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shui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需要我们采取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综合运用等多种现实途径来培养,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
  【关键词】数感 数感培养 合作交流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英文中“Number Sense”,可翻译成数感、数觉或数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本人作為一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面对教师设计的同一个数学情境,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思路畅通、作答流畅,而有的学生反应迟缓、苦思冥想、思路凝滞,作答语无伦次。那么,数感到底是什么呢?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开放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数感的方法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观察法
  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室内外或校园内外观察,让学生通过看、数、摸、想等,把周围的事物尽可能的数量化,使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事物的意义,在这种教者有心,学者无意的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这种观察虽然是通过学生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知识,但它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活动。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零乱的、随意的,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与策划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数的存在。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物说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在跟数打交道。如在商场购物要读懂标价、付钱,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敦都是有具体有意义的数;个人资料如我的生日、身高、体重、鞋号、学号中都有一个个具体的数;家庭住址中的邮政编码、门牌号码、楼层和电话号码都是由一串数组成;妈妈自行车的牌号、社会福利彩票的号码等都是由数组成的。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4]。
  (二)实验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抽象的问题转变为直观,使隐性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显性,从而利于学生“数感”的形成。如讨论“圆周率的推算”时,仅仅根据书本知识分析或通过单纯的数字计算,学生会感到枯燥。如果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在实验中促进学生建构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感悟出圆周率的概念。又如讨论圆锥体的体积汁算方法时,由于学生对圆锥体比较陌生,采用一般的学习方法多数学生仍然感到困难。如果建立在已经学习过的圆柱体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实验法,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小组实验,能够比较顺利得出结论。可见,实验法有助于学生顺利的形成“数感”。
  (三)调查法
  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过程中调查法倍受欢迎。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为了帮助理解“计划生产”、“实际生产”、“超过计划”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去了解生产情况,尤其是了解一些技术更新后提高效率的具体数据,把这些编成应用题。有位学生通过调查编成了这样一道题:“今年爸爸原计划每亩地产1400千克西红柿,但是由于爸爸学习了种植的新技术,加强了管理,实际3亩地总共产了4800千克西红柿,平均每亩地产西红柿超过计划多少千克?”。诸如此类的做法还很多,比如到社区做好事、去公园当“环保小卫士”、参加“少年军校”等。
  (四)比较法
  运用比较法能够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如“李阿姨买二袋大米(每袋35元),牛肉14.2元,蔬菜6.7元、鱼12.8元,带来100元钱够不够?如果不够怎么处理?”学生经过讨论后出现了16钟不同而有意义的答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选出最佳的方案,这样的训练不仅解决了书面上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体验了生活中的数学,同时也促进了“数感”的形成。
  (五)模拟情景法
  充满诱惑的教学活动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模拟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加深对数的认识,形成数感意识。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业批改作为课后的基本环节,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在课堂式教学备受关注的今天,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却一再遭受冷遇。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耗时耗神,而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及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作业批改 教材研究 适用方法  现阶段,由于课堂式教学的跟进,使得一些老师在课后作业中,属于对作业的批改
【摘要】数学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体性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要联系实际、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七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开始大量出现,与农村留守儿童相伴随的教育难题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集宏观制度、家庭教育、学
數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也是人类用于交流的工具。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的在数学交流时能尽量说正确、说完整,说得合乎逻辑,说得简练幽默。所以,数学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知识移植",数学教学过程伴随着数学交流的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及教媒体的交流,学生与社会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交流等。  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
【摘要】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自主学习,学习成绩也会有显著的提高。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就要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好奇心重,喜欢玩的特点,同时又要根据数学逻辑性强,同语文等学科相比,趣味性较低的缺点,为学生设置活泼生动的课堂,造就趣味性强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性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广泛应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快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改变着老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设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各种资源,结合优秀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模式,全方位提中学学数学教学质量,就成为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前的重要课题。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和探索适合于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探索的主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有效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可见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数学阅读呢?  一、分类指导,让学生善读  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如:计算教学中不仅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呈现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但只有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才可能较好地提出问题并把握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方式 自主学习  以问答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是当前数学课的常见形式,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激活了师生的双向活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