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科医学院校学报的质量是衡量医学院校教育和学校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质量的关键在于稿源质量,受到学报组织机构、稿源质量、审稿时间与审稿水平、人员素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地方医学高校学报影响力,文章从提升期刊稿源质量、规范和加强机构管理及人员素养提升、完善编委会组成及外审制度等方面提出解决及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医学高校提升学报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院校;学报;影响因素;刊源质量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062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学报在高校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发展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增强。由于我国早期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本科医学院校往往设置在三、四线城市,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相对较少。但随着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这些高校的未来发展势头不可小觑,一些高校已拟申请升格为医科大学。高校学报及其影响力历来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和高校发展的试金石,也是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积极营造良好、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促进科技成果交流上医学院校学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科研发展的重要力量,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优秀科研成果展示方面大有可为,但目前学报发展整体质量不高,尤其是地方医学院校学报论文质量明显不高,无法与科研机构或综合类院校的杂志刊物相比。以牡丹江医学院学报为例,虽然近些年论文质量和层次、基金项目文章发表上有明显提升,但与同行业、医科大学学报和综合类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相比还有明显不足。
1 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学报质量影响因素
1.1 学报编辑部机构设置不完善
学报编辑部往往是学校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医学高校将学报编辑部交由科研部门直接管辖,科研部门往往更加重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评价,很少将精力投放于学报编辑部门,一些医学高校学报编辑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报编辑机构人员的积极性 [2] 。
1.2 高质量稿源缺乏
目前本科医学高校学报并不缺乏稿件来源,但稿件质量确实不高。优质稿件来源是保障高校学报影响力和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学报之所以具有竞争力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期刊普遍存在稿源严重外流的问题,不仅地方医学类学报,即使CSSCI源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依然存在,2020年2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出台《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的评价指标 [3] 。医学院校学报知名度不高,稿件多来源自由来稿,论文质量普遍不高,一般均来自同级高校甚至县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突出学报的特色。
1.3 审稿时间及审稿质量
期刊审稿时间是保证期刊时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医学类期刊,稿件的审阅一定要经过编辑筛选和外审环节,而外审时间的保证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外审专家只接受纸质外审稿件,绝大多数是外审专家只将外审作为兼职工作,在忙碌完本职工作之余才会进行审稿工作,无形中增加了审稿时间,延误审稿速度。
此外,一些外审专家由于时间原因,审稿意见相对简单,甚至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述,诸如“文章具有一定学术理论及意义”,使得编辑无法做出有效评价进而还需另外提请外审专家二次审阅,且文章中缺少对相关文章内容审阅的批注环节,严重影响审稿质量和稿件刊发质量 [4] 。还有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尚未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所有稿件均由杂志编委人员审稿,就会出现“放水”现象,当看见某篇文章为本单位自己熟悉人员或者外单位提前打招呼投稿的就会出具不公正的评审意见,进而不从杂志整体质量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低水平学术论文被录用,进而影响期刊质量和影响因子等。
1.4 硬件设施落后与更新速度慢
一些医学高校不重视学报的编审工作,甚至将本校的学报不列入晋级职称的来源期刊。在硬件设施投入方面,没有向学报倾斜,一些地方医学高校存在硬件设施陈旧、软件长期不更新等问题,甚至一些高校稿件仍然实行邮箱投递的方式,与数字化、信息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也使得一些投稿者出于影响因素和严肃性角度考虑,未将优秀稿件投入到该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稿源和质量 [5] 。
1.5 编辑素养及能力影响
医学院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报期刊的第一审阅人和期刊规范的执行者,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合理的知识及年龄结构。目前,医学高校学报编辑部中,多为医学专业出身,且绝大多数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仅对临床学科的稿件具有较强的了解程度,忽视了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稿件审阅,一些医学高校稿件编辑中没有从事统计学和社会医学的编辑,一些期刊编辑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完善、服务意识落实不到位、工作上缺少精益求精精神和嚴谨的科学态度等问题,甚至有些编辑对医学实验类文章没有尽职学术伦理监督,导致文章出现学术不端等方面,一些编辑编审水平不高,数字化应用水平较低,缺少对全新编辑应用技术的掌握,缺乏对社会政治环境的考量,对敏感问题缺乏细致洞察和谨慎态度。
2 提升本科医学院校学报质量策略
2.1 进一步提升期刊刊源质量
医学院校期刊的稿源质量是保证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医学院校期刊普遍缺乏高质量的稿源,医学院校期刊不应关起门来办杂志,应该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系,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探寻高质量稿源:其一,可以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通过召开学术交流会议或学术研讨会,邀请某一领域的学科专家学者进行学科前沿动态的讲座,向与会者发放学校学报,供与会者参考和今后需要时投稿;其二,开展“走出去”战略,利用一些高校召开青年学者论坛,吸引青年学者的契机,主动参与,与主办方沟通,使得学报作为支持学术会议的期刊,将与会者尚未发表的优秀论文优先刊发,并积极沟通与其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其三,适当考虑增加期刊的发行量,例如将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的期刊量从双月刊调整为月刊,让更多的同行、学者了解学报;其四,采用数字化方式,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供往期期刊目录,推送优秀稿源稿件,进行期刊发表的科普报道等方面加强和完善期刊服务 [6] 。 2.2 规范和加强机构管理及人员素养提升
医学院校学报机构的合理性是保障学报组织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工作思路,克服将学报作为科研机构附属二级机构,从学报长远发展角度思考学报未来发展问题,坚持以发展为理念,坚持机构的完善与健全,设立专门的学报编辑机构,由专业人员担任编辑工作。此外要充分考虑学科背景,根据专刊专栏负责的原则,坚持严把论文质量关,健全和完善机构责任制。
要充分认识到编辑人员人文素质、科研素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报长远发展的影响,加强对学报编辑的知识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业务不专业和意识形态不敏锐等现实问题。编辑是一种成长性职业,要想开展好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编辑基本功,精通编辑业务知识,知晓行业规范。编辑要提升业务能力,除了手头必备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外,还应经常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报经验交流会等,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编辑知识,了解一些科学性、创新性的学科动态,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更有利于把控稿件。
2.3 健全完善编委会及外审制度
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和基础,“三审三校”是出版单位的中心工作,对保障期刊的出版质量和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医学院校的学报来讲,更需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刊原则及严格遵守“三审三校”制度,对每一篇文章进行严格把关。为保证期刊质量,在稿件的初审、审稿、校对、版面设计、定稿、印刷、出版等环节严格把关。在办刊过程中,也要以责任编辑为主,既分工又合作,严格执行编排规范,把差错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使得各项内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7] 。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编委会编委的选拔,争取将一些有学术地位和理论功底的优秀人才纳入编委会内,通过其辐射效应,吸引更多优质稿源。尤其是要重视对青年编委会的选拔与培养,可效仿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在设置编委会的同时设置青年编委会,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同时也将其作为外审专家,参与论文稿件的审阅,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和宣传力度,可以为编委会成员和青年编委会成员开通绿色稿件通道,使他们认为优秀的文章能够优先发表,增强其参与杂志编审的热情和积极性 [8] 。加强和完善匿名审稿制度,积极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和方法,避免在论文审阅中出现不和谐、拉关系的行为,使得期刊论文发表尽显公允,展现出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丁玉文,张强,王喜梅,等.高校学报办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6):839-841.
[2]王晓燕,许延芳,田軍.高校学报的作用和发展策略[J].天津科技,2019,46(8):96-98.
[3]蒋湘莲,丁炳丽,朱雯霞,等.高校科技期刊稿源质量的现状调查及提升措施——以《中南医学科学杂志》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7):153-154.
[4]韩玲.学报如何吸引优质稿件的探讨——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4):317-319.
[5]霍振响,屈李纯.高校科技期刊审稿人审稿数量的分布规律及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136-1140.
[6]莫愚,王旭,谢秋红,等.关于编委会制度构建的思 考—— 以《中华烧伤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9,31(3): 290- 292.
[7]王茂元.做好三审三校 提高学报质量[J].职大学报,2018(4):121-122.
[8]史锐.科技期刊编辑的修养与提高[J].编辑学报,2019,31(2):231-233.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本科医学院校学报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KYYWFMY-0094)。
[作者简介] 黄蕊(1981—),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学术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编辑出版;通讯作者:付微(1991—),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供职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术理论研究部,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关键词] 医学院校;学报;影响因素;刊源质量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062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学报在高校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发展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增强。由于我国早期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本科医学院校往往设置在三、四线城市,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相对较少。但随着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这些高校的未来发展势头不可小觑,一些高校已拟申请升格为医科大学。高校学报及其影响力历来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和高校发展的试金石,也是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积极营造良好、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促进科技成果交流上医学院校学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科研发展的重要力量,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优秀科研成果展示方面大有可为,但目前学报发展整体质量不高,尤其是地方医学院校学报论文质量明显不高,无法与科研机构或综合类院校的杂志刊物相比。以牡丹江医学院学报为例,虽然近些年论文质量和层次、基金项目文章发表上有明显提升,但与同行业、医科大学学报和综合类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相比还有明显不足。
1 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学报质量影响因素
1.1 学报编辑部机构设置不完善
学报编辑部往往是学校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医学高校将学报编辑部交由科研部门直接管辖,科研部门往往更加重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评价,很少将精力投放于学报编辑部门,一些医学高校学报编辑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报编辑机构人员的积极性 [2] 。
1.2 高质量稿源缺乏
目前本科医学高校学报并不缺乏稿件来源,但稿件质量确实不高。优质稿件来源是保障高校学报影响力和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学报之所以具有竞争力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期刊普遍存在稿源严重外流的问题,不仅地方医学类学报,即使CSSCI源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依然存在,2020年2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出台《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的评价指标 [3] 。医学院校学报知名度不高,稿件多来源自由来稿,论文质量普遍不高,一般均来自同级高校甚至县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突出学报的特色。
1.3 审稿时间及审稿质量
期刊审稿时间是保证期刊时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医学类期刊,稿件的审阅一定要经过编辑筛选和外审环节,而外审时间的保证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外审专家只接受纸质外审稿件,绝大多数是外审专家只将外审作为兼职工作,在忙碌完本职工作之余才会进行审稿工作,无形中增加了审稿时间,延误审稿速度。
此外,一些外审专家由于时间原因,审稿意见相对简单,甚至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述,诸如“文章具有一定学术理论及意义”,使得编辑无法做出有效评价进而还需另外提请外审专家二次审阅,且文章中缺少对相关文章内容审阅的批注环节,严重影响审稿质量和稿件刊发质量 [4] 。还有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尚未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所有稿件均由杂志编委人员审稿,就会出现“放水”现象,当看见某篇文章为本单位自己熟悉人员或者外单位提前打招呼投稿的就会出具不公正的评审意见,进而不从杂志整体质量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低水平学术论文被录用,进而影响期刊质量和影响因子等。
1.4 硬件设施落后与更新速度慢
一些医学高校不重视学报的编审工作,甚至将本校的学报不列入晋级职称的来源期刊。在硬件设施投入方面,没有向学报倾斜,一些地方医学高校存在硬件设施陈旧、软件长期不更新等问题,甚至一些高校稿件仍然实行邮箱投递的方式,与数字化、信息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也使得一些投稿者出于影响因素和严肃性角度考虑,未将优秀稿件投入到该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稿源和质量 [5] 。
1.5 编辑素养及能力影响
医学院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报期刊的第一审阅人和期刊规范的执行者,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合理的知识及年龄结构。目前,医学高校学报编辑部中,多为医学专业出身,且绝大多数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仅对临床学科的稿件具有较强的了解程度,忽视了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稿件审阅,一些医学高校稿件编辑中没有从事统计学和社会医学的编辑,一些期刊编辑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完善、服务意识落实不到位、工作上缺少精益求精精神和嚴谨的科学态度等问题,甚至有些编辑对医学实验类文章没有尽职学术伦理监督,导致文章出现学术不端等方面,一些编辑编审水平不高,数字化应用水平较低,缺少对全新编辑应用技术的掌握,缺乏对社会政治环境的考量,对敏感问题缺乏细致洞察和谨慎态度。
2 提升本科医学院校学报质量策略
2.1 进一步提升期刊刊源质量
医学院校期刊的稿源质量是保证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医学院校期刊普遍缺乏高质量的稿源,医学院校期刊不应关起门来办杂志,应该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系,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探寻高质量稿源:其一,可以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通过召开学术交流会议或学术研讨会,邀请某一领域的学科专家学者进行学科前沿动态的讲座,向与会者发放学校学报,供与会者参考和今后需要时投稿;其二,开展“走出去”战略,利用一些高校召开青年学者论坛,吸引青年学者的契机,主动参与,与主办方沟通,使得学报作为支持学术会议的期刊,将与会者尚未发表的优秀论文优先刊发,并积极沟通与其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其三,适当考虑增加期刊的发行量,例如将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的期刊量从双月刊调整为月刊,让更多的同行、学者了解学报;其四,采用数字化方式,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供往期期刊目录,推送优秀稿源稿件,进行期刊发表的科普报道等方面加强和完善期刊服务 [6] 。 2.2 规范和加强机构管理及人员素养提升
医学院校学报机构的合理性是保障学报组织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工作思路,克服将学报作为科研机构附属二级机构,从学报长远发展角度思考学报未来发展问题,坚持以发展为理念,坚持机构的完善与健全,设立专门的学报编辑机构,由专业人员担任编辑工作。此外要充分考虑学科背景,根据专刊专栏负责的原则,坚持严把论文质量关,健全和完善机构责任制。
要充分认识到编辑人员人文素质、科研素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报长远发展的影响,加强对学报编辑的知识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业务不专业和意识形态不敏锐等现实问题。编辑是一种成长性职业,要想开展好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编辑基本功,精通编辑业务知识,知晓行业规范。编辑要提升业务能力,除了手头必备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外,还应经常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报经验交流会等,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编辑知识,了解一些科学性、创新性的学科动态,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更有利于把控稿件。
2.3 健全完善编委会及外审制度
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和基础,“三审三校”是出版单位的中心工作,对保障期刊的出版质量和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医学院校的学报来讲,更需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刊原则及严格遵守“三审三校”制度,对每一篇文章进行严格把关。为保证期刊质量,在稿件的初审、审稿、校对、版面设计、定稿、印刷、出版等环节严格把关。在办刊过程中,也要以责任编辑为主,既分工又合作,严格执行编排规范,把差错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使得各项内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7] 。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编委会编委的选拔,争取将一些有学术地位和理论功底的优秀人才纳入编委会内,通过其辐射效应,吸引更多优质稿源。尤其是要重视对青年编委会的选拔与培养,可效仿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在设置编委会的同时设置青年编委会,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同时也将其作为外审专家,参与论文稿件的审阅,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和宣传力度,可以为编委会成员和青年编委会成员开通绿色稿件通道,使他们认为优秀的文章能够优先发表,增强其参与杂志编审的热情和积极性 [8] 。加强和完善匿名审稿制度,积极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和方法,避免在论文审阅中出现不和谐、拉关系的行为,使得期刊论文发表尽显公允,展现出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丁玉文,张强,王喜梅,等.高校学报办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6):839-841.
[2]王晓燕,许延芳,田軍.高校学报的作用和发展策略[J].天津科技,2019,46(8):96-98.
[3]蒋湘莲,丁炳丽,朱雯霞,等.高校科技期刊稿源质量的现状调查及提升措施——以《中南医学科学杂志》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7):153-154.
[4]韩玲.学报如何吸引优质稿件的探讨——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4):317-319.
[5]霍振响,屈李纯.高校科技期刊审稿人审稿数量的分布规律及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136-1140.
[6]莫愚,王旭,谢秋红,等.关于编委会制度构建的思 考—— 以《中华烧伤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9,31(3): 290- 292.
[7]王茂元.做好三审三校 提高学报质量[J].职大学报,2018(4):121-122.
[8]史锐.科技期刊编辑的修养与提高[J].编辑学报,2019,31(2):231-233.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本科医学院校学报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KYYWFMY-0094)。
[作者简介] 黄蕊(1981—),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学术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编辑出版;通讯作者:付微(1991—),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供职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术理论研究部,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