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比第一节课要顺畅很多.
二、两节新授课的对比反思
第一节课教师自我感觉讲得似乎很顺,先通过复习,为新课做好铺垫,新课部分通过两个问题,先解决正切函数的部分性质,为后续的作图做准备,然后让学生用正切线来作图.但是学生的反应并没有按照教师设计的那样走,在学生自己作图出现问题时,教师直接快速灌输了正确的正切函数图像,然后着重看图总结此函数的性质,最后就是反复的练习巩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不知所措,思维受阻,教师并没有及时进行启发和点拨,因为时间已经用了近25分钟,教师比较急,直接就将正确的作图方法展示给学生,学生的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的,印象并不深刻,导致在练习部分,学生做得磕磕碰碰.
第二节课师生的互动较多,在最初的作图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学生“愤”的时候,教师“启”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的深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在学生“悱”的时候,教师“发”学生,使得学生“顺藤摸瓜”,对所学新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虽然正切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获得共花费了30分钟,但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明显反应比上一节课学生要好,处理问题比较顺畅.
这种先让学生尝试解答,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尝试过程中,不仅可以暴露学生思维和潜在的问题,又可以使学生自主完成内化过程,而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点拨”,这正是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所无法实现的.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学.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不能代替学.“还学于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学生在学习中担任主动角色铺平道路,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自主探究、组织讨论、问题导向、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这种“能动性”的、“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相互合作讨论”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认知能力,促进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的养成.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体会发现知识的乐趣,活跃思维,热情高涨,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