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在学生自学微课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问题进行搜集,然后就学生反馈的难点、疑点问题,再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植树问题
作为一个新事物,笔者在教学中大胆结合运用微课直观、高效,给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本文结合笔者在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中对微课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并以此谈谈自己在尝试微课教学中的收获与感想.
一、课中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者
微课设计: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比间隔数多1,为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呢?微课出示线段图,在线段图上一一出示箭头,演示一棵数与一个间隔相对应,最后多出一棵数,由此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是“30米”“35米”……的小路,应该栽几棵呢?请同学们合理猜测,并画图验证.在微课的最后,提出让学生思考例题中提出的“在100米的小路上植树”的问题并引发学生在两端都不栽和只栽一端的情况怎么解决,为接下来的课堂核心活动提出思考、讨论的方向.
教学片段一:
1.动手操作,总结两端都栽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通过观看微课,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了解了2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的情况下,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接下来我们研究是不是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无论路有多长,棵数都比间隔数多1?
师:请独立完成学习单,画出线段图或列式计算.
表格中,“路长40米”“45米”,发现规律的学生可以不再填写,“路长100米”.
可以不畫线段图,直接列式计算.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写学习单后,进行小组交流,对所画的线段图和算式进行解释.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解释棵数为什么比间隔数多1.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 1.
2.联系生活,内化一一对应数学思想.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跟植树问题类似,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
师生交流,逐步出示:植树问题、路灯问题、锯木问题、排队问题、爬楼问题等等.
师: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谁和谁是“一一对应”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与“间隔”有关.
师:对,不管是树的棵数,路灯数,排队的人数,楼层数,还是锯的次数,它们都与“间隔数”一一对应,属于同一类数学问题.在数学上,这些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你认为要解决植树问题,关键是找到什么?
生:找到间隔数.
师:对,找到了间隔数,再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就能找到跟它对应的数量了.
3.深入探究,建立模型.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两端都栽的情况,棵数=间隔数 1,如果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的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继续在学习单中研究.
在例题的基础上,将线段上植树的另外两种情况一同出示,引导学生继续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理解,并找出一般规律.
学生填写学习单后进行小组交流,对所画的线段图和算式进行解释,并指派两组学生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最后学生总结: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观看微课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这样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既让学生学得相对自由、开放、轻松,又能取得比教师现场讲解更好的效果,省时省力又高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其形成自主学习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课后使用——让微课成为引领数学学习向深处蔓延
微课设计:刚才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两端都栽”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这题也是属于植树问题,请大家在草稿纸上画一画草图,想一想,把什么看成植树问题中的“树”和“间隔”.这题把公交车站看成“树”,两站之间就是“间隔”,属于两端都栽的情况.
教学片段二:
101路公共汽车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间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师:是关于植树问题吗?
生:是.
师:为什么呢?
生:把公交车站看成“树”,两站之间的部分就是“间隔”,属于两端都栽的情况.
12÷1=12(间隔),12 1=13(个).
师:这个问题就是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问题吗?
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最后给学生留下实践作业,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三、结 语
利用微课的优势,积极的探寻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植树问题
作为一个新事物,笔者在教学中大胆结合运用微课直观、高效,给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本文结合笔者在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中对微课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并以此谈谈自己在尝试微课教学中的收获与感想.
一、课中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者
微课设计: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比间隔数多1,为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呢?微课出示线段图,在线段图上一一出示箭头,演示一棵数与一个间隔相对应,最后多出一棵数,由此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是“30米”“35米”……的小路,应该栽几棵呢?请同学们合理猜测,并画图验证.在微课的最后,提出让学生思考例题中提出的“在100米的小路上植树”的问题并引发学生在两端都不栽和只栽一端的情况怎么解决,为接下来的课堂核心活动提出思考、讨论的方向.
教学片段一:
1.动手操作,总结两端都栽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通过观看微课,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了解了2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的情况下,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接下来我们研究是不是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无论路有多长,棵数都比间隔数多1?
师:请独立完成学习单,画出线段图或列式计算.
表格中,“路长40米”“45米”,发现规律的学生可以不再填写,“路长100米”.
可以不畫线段图,直接列式计算.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写学习单后,进行小组交流,对所画的线段图和算式进行解释.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解释棵数为什么比间隔数多1.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 1.
2.联系生活,内化一一对应数学思想.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跟植树问题类似,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
师生交流,逐步出示:植树问题、路灯问题、锯木问题、排队问题、爬楼问题等等.
师: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谁和谁是“一一对应”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与“间隔”有关.
师:对,不管是树的棵数,路灯数,排队的人数,楼层数,还是锯的次数,它们都与“间隔数”一一对应,属于同一类数学问题.在数学上,这些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你认为要解决植树问题,关键是找到什么?
生:找到间隔数.
师:对,找到了间隔数,再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就能找到跟它对应的数量了.
3.深入探究,建立模型.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两端都栽的情况,棵数=间隔数 1,如果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的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继续在学习单中研究.
在例题的基础上,将线段上植树的另外两种情况一同出示,引导学生继续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理解,并找出一般规律.
学生填写学习单后进行小组交流,对所画的线段图和算式进行解释,并指派两组学生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最后学生总结: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观看微课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这样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既让学生学得相对自由、开放、轻松,又能取得比教师现场讲解更好的效果,省时省力又高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其形成自主学习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课后使用——让微课成为引领数学学习向深处蔓延
微课设计:刚才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两端都栽”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这题也是属于植树问题,请大家在草稿纸上画一画草图,想一想,把什么看成植树问题中的“树”和“间隔”.这题把公交车站看成“树”,两站之间就是“间隔”,属于两端都栽的情况.
教学片段二:
101路公共汽车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间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师:是关于植树问题吗?
生:是.
师:为什么呢?
生:把公交车站看成“树”,两站之间的部分就是“间隔”,属于两端都栽的情况.
12÷1=12(间隔),12 1=13(个).
师:这个问题就是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问题吗?
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最后给学生留下实践作业,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三、结 语
利用微课的优势,积极的探寻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我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