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师范专科生曾在教育学课程作业“我的老师”里,记述了她小学时的一位班主任教师,在作业的最后她发出疑问:“老师,您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不妨先来认识这位学生笔下的小学班主任。
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我的班主任老师一直是我敬重的一位老师,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因为这位老师治班有“方”。班上的同学对她又敬又怕。
有位男同学特别调皮,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拖全班的后腿,老师鼓励我们举报他的各种“坏事”。我们通常对此乐此不疲,要是举报成功,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老师不可或缺的得力小助手,帮助老师分担了负担。
有一天上课时,老师检查同学们的作业,这个男同学又没做,还谎称把作业忘在了家里,老师让他跑回家拿来。检查完全班同学的作业,还不见该同学回来,老师得意地说:“他根本没做作业,一定躲在哪儿赶呢!”大家都觉得老师简直神了,这也知道。临近下课,男同学才匆匆赶来,气喘吁吁的他在门口叫了几遍“报告”。老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大家和老师一样,带着鄙视的眼光看着他。回想起来,我当时一点也没觉得男同学可怜,反而想把他赶出去,好大快人心。 从此以后,全班再没人和这位同学玩了。而老师照旧每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享受着同学们的“膜拜”。
现在,随着专业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在实习以后,我每想起这位教师的一些做法,实在让我无法认同,隐隐约约感觉到,她与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什么呢?她可是我一直敬重的教师,是学校公认的优秀教师啊!那么,请问老师,您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从一个小学生到大学生,经历了十多年时间,随着教育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和实习体验的获得,我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审视自己曾经“膜拜”的老师教育行为,开始置疑这位“优秀”教师的一些做法。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一个被称为“优秀”的教师,为何会让自己的学生萌生困惑,这位“优秀”教师究竟缺少了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扬着这个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主旨:爱与责任。这是师德之魂。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道德性实践,好教师就是有道德的教师。教师的德性是由其专业伦理所决定的,通俗地说,既然当一位教师,就要对学生付出爱与责任。
什么是爱?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主体倾向于客体并愿意为之付出的情感态度。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主体应当为客体承担起的相应职责和任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大爱,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就是大爱,一种源于责任的爱。责任是内核,爱是外化。有了责任才有爱,爱源于责任。源于责任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态度,更应表现为一种行为方式。
再看看上述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指出的是,这位“优秀”教师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有责任督促学生去完成,这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表现。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应该倡导一种“严是爱,松是害”的原则。教师的严格、严厉,是其责任心强的一种外在体现。但学生对这位教师又敬又怕的感觉,应进行一番深思。“敬”可佩,“怕”则虑。严师一定是一个让学生胆怯、害怕的老师吗?未必。严师更应是个有亲和力的教师。亲和力是教师在身教、言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亲和力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就其本质而言,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大写的人、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教师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位班主任老师缺少的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中渗入爱的情感。虽说爱源于责任,但有了责任意识并不一定产生爱的情感。没有爱的情感参与,学生很难接受教师的规劝、要求。如果教师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就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产生抵触、疏远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不合作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亲和力的缺失。通情达理,“情”通才能“理”达,入“情”才能入“理”。所以,一位教师应具有基本的道德情感——同情与自尊,良心与责任,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
一个人的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区别与其他生命体的重要特征,它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幼儿,虽还不会读书、识字、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但他已有情绪、情感,他最初就是通过情绪和情感来生存、学习的。道德认知过程缺失道德情感的渗入,就很难形成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因此,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有赖于建立一种儿童恰当的道德情感反应模式。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反应模式,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将布满坎坷,因为他的情感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交往方式。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人,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生活。不会交往,就不会生存。一个人不会同情、不会怜悯、不会依恋、不会移情,这个人的生活就易与自私、冷漠、孤寂、甚至仇恨为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能够增强精神情感力量,这些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无疑,道德情感对于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法国作家罗曼
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我的班主任老师一直是我敬重的一位老师,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因为这位老师治班有“方”。班上的同学对她又敬又怕。
有位男同学特别调皮,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拖全班的后腿,老师鼓励我们举报他的各种“坏事”。我们通常对此乐此不疲,要是举报成功,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老师不可或缺的得力小助手,帮助老师分担了负担。
有一天上课时,老师检查同学们的作业,这个男同学又没做,还谎称把作业忘在了家里,老师让他跑回家拿来。检查完全班同学的作业,还不见该同学回来,老师得意地说:“他根本没做作业,一定躲在哪儿赶呢!”大家都觉得老师简直神了,这也知道。临近下课,男同学才匆匆赶来,气喘吁吁的他在门口叫了几遍“报告”。老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大家和老师一样,带着鄙视的眼光看着他。回想起来,我当时一点也没觉得男同学可怜,反而想把他赶出去,好大快人心。 从此以后,全班再没人和这位同学玩了。而老师照旧每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享受着同学们的“膜拜”。
现在,随着专业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在实习以后,我每想起这位教师的一些做法,实在让我无法认同,隐隐约约感觉到,她与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什么呢?她可是我一直敬重的教师,是学校公认的优秀教师啊!那么,请问老师,您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从一个小学生到大学生,经历了十多年时间,随着教育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和实习体验的获得,我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审视自己曾经“膜拜”的老师教育行为,开始置疑这位“优秀”教师的一些做法。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一个被称为“优秀”的教师,为何会让自己的学生萌生困惑,这位“优秀”教师究竟缺少了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扬着这个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主旨:爱与责任。这是师德之魂。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道德性实践,好教师就是有道德的教师。教师的德性是由其专业伦理所决定的,通俗地说,既然当一位教师,就要对学生付出爱与责任。
什么是爱?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主体倾向于客体并愿意为之付出的情感态度。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主体应当为客体承担起的相应职责和任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大爱,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就是大爱,一种源于责任的爱。责任是内核,爱是外化。有了责任才有爱,爱源于责任。源于责任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态度,更应表现为一种行为方式。
再看看上述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指出的是,这位“优秀”教师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有责任督促学生去完成,这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表现。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应该倡导一种“严是爱,松是害”的原则。教师的严格、严厉,是其责任心强的一种外在体现。但学生对这位教师又敬又怕的感觉,应进行一番深思。“敬”可佩,“怕”则虑。严师一定是一个让学生胆怯、害怕的老师吗?未必。严师更应是个有亲和力的教师。亲和力是教师在身教、言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亲和力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就其本质而言,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大写的人、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教师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位班主任老师缺少的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中渗入爱的情感。虽说爱源于责任,但有了责任意识并不一定产生爱的情感。没有爱的情感参与,学生很难接受教师的规劝、要求。如果教师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就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产生抵触、疏远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不合作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亲和力的缺失。通情达理,“情”通才能“理”达,入“情”才能入“理”。所以,一位教师应具有基本的道德情感——同情与自尊,良心与责任,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
一个人的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区别与其他生命体的重要特征,它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幼儿,虽还不会读书、识字、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但他已有情绪、情感,他最初就是通过情绪和情感来生存、学习的。道德认知过程缺失道德情感的渗入,就很难形成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因此,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有赖于建立一种儿童恰当的道德情感反应模式。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反应模式,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将布满坎坷,因为他的情感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交往方式。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人,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生活。不会交往,就不会生存。一个人不会同情、不会怜悯、不会依恋、不会移情,这个人的生活就易与自私、冷漠、孤寂、甚至仇恨为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能够增强精神情感力量,这些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无疑,道德情感对于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法国作家罗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