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目标统领,要求适度;改进教法,注重实效。努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自主创新;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70-01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与课外教学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实践证明,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就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运行策略。
一、教学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想品德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当认真领会 《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如《新课程标准》对于“ 学法用法”的教学目标界定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仅要把握整体的目标层次,而且要把握课节的目标层次。就是一堂课,也要切实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分寸。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知识,讲清什么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做到什么要求,师生都要心中有数;所谓要求适当,就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可行,力求做到学习一点,理解一点,践行一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展示目标”,以及“怎样实施目标”等问题,真正让教学目标引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
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不同,那么课堂讨论的实效果也会不同的。笔者认为,作为初中的思想品德课,课堂讨论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讨论组织形式;第二种形式是以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第三种形式是以学生自由组合的讨论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笔者认为第二种和第三种的讨论形式最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是最适合初中的教学。这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当中来,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且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及见解,在相互的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讨论中得到进步,在讨论中开拓视野,提升思想高度。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学习小组最理想的分类是五个人以小组,这样既可以让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又不容易形成相对封闭的小组,就算观点不统一,不一致,也能够使少数学生得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使讨论继续进行。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醒每一小组的学生推举一名同学或者指定一名同学担任本组的小组长,使这名同学代表本组可以在班上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
三、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太好了!”“你真棒!”“你读的很好!”到底好在哪里?评价很笼统,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听过的秦义勇老师的课,教学评价非常有特色,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的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秦义勇老师的评价用语非常丰富,而且用得很具体、很恰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听过他的课后,从中我深受启发而且进一步认识到: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四、用于生活,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用于生活”,就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获得深切的体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展社会调查,就是建立开放型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操作步骤为:制作调查计划——走访调查——总结成果。
如学习初二的法律常识,针对教材的内容,把小品引入课堂,学生在课前自编自排小品,课上表演,把婚姻的法定条件、计划生育、尊老爱幼等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还要积极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學校,深入社会,分组调查研究诸如家乡的婚姻自由状况、不同历史时期的结婚证,到民政局了解结婚登记的过程等。根据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社会调查,使得一些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书本知识,有了生动直观的载体。对感性发展好,而理性思维发展慢的初中学生来说,这样直观生动的材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运用的目的。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只要我们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必定能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谢国基.现代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探索[M].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宗敏.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自主创新;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70-01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与课外教学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实践证明,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就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运行策略。
一、教学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想品德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当认真领会 《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如《新课程标准》对于“ 学法用法”的教学目标界定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仅要把握整体的目标层次,而且要把握课节的目标层次。就是一堂课,也要切实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分寸。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知识,讲清什么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做到什么要求,师生都要心中有数;所谓要求适当,就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可行,力求做到学习一点,理解一点,践行一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展示目标”,以及“怎样实施目标”等问题,真正让教学目标引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
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不同,那么课堂讨论的实效果也会不同的。笔者认为,作为初中的思想品德课,课堂讨论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讨论组织形式;第二种形式是以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第三种形式是以学生自由组合的讨论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笔者认为第二种和第三种的讨论形式最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是最适合初中的教学。这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当中来,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且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及见解,在相互的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讨论中得到进步,在讨论中开拓视野,提升思想高度。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学习小组最理想的分类是五个人以小组,这样既可以让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又不容易形成相对封闭的小组,就算观点不统一,不一致,也能够使少数学生得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使讨论继续进行。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醒每一小组的学生推举一名同学或者指定一名同学担任本组的小组长,使这名同学代表本组可以在班上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
三、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太好了!”“你真棒!”“你读的很好!”到底好在哪里?评价很笼统,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听过的秦义勇老师的课,教学评价非常有特色,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的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秦义勇老师的评价用语非常丰富,而且用得很具体、很恰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听过他的课后,从中我深受启发而且进一步认识到: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四、用于生活,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用于生活”,就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获得深切的体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展社会调查,就是建立开放型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操作步骤为:制作调查计划——走访调查——总结成果。
如学习初二的法律常识,针对教材的内容,把小品引入课堂,学生在课前自编自排小品,课上表演,把婚姻的法定条件、计划生育、尊老爱幼等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还要积极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學校,深入社会,分组调查研究诸如家乡的婚姻自由状况、不同历史时期的结婚证,到民政局了解结婚登记的过程等。根据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社会调查,使得一些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书本知识,有了生动直观的载体。对感性发展好,而理性思维发展慢的初中学生来说,这样直观生动的材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运用的目的。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只要我们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必定能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谢国基.现代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探索[M].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宗敏.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