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南瓜美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人们生活加快,各种美味佳肴层出不穷。面对这么多的美味,我当推黄南瓜,它不含淀粉最是老年朋友所喜爱,可他们不知怎么才能制作得入口,我特写几样南瓜肴出来,望大家参考。
  
  脆皮南瓜球
  
  原料:黄南瓜500g,糯米粉250g,面粉50g,红豆沙、面包糠、吉士粉、糖适量,奶粉适量。
  制作:1.黄南瓜上笼蒸熟用纱布包好,挤压南瓜汁(留用),放入盆中加奶粉、吉士粉、面粉,将南瓜汁烧开淋入盆中面粉内烫熟,稍凉下糯米粉搅均,再加白糖。
  2.用左手挤下南瓜球,放入红豆沙,滚面包糠,粘裹均匀入冷油锅中炸熟。
  特点:皮脆香甜,色泽鹅黄,最适节庆。
  
  五彩南瓜球
  
  此款小吃是将脆皮南瓜球炸熟后,粘炼乳、五彩巧克力针而成。
  特点:形美味奶香,层次分明。
  
  密汁南瓜条
  
  原料:黄南瓜250g,桔子饮料1瓶,蜂蜜适量,淀粉适量。
  制作:1.将南瓜去皮切成小一指条,上笼蒸5分钟。
  2.锅洗净下清水烧开,放桔子饮料、蜂蜜,烧滚,用淀粉勾簿芡淋在南瓜条上。
  
  菠萝鱼
  
  原料:鲤鱼1尾,姜片、葱节、南瓜汁、吉士粉、淀粉、糖、柠檬酸、料酒。
  制作:1.鱼去肠洗净,用刀砍脊背离尾10cm处,将尾从中穿出,去头。
  2.用刀横紧下切成麦穗花刀。用科酒、姜葱码味,粘淀粉入锅炸焦炸脆。
  3.锅放南瓜汁(即南瓜蒸熟后的汁),吉士粉、糖、柠檬酸,用淀粉勾芡淋在鱼身上。
  特点:形似菠萝,味道甜酸。
  
  南汁馒头
  
  平常我们吃馒头,总是洁白而鲜软,可否把馒头做得丰富些,变化美一些呢?我看是可行、可做的。有的小孩不喜食蔬菜,我们就将蔬菜榨汁加入面粉中做成各种馒头或花卷、包子,不就是一款款创新面点吗?
  原料:南瓜汁250g,面粉500g,干酵母5g,泡打粉10g,糖25g,奶粉10g。
  制作:1.将面粉挖一坑加干酵母、泡打粉、糖、奶粉搅匀后,再加水,揉面至皮张光滑后入盘饧1小时。冬季可在面盘下加热水,水温以用手放入不觉烫手为宜。
  2.面发起后,分切上蒸笼蒸10分钟后下笼。
  特点:色泽金黄,味道奶香。
其他文献
松菜,即是用肉、鱼、蛋和蔬菜类等原料,经过精细加工而成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其松软如绒,香鲜味美,且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和幼童食用,并能供筵席配菜及制作花色冷碟,为佐酒进膳之佳肴。而此种美味松菜,历受食者喜爱。古代食书《食宪鸿秘》、《醒园录》、《中馈录》中均收有关于“鱼松”和“肉松”的记载,《养小录》和《随园食单》中还收有关于“鸡松”与“虾松”的制食法。  松菜的制作,在各种荤素原
目前,在制作蛇皮菜肴时,通常运用市场上的蛇皮半成品为原料,它主要来自蛇类养殖场或养蛇专业户;运用这种蛇皮只需要将其泡发之后取出沥干水,改刀成节再烹调成菜即可,比过去现杀蛇现取皮比起来,方便许多,出菜的速度更快。现在介绍几款,我利用半成品蛇皮烹调出的创新菜肴,供试做。    一、山椒蛇皮煲    原料:水发蛇皮200 g,青笋片150 g,水发木耳50 g,野山椒粒20 g,马耳朵泡椒30 g,洋葱
“肚肺汤”乃山西名吃,也叫“肚肺面”,是长治地区民间的一种小吃。主料用的是猪的肚、肺、肠、肝加工成熟,配面条精工细做而成的汤食。素有“每晚喝碗肚肺汤,消除疲劳能睡眠,补虚提神治腰酸,好似神仙过个年”的美言。为什么这种名小吃在长治既不早点出售,也不正餐经营,而偏偏是下午6点以后才卖。说起来还有一段辛酸苦辣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秦昭王45年(前262年),派兵伐韩,侵占上党(今长治地区),守臣冯亭降
星期天上午11时40多分,我们乘车到了莫斯科餐厅。当年,餐厅在展览馆两侧,但门朝南,如今,已改为正门朝西了。由于岁月流逝,北京展览馆从外表看给人以沧桑之感,但进入餐厅的以接待零点客人为主的大餐厅,却依然感到它的高大、宽敞、明亮、典雅、华贵。餐桌分长方形、圆形两种。如采用西式吃法,可选长方桌。我们因为人少,就选了一个小圆桌。桌子一侧有一张带弧形的沙发,另一侧有两张椅子。坐定后,女服务员送来了菜谱。女
秋风送爽,木瓜成熟;新谷登场,鸡婆肥壮。一到集日的傍晚,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的白族村寨里,便飘溢着白族美食木瓜鸡那独特诱人的香气香味。  木瓜,属蔷薇科。果实秋季成熟,味酸稍涩,性温。食用、服用后有舒筋活血,治腰膝酸重,脚气湿痹,以及预防“乙脑”的功用。  我国栽种木瓜的历史,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古代男女青年不仅喜欢栽种和食用木瓜,还把木瓜当作爱情的信物,相互馈赠给意中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
所谓药膳,顾名思义,即是运用药性原料与食物相配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有别于一般烹调方法制作出的具有一定食补、食疗作用的,且在色香味形上能给人以愉悦感的一种佳肴。  人们注重饮食保健可以追溯到秦汉,从《周礼·天官》记载来看,厨事制度已经十分详细,《随书·经籍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专门的“食经”已经大量出现。《食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现有最早的食疗、食养学专著,为唐显庆年间所著,以后又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