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师范专科生曾在教育学课程作业“我的老师”里,记述了她小学时的一位班主任教师,在作业的最后她发出疑问:“老师,您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不妨先来认识这位学生笔下的小学班主任。
  
  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我的班主任老师一直是我敬重的一位老师,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因为这位老师治班有“方”。班上的同学对她又敬又怕。
  有位男同学特别调皮,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拖全班的后腿,老师鼓励我们举报他的各种“坏事”。我们通常对此乐此不疲,要是举报成功,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老师不可或缺的得力小助手,帮助老师分担了负担。
  有一天上课时,老师检查同学们的作业,这个男同学又没做,还谎称把作业忘在了家里,老师让他跑回家拿来。检查完全班同学的作业,还不见该同学回来,老师得意地说:“他根本没做作业,一定躲在哪儿赶呢!”大家都觉得老师简直神了,这也知道。临近下课,男同学才匆匆赶来,气喘吁吁的他在门口叫了几遍“报告”。老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大家和老师一样,带着鄙视的眼光看着他。回想起来,我当时一点也没觉得男同学可怜,反而想把他赶出去,好大快人心。 从此以后,全班再没人和这位同学玩了。而老师照旧每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享受着同学们的“膜拜”。
  现在,随着专业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在实习以后,我每想起这位教师的一些做法,实在让我无法认同,隐隐约约感觉到,她与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什么呢?她可是我一直敬重的教师,是学校公认的优秀教师啊!那么,请问老师,您认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从一个小学生到大学生,经历了十多年时间,随着教育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和实习体验的获得,我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审视自己曾经“膜拜”的老师教育行为,开始置疑这位“优秀”教师的一些做法。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一个被称为“优秀”的教师,为何会让自己的学生萌生困惑,这位“优秀”教师究竟缺少了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扬着这个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主旨:爱与责任。这是师德之魂。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道德性实践,好教师就是有道德的教师。教师的德性是由其专业伦理所决定的,通俗地说,既然当一位教师,就要对学生付出爱与责任。
  什么是爱?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主体倾向于客体并愿意为之付出的情感态度。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主体应当为客体承担起的相应职责和任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大爱,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就是大爱,一种源于责任的爱。责任是内核,爱是外化。有了责任才有爱,爱源于责任。源于责任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态度,更应表现为一种行为方式。
  再看看上述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指出的是,这位“优秀”教师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有责任督促学生去完成,这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表现。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应该倡导一种“严是爱,松是害”的原则。教师的严格、严厉,是其责任心强的一种外在体现。但学生对这位教师又敬又怕的感觉,应进行一番深思。“敬”可佩,“怕”则虑。严师一定是一个让学生胆怯、害怕的老师吗?未必。严师更应是个有亲和力的教师。亲和力是教师在身教、言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亲和力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就其本质而言,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大写的人、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教师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位班主任老师缺少的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中渗入爱的情感。虽说爱源于责任,但有了责任意识并不一定产生爱的情感。没有爱的情感参与,学生很难接受教师的规劝、要求。如果教师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就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产生抵触、疏远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不合作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亲和力的缺失。通情达理,“情”通才能“理”达,入“情”才能入“理”。所以,一位教师应具有基本的道德情感——同情与自尊,良心与责任,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
  一个人的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区别与其他生命体的重要特征,它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幼儿,虽还不会读书、识字、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但他已有情绪、情感,他最初就是通过情绪和情感来生存、学习的。道德认知过程缺失道德情感的渗入,就很难形成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因此,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有赖于建立一种儿童恰当的道德情感反应模式。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反应模式,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将布满坎坷,因为他的情感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交往方式。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人,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生活。不会交往,就不会生存。一个人不会同情、不会怜悯、不会依恋、不会移情,这个人的生活就易与自私、冷漠、孤寂、甚至仇恨为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能够增强精神情感力量,这些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无疑,道德情感对于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法国作家罗曼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双开”考试,是允许考生带着课本和资料进入考场,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开放性试题的测试。“开放性试题”也称创新题、发散题,它是允许答案多元而不唯一的一种试题形式。随着“双开”考试的实施,有些学生陷入了“政治没啥可学,考试只要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的误区。  笔者认为,“双开”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更高了。考试的着眼点在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融会贯通与灵活应用。教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了解自己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所遇到的困难,他们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缺少什么,他们知道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捕捉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而且,每个学生都有分析、研究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想让自己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有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  但长期以来,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的事被教师“包办”了,学生只限于学习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师生互动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
编者按:也许你会说下面的故事都是平凡的,抑或你会说下面的故事都是普通的.可是,你可曾想过,平凡孕育伟大,平凡见证着伟大……
期刊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管理及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专业化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在“学区管理模式研究”中,就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自迁入新校以来,山东省文登市天福实验小学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以崭新的面貌探索着学校发展的有效模式。学校领导班子经反复研讨,提出了“营造书香型校园、打造科研型教师、培养情智型学生”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全校师生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学校鼓励全校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师生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一、优化读书环境,搭建读书平台    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和丰厚的图书资源做基础。学校努力优化读书环
“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尊重人的价值的教育,就是能够焕发人性光彩的教育。在长期的摸索与实践中,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已然从根本上树立起“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在尊重生命的教育道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培养强健的体魄,让生命充满激情    1.按照省里的要求,学校硬性规定高一到高三开齐开足体育课,合理安排好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2.深化体育课堂改革,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实行体育课走班制,每5个
教育的特征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心灵感化”。用爱来教育,用爱来感染,使师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心灵感化的方式则是以对话为主。近几年,在遵循”既求人人成才,又求人人升学”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创新中学广泛开展对话活动,用对话进行管理、用对话进行教学、用对话引领成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班主任与学生对话,打开学生灵智    班主任根据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以生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多年来,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始终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结合实际,拓宽多种教育渠道,努力实现“三个”自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一、探索德育新路,实现自主教育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校坚持做好三件事:一是以“三抓”突出养成教育,即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习惯最差的学生抓起,从初一年级抓起。针对学生身
一眨眼工夫,我为师已经有14年了。回想刚毕业那几年,自己也曾意气风发,怀着满腔的热忱,抱着坚定的信念,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的风采;也曾憧憬过要成为名师,创造自己的辉煌;也曾挑灯夜战,求知若渴;也曾以校为家,视学生为挚友……又曾几何,量化的有失公允,个别家长的误解,学生的不理解逐渐影响了工作热情。自己牢骚开始多起来,开始变得消极和世俗,有时甚至连自己教了半年的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就在我的迷惘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