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应用兼具的语文教学改革论著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语文教学论
  主编:乔桂英
  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ISBN:9787040413663
  定价:38元
  语文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并涌现出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著述。由乔桂英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便是内容比较丰富和全面的一部书。
  《语文教学论》在体例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各章采用“教案”与“学案”相结合的结构,体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也反映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视。此外,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选取大量的教学实例,使读者能在理论学习中感受到实际的课堂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作者围绕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将全书内容划分为十二章,由总体到细节,由理论到实践,对语文教学作了实用而深刻的讲解。这十二章从内容上又可以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即“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主要阐述语文教学的总体意义和目的,强调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展示出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从思想上令读者树立起从事语文教学所必需的使命感和专业态度。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语文课程资源”和第五章“语文教材”,重点阐释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在这两章里,作者除介绍语文教材的编选原则外,还着重在“语文课程资源的使用学案设计”等章节里强调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加强自学、主动拓展阅读范围,指出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教”,而应是一项带有启发性的系统工程。第三部分为第六章至第十章,进一步对语文教学中所包含的各个具体内容展开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点论述如何引导学生领会和掌握语文学科中最基础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从而为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熟练运用语言工具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十章“综合性学习”进一步阐述如何启发和训练学生自如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第四部分包括第十一章“语文教学设计”和第十二章“语文教师的素养”。这两章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能够适应和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大背景下人们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具备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之,该书结构层次分明,论述深刻,实例生动,既有针对性、专业性,又兼具實用性和可读性,是一本培养新时代语文教学人才的优秀教材和参考读物。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张军)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七组: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以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次习作,以实践活动为先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积累素材,激活兴趣;以口语交际为凭借,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为了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为其创设“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而积极语用需要积极的语境。就高考作文题型设计而言,创设的其实就是可供积极语用的基本“语境”。就实践活动的语境而言,任何写作都会受到语境中某些要素的制约,从而潜在地影响考生思想力和表达力的释放程度。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持续凸显了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向:通过创设“积极的语言实
要学好文言文,读是关键。读的学问很大,读的方式有很多种。笔者以董旭午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一课为例,谈谈文言文课堂教学如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提高教学效率。概括地说,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过好“三关”——“诵读关”“猜读关”“品读关”,切实培养学生的品析力、感悟力、学习力和自觉力,以及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教师要引领学生过好“诵读关”  古人是特别重视诵读的,几乎所有的诗文都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中强调:“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评改记叙文,要针对记叙文的特点评改,要从三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的感受出发,营造轻松和谐的评改意境,注重对学生习作过程和方法的关注。    [习作内容]  仿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而学习语言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使硬生生的书面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产生一种“立体化学习”的感觉。因而,朗读是语文“立体化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朗读的“沼泽地”    急功近利的心态致使我们没有把朗读放在一个足够重视的位置,朗读教学生成了大片大片的“沼泽地”。  第一片“沼泽地”:压缩朗读时间,读得浮
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依据。基于扎根理论,笔者对北京市石景山区31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含个人素养、政策与管理和社会支持三方面。其中个人素养包括教育知识、专業知识、职业道德、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核心价值观、成就动机、反思能力、表达能力、自主意识等;政策与管理包括评价机制、条件支持、学校管理、政策导向、工资薪酬等;社会支持包括教师关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生的民族性;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深入发掘其中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格,更是能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中国虽然是一个汉文化占据核心地位的文明古国,但现存的少数民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早已与汉族一起构成了难舍难分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份和谐与团结也离不开长久以来政府与学者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关注。由文日焕、王宪昭著的《中国少数民族神
升入中年级的学生,要学着写结构完整、像模像样的作文了,可每次习作,却令学生愁、家长愁,老师也愁。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唯有以积累为基础,以体验为重心,以个性表达为目的,掬一捧生活的活水,让作文成为写意的享受。    一、日有所诵,使学生的语言羽翼丰盈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反思每天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语言积累流于形式,教师大
近日聆听了一场小学语文教学讲课比赛,从中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归类、情感打包、思想定性。比如写景的归结到喜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这一思想层面,写人的全部落到学习主人翁某种品质这一情感角度,且同类文章的教法、设问、练习、情感体验如出一辙。然而,这种教法真的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培养孩子们的优秀人格吗?  把人格发展放在首位是中小学教育的立足点,语文与人的思想品德联系得更加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  3,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鸟类、对树林、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造林工人的赞颂之情;增强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