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的奥秘:向细节更深处漫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独具特色,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设定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每一单元所提供的小说文本,是由编者按照该单元的话题所择定的。事实上,经典小说可挖掘的内容很广,可探讨的路径很多,我们常常在确定教学重难点上纠结迷茫,而话题的设置为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提供了有效指向。《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名篇,该文本被置于“情节”这一话题。被誉为“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恰是在这篇小说中示范了如何编织运用大大小小的情节,使之在摇曳生姿中呈示出更为丰厚的文本价值。为此,我着力于引导学生从《清兵卫与葫芦》这一文本去漫溯情节深处,探寻情节奥秘。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主干情节,并学会扩充为一段概要。
   2.寻找小说中的细节,通过品读细节来体会小说的丰厚意蕴。
   【教学重点】
   通过对细节的寻找、分类、品读、分析,感受文本更为丰富而多元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调查中,我发现大家对“情节”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这一些方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是情节的运行方式;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是情节追求的基本效果;与环境、人物密不可分,这是情节的三要素。那么,我们还可以学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以《清兵卫与葫芦》为例,往更深处去漫溯情节的奥秘。
   二、感知情节运行的规律
   1.从已知入手,《清兵卫与葫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以清兵卫与葫芦的关系的线索进行概括。
   明确:清兵卫迷葫芦—清兵卫买葫芦—清兵卫失葫芦—清兵卫弃葫芦
   2.四组关键词对应四个主要情节。我们能否在这四个短语之间,适当添一至两句话,使之成为本篇小说的内容概要。要求:四个主要情节间的衔接必须使用关联词语。
   明确:清兵卫痴迷于葫芦,因此他常买葫芦。一次,他买到一个非常喜欢的葫芦。于是,天天把玩,不料被教员没收。而由于教员的家访,父亲砸破了所有葫芦,也因此清兵卫彻底放弃了葫芦。
   追问:衔接主要情节时,我们使用到的关联词具有逻辑方面的什么共性?
   明确:因果关系。的确,我们追求一波三折的情节,但这起伏,不是随意的摇摆,作家在其中设置了因果关系。
   3.那么,仅仅只是阅读这段内容概要,我们从中读到了什么样的主旨?
   明确:教育的粗暴。成人以自身意志遏制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天赋。
   三、探究细节生发的效用
   从内容概要中,大家就能够大致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经典作品我们只需要读概要就够了呢?
   4.那些散落于概要之外的,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在小说中又将起到怎样的效用呢?正好,我们四组,分别聚焦一个情节,在该情节中去寻找细节,进行品味。当然情节之间也并不是孤立的,如果能够勾连不同情节中的类似细节,那将会是更大的惊喜。小组合作,做好记录。
   明确:每一细节的编织都有其意义价值。作者在运用细节时,采用多向叠加、反复刻画、错位比照、适度游离、刻意延缓等方式,支撑、丰富了情节,也拓宽、深化了主旨。
   当我们沉浸在小说内部,去捡拾概要之外的,被我们丢弃的细节时,我们能够读到的不仅只是对成人简单粗暴的扼杀儿童天性的批判。这些细节为小说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比如,审美被社会世俗風气绑架,自然、质朴、独立的审美观被不断边缘化;强权对人的压制会带来行为的盲目性;而功利化的追求使得人与人的交往不再那么纯粹、直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本身,去咀嚼文本自身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这是内容概要无法给予我们的深度体验。
   四、体悟小说形式的意味
   5.以上所讨论的情节事实上是小说的主体情节,读一读小说的首尾两个情节,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主体情节被安置在一个闭合的圆环之中。你能从这样的形式设置中读出哪些意味?
   明确:闭合的圆环意味悲剧将重演。教员依然不知修身为何物,父母依然不知天性为何物,清兵卫依然不知抗争为何物。个体无法突破“不自知”的社会悲剧。
   形式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借用形式来让读者体会这种不会结束的悲剧。它将会引导读者由对个体问题的思考而转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当一个人的悲剧变成一个社会的悲剧时,它带给人们的就不仅是伤心落泪了,而是生命的震撼和人性的觉醒。这也是小说环形结构的美学意义的深刻之处。
   环形结构常见于艺术创作,比如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昆汀的电影《低俗小说》,都运用到了这种形式上的创新。
   五、结语
   艾布拉姆斯曾指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一个好的文本,其本身就存在多种被探讨挖掘的可能性,而当我们将其与作者相关联时,你又将发现更多的奥秘。关于《清兵卫与葫芦》,我们还能探究些什么?恐怕绕不开作者志贺直哉本人。课后不妨去了解一下志贺直哉本人的经历,你对这篇小说,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
其他文献
温晖明,浙江省长兴县夹浦镇中学教师。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那么我想,标点符号应该就是美术中一处艺术留白。标点符号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隐在文中的细微之处,默默地承载着许多的语义和情感信息,它一直是“以无形之言传无尽之意”。它为我们的个性阅读、发散想象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若能将眼光投向那些看似细枝末节的标点,借助标点巧妙解读文本,往往会有意外的惊
2000多年来,中国文人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后,往往喜欢退回到庄子,幻想清静无为,作逍遥游。鲁迅就曾说过,我们挂孔夫子的招牌,却都是庄子的私淑弟子。李泽厚也说,中国文人表面上是儒家,其实骨子里都是庄子。为什么说中国文人骨子里都是庄子,都渴望作逍遥游呢?为了更好的理解《逍遥游》这篇课文,我在讲述之前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庄子的人生哲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面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楚威王闻庄周贤,
“问题探讨式”教学就是要以问题为核心,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探究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个逐步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质疑精神,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解惑,最终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品质。  笔者根据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基于“问题探讨”,设计了《雷雨》一课的教学
余秋雨曾如此评说被贬永州的柳宗元:“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1]《永州八记》是贬官文化的代表,《始得西山宴游记》即为其一。对于这篇文章,古人曾有过如此点评:“前后将‘始得’二字,极力翻剔。”[2]“全在‘始
韩军的《背影》公开课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两年多的论争,它肇始于李华平2014年末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此文认为韩军的《背影》教学解读实乃盲目求新哗众取宠的误读,教师不能拿基于个人生活感悟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随后有数篇论文相继发表,支持此文观点。另外,依据张江先生“强制阐释”理论,张心科的《强制教学:从现象到本质——韩军执教评议》认为韩军
前些年流行的一种作文应试模式——“文章不长,名人帮忙;字数不够,诗词来凑”。一举例就是陶渊明、李白、杜甫、李清照;不论什么题目,都能拿来套一套。还有人认为,用诗文名句、名人名言点缀,就是“书卷气息”;拿古人、文化人说事儿,就是“文化底蕴”。概括起来说,这类考场作文思想内容上或者空洞无物,游离主题或题旨,牵强附会;或者云山雾罩,借中外文化名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或者情感上矫情伪情,苍白无力,却刻意以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经典名篇,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受到师生的重视,此次部编本教材[1]依旧以精讲篇目出现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在此之前,该课文是安排在人教版[2]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   人教版课文注释中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对此解释,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此处的“外人”是指与渔人生活朝代不尽相同的人,恰恰就是生活在桃
恰当运用中国古代论说名篇的思辨性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其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成为思辨性阅读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以《孟子》选读教学为例,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上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从论题的关键词入手,学习界定概念的方法   多数教师教文言文,习惯于围绕文言字词、内容理解、写作背景、作品主题等内容展开教学。例如梳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翻译句子,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动笔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是把它看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因此,我们可以试着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从而改善自己的作文教学状况。   一.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是预设的、可把控的,尽管也会有教学“意外”的发生,但只是预设与生成之间交互作用擦出的一点火花。但如果改变常态的教学环境,变换教学对象,改变教学内容,那么课堂教学就成了有趣的“冒险”,意外丛生。可恰恰是这些“意外”,触动了教学者和教学对象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了教者的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堂生成的诸多特点,帮助教者更好地打造属于自己的智性课堂。  一、由头:问题思考的触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