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是通过以空间概念作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来实现的。虽然时间隐喻在汉、英语中的基本概念模式都可以归结为莱考夫的“时间流逝是运动”,但是这一概念隐喻下的隐喻表达式却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利用词典研究法,分别从汉、英语的趋向词入手,说明“趋向词”是两种语言中时间隐喻表达式的言语生成理据之一。
关键词:时间隐喻;隐喻表达式;趋向词;模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0)06-0146-5
1. 引言
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是通过以空间概念作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来实现的。以往的研究大都关注构成时间隐喻本身的各个概念系统,或是将其与空间隐喻研究相结合,或是比较各种语言中时间隐喻的异同。然而,对于某一具体概念隐喻下隐喻表达式的生成根据的研究却不甚充分。时间隐喻的表达式因其与概念隐喻之间存在生成关系,因而具有生成性,那么生成这些隐喻表达式的言语根据是什么?笔者认为,虽然构成时间—空间隐喻的具体表达式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有很多是借助“趋向词”来实现的,由“趋向词”构成的隐喻表达式是构成这些表达式的基本模式之一。换言之,相当多的有关时间概念的隐喻表达方式是通过具有趋向意义的词汇来表达出来的,其中有些还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固定了下来。
2.“时间流逝是运动”概念隐喻
2.1 概念隐喻①与隐喻表达式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认知现象。Lakoff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人们的思想,形成判断,进而形成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概念结构,称之为概念隐喻(转引自绪可望,2007:94)。概念隐喻的结构可以简洁地表述为:概念域A是概念域B。比如:“生活是一次旅行”;“争论是一场战争”;“理论体系是建筑物”等等。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后者是由属于具体概念域的语言或术语派生出来的众多语言表意方式(Kovecses, 2002: 5),以单词、短语和句子的形式出现。例如:
AN ARGUMENT IS WAR.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he target.
例句中大写的句子是对概念隐喻的表述,而斜体部分则是这一概念隐喻下的隐喻表达式。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之间存在生成关系,即某个概念隐喻下的隐喻表达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
2.2 时间隐喻研究
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因而对时间隐喻的研究总是与空间概念分不开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认知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帮助人们借助形象和具体的概念来理解相对抽象和复杂的概念。由于时间这一概念的抽象性,人们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往往借助空间这个较为直观的概念。认知科学家普遍认为:时间是通过空间来概念化的,人们通常用空间方面的词汇来理解或谈论时间(汪少华,2006:58-60)。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时间概念是空间域向时间域投射的结果(张建理、骆蓉,2007:68-73)。这种空间向时间的映射方式是通过在时间隐喻中附着“移动”的概念来实现的。Lakoff(1993: 216-217)认为英语中的时间是通过“时间流逝是运动”(Time Passing is Motion)来概念化的。“自我移动隐喻(the moving ego metaphor)”和“时间移动隐喻(the moving time metaphor)”(Lakoff & Johnson, 1980: 14-25; Yu Ning, 1998: 32-39)是学界普遍认同的两种隐喻认知模式,这两者都是通过在具体的隐喻表达方式中附着“移动”的概念来实现映射的。我国学者通过对汉语时间隐喻的分析,发现英语和汉语具有共同的体验和认知基础(张建理、丁展平,2003:31-32)。因此,汉、英语中围绕总隐喻展开的千变万化的隐喻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模式值得探讨。一直以来,学界用“时间词”这个术语来指称构成时间隐喻的词汇,但是这个概念的外延似乎太大,任何用来构成时间隐喻的词汇在某种意义上都可归到这一类中,而将隐喻表达式的生成根据模式化似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 趋向词与隐喻表达式
3.1 趋向与位移
较早把“趋向”这一概念引入到语言研究当中是汉语界学者对于“趋向动词”的研究。《现代汉语词典》将趋向动词定义为:“动词的附类,表示从近到远、从远到近、从低到高、从高到低、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等趋向或其他虚化的意义,分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种。单纯的趋向动词是‘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等。合成的趋向动词由单纯的趋向动词组成,如‘进来、进去、出来、出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等(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005:1126)。虽然汉语中趋向动词的数量有限,是一个封闭的类(孙绪武,2004:114-117);但是它们除了表示趋向意义,还可以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刘月华,1998: 6-19)。英语中并不把趋向动词作为单独的一个词类进行研究,其对应的英译词条“directional verb”②在英语语法书和语言学词典中并不存在。在本文中,“趋向”的概念仅用来表示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并不一定带有明确的方向性,也不仅限于动词这一类。
3.2 汉语趋向词表达式
时间隐喻在汉语中的基本概念结构是:时间是空间。由此概念域生成的表达式虽然数量不少,但有很多都是借助具有趋向意义的词来实现的。例(1)—(19)分别列举了这些趋向词在字典中的本意、例句及在古、现代汉语中的隐喻表达式。(a. 词典基本义例句;b. 古汉语中的隐喻表达式例句;c. 作为词条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现代汉语时间隐喻表达式)。
(1)来,由彼及此、由远及近。
a.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孟子》)
b.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孟子·公孙丑下》)/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c. 来不及/得及/年/日方长/生/世/者
(2)去,离开。
a. 欲呼张良与俱去。(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b. 我从去年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弃我去者,昨日之事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李白《空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叙云》)
c. 去年/岁/日
(3)进,向前。
a.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经》)
b. 进程/走进新时代
(4)出,由内到外。
a.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九歌·国殇》)
b. 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
c. 出月(例:这个月没时间,出月才能把稿子写完。)/出蜇
(5)上,登上、升上。
a.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战国策·楚策四》)
b. 故上比之殷周,中比之燕、宋,莫不从此术也。(《韩非子·爱臣》)
c. 上半场/半晌/半时/半天/半夜/古/年/年纪/上星期/午/限/旬
(6)下,从高到低。
a.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 自桀纣以下,皆以鬼神为不神明,不能为福祸。(《墨子·公孟》)
c. 下半场/半晌/半时/半天/半夜/不为例/场/午/限/旬
(7)回,回旋、环绕;返回。
a.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b. 若回日复相,必乱天下。(《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三年》)
c. 大地回春/回首往事/回忆录
(8)过,走过、经过。
a.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春秋》)
b.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霖》)
c. 这事不急,等过了年再说。/这孩子过年该上学了。
(9)起,坐起、起来。
a. 曩子坐,今子起。(《庄子·齐物论》)
b.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
c. 起笔/步/初/始/头儿/先/小儿/源
(10)开,开门。
a. 开府库,出币帛。(《礼记》)
b. 开年以来,病增虑切。(《梁书·沈约传》)/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李商隐《宋玉》)
c. 开春/局/门红/蒙/始/头/学/战/张/宗明义
除了上述10个在现代汉语中被明确定义为趋向动词的词以外,古代汉语中还存在着一些传递“位移”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趋向动词,但同样能表达位置的变化,因此也被大量地用来构成时间隐喻的表达方式,其中大多在现代汉语中有所保留。
(11)往,去、到。
a. 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战国策》)
b. 既往不咎。(《论语·八佾》)/不慕往,不闵来。(《荀子·解蔽》)
c. 往常/后/届/年/日/事/昔
(12)逝,去、往。
a. 颖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后汉书·王霸传》)
b.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c. 岁月易逝/逝去的时光
(13)转,滚动、旋转。
a. 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 《上欧阳内翰书》)
b.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苏轼《山村五绝》)/鄙夫到巫峰,三岁如转烛。(杜甫《写怀》)
c. 转脸儿/年/瞬/眼
(14)经,经历、经过。
a.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也。(《韩非》)
b.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c. 经久不息/经年累月
(15)度/渡③,渡江河。
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凉州词》)/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
b. 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于三百也。(《论衡·气寿》)
c. 度日如年/荒/岁/假
(16)行,行走、前往、离去。
a.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微子》)
b.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天运》)/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或抽列古今,记著行事④,若司马子长、刘子政之徒,累积篇第,文以万数。(《论衡·超奇》)
c. 行将/将入暮/时
(17)跨⑤,越过、超过。
a.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
c. 跨年度/越了几个世纪
(18)入,进入。
a. 后六年冬,匈奴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史记》)
b. 新春刚入手⑥,归计定如何?(曹伯启《寄高文甫治书略寓自劾之意》)
c. 入冬/时/夜/蜇
(19)越,度过、跨过。
a. 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阳。(《战国策·西周策》)
b.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c. 每年有几十万只候鸟飞往鄱阳湖越冬。
虽然随着语言的发展,有些趋向词的本意在隐喻表达式中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了,但是通过比较本意与喻义,笔者发现趋向词在汉语隐喻表达式中广泛存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汉语中的趋向词主要是趋向动词,在古、现代汉语中大量地生成了“时间流逝是运动”这一概念隐喻的具体表达式。现代汉语中许多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条,虽然有些已经看不到原有的趋向意义,但有理由认为它们是由趋向词生成的隐喻表达式,在语言中保留并固定下来的。
3.3 英语趋向词
英语时间隐喻表达式中词汇的趋向意义有时不像汉语中的那样明显,趋向词的来源也不像汉语那样主要依靠动词。但是,这种趋向词生成的隐喻表达式在英语中也是相当常见的。参照《新世纪现代汉英大词典》和《英汉大词典》,汉语中的“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作为趋向动词在英语中大致对应的动词主要有:“come/go/enter/leave/ascend/descend/return/pass/rise/open/approach”等。根据词典中的释义与例句,这些词都具有一定的趋向或者位移意义,而且大多可以用来构成时间隐喻的表达方式。试举几例:
The rainy season came late this year.
One week is already gone.
He was famous by the time he entered his early thirties.
ascend to the prehistorical period
We passed a pleasant afternoon together.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的趋向词还包括副词和介词,它们既可以与动词搭配也可以单独构成时间隐喻表达方式。虽然它们在词性上存在差异,但都明显地带有“位移”与“指向”的意义。如:
Your thoughts are behind the times.
This style of dress is out-of-date already.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Her mind returned to the year of 1940.
4. 趋向词模式
从思维角度看,无论是“自我移动隐喻”还是“时间移动隐喻”,属于始源域的“移动”概念都必须实现其在目标域中的互动。对于这一意义建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映射论和合成空间理论都予以了各自的解释,前者将其归为基于相似性而产生的域间映射,后者则认为这是概念整合的结果。但在语言层面上,任何意义构建过程都离不开语言本身的表达。也就是说,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之间的生成关系是需要借助具体的词汇、短语和句子才能实现的。根据上述例子,笔者认为趋向词正是这种生成关系所借助的具体词汇,从而实现了始源域概念由思维到语言再到思维的传递过程。另外,趋向词被大量地用来生成时间隐喻表达式,其中有的还以死隐喻(dead metaphor)的形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固定了下来。趋向词模式代表了一类时间隐喻表达式的共性,即借助趋向词生成表达式,以语言为形式构建核心概念“时间流逝是运动”(Time passing is motion.),从而连接思维与表达。因此,隐喻表达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生成的语言理据也是有章可循的。当然,并非所有的时间隐喻表达式都要借助趋向词来生成,而且其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使用频度也存在差异。比如,英语中的“下个月”有“the coming month”和“next month”两个不同的表达式,后者就不是由趋向词来构成的。又如,汉语中的“前/后”虽然也被用来生成时间隐喻表达式,但两者属于形容词或副词,几乎没有“趋向”意义。趋向词模式只是时间隐喻表达式在语言层面的主要生成模式之一。
5. 结论
由于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生成关系,同一概念隐喻下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通过上述对时间隐喻表达式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有大量的时间隐喻表达式是由趋向词来构成的,即趋向词模式;(2)虽然在有些表达式中趋向词原有的趋向意义已经减弱或消失,甚至发生了词性的变化,但趋向词本身作为时间隐喻表达式还是言语中大量地保留了下来。希望本文对于概念隐喻与概念隐喻表达式间生成关系,以及概念隐喻下具体隐喻表达式生成机制的探讨能够有助于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Kovecses, Zoltán. 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4-22.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In 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16-217.
Yu, Nin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1998: 32-39.
刘月华. 趋向补语通释[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8:6-19.
孙绪武. 趋向动词的范围及意义[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14-117.
汪少华. 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58-60.
绪可望. 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3-97.
张建理、丁展平. 时间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31-34.
张建理、骆蓉. 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2007(2):68-73.
关键词:时间隐喻;隐喻表达式;趋向词;模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0)06-0146-5
1. 引言
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是通过以空间概念作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来实现的。以往的研究大都关注构成时间隐喻本身的各个概念系统,或是将其与空间隐喻研究相结合,或是比较各种语言中时间隐喻的异同。然而,对于某一具体概念隐喻下隐喻表达式的生成根据的研究却不甚充分。时间隐喻的表达式因其与概念隐喻之间存在生成关系,因而具有生成性,那么生成这些隐喻表达式的言语根据是什么?笔者认为,虽然构成时间—空间隐喻的具体表达式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有很多是借助“趋向词”来实现的,由“趋向词”构成的隐喻表达式是构成这些表达式的基本模式之一。换言之,相当多的有关时间概念的隐喻表达方式是通过具有趋向意义的词汇来表达出来的,其中有些还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固定了下来。
2.“时间流逝是运动”概念隐喻
2.1 概念隐喻①与隐喻表达式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认知现象。Lakoff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人们的思想,形成判断,进而形成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概念结构,称之为概念隐喻(转引自绪可望,2007:94)。概念隐喻的结构可以简洁地表述为:概念域A是概念域B。比如:“生活是一次旅行”;“争论是一场战争”;“理论体系是建筑物”等等。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后者是由属于具体概念域的语言或术语派生出来的众多语言表意方式(Kovecses, 2002: 5),以单词、短语和句子的形式出现。例如:
AN ARGUMENT IS WAR.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he target.
例句中大写的句子是对概念隐喻的表述,而斜体部分则是这一概念隐喻下的隐喻表达式。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之间存在生成关系,即某个概念隐喻下的隐喻表达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
2.2 时间隐喻研究
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因而对时间隐喻的研究总是与空间概念分不开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认知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帮助人们借助形象和具体的概念来理解相对抽象和复杂的概念。由于时间这一概念的抽象性,人们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往往借助空间这个较为直观的概念。认知科学家普遍认为:时间是通过空间来概念化的,人们通常用空间方面的词汇来理解或谈论时间(汪少华,2006:58-60)。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时间概念是空间域向时间域投射的结果(张建理、骆蓉,2007:68-73)。这种空间向时间的映射方式是通过在时间隐喻中附着“移动”的概念来实现的。Lakoff(1993: 216-217)认为英语中的时间是通过“时间流逝是运动”(Time Passing is Motion)来概念化的。“自我移动隐喻(the moving ego metaphor)”和“时间移动隐喻(the moving time metaphor)”(Lakoff & Johnson, 1980: 14-25; Yu Ning, 1998: 32-39)是学界普遍认同的两种隐喻认知模式,这两者都是通过在具体的隐喻表达方式中附着“移动”的概念来实现映射的。我国学者通过对汉语时间隐喻的分析,发现英语和汉语具有共同的体验和认知基础(张建理、丁展平,2003:31-32)。因此,汉、英语中围绕总隐喻展开的千变万化的隐喻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模式值得探讨。一直以来,学界用“时间词”这个术语来指称构成时间隐喻的词汇,但是这个概念的外延似乎太大,任何用来构成时间隐喻的词汇在某种意义上都可归到这一类中,而将隐喻表达式的生成根据模式化似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 趋向词与隐喻表达式
3.1 趋向与位移
较早把“趋向”这一概念引入到语言研究当中是汉语界学者对于“趋向动词”的研究。《现代汉语词典》将趋向动词定义为:“动词的附类,表示从近到远、从远到近、从低到高、从高到低、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等趋向或其他虚化的意义,分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种。单纯的趋向动词是‘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等。合成的趋向动词由单纯的趋向动词组成,如‘进来、进去、出来、出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等(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005:1126)。虽然汉语中趋向动词的数量有限,是一个封闭的类(孙绪武,2004:114-117);但是它们除了表示趋向意义,还可以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刘月华,1998: 6-19)。英语中并不把趋向动词作为单独的一个词类进行研究,其对应的英译词条“directional verb”②在英语语法书和语言学词典中并不存在。在本文中,“趋向”的概念仅用来表示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并不一定带有明确的方向性,也不仅限于动词这一类。
3.2 汉语趋向词表达式
时间隐喻在汉语中的基本概念结构是:时间是空间。由此概念域生成的表达式虽然数量不少,但有很多都是借助具有趋向意义的词来实现的。例(1)—(19)分别列举了这些趋向词在字典中的本意、例句及在古、现代汉语中的隐喻表达式。(a. 词典基本义例句;b. 古汉语中的隐喻表达式例句;c. 作为词条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现代汉语时间隐喻表达式)。
(1)来,由彼及此、由远及近。
a.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孟子》)
b.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孟子·公孙丑下》)/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c. 来不及/得及/年/日方长/生/世/者
(2)去,离开。
a. 欲呼张良与俱去。(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b. 我从去年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弃我去者,昨日之事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李白《空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叙云》)
c. 去年/岁/日
(3)进,向前。
a.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经》)
b. 进程/走进新时代
(4)出,由内到外。
a.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九歌·国殇》)
b. 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
c. 出月(例:这个月没时间,出月才能把稿子写完。)/出蜇
(5)上,登上、升上。
a.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战国策·楚策四》)
b. 故上比之殷周,中比之燕、宋,莫不从此术也。(《韩非子·爱臣》)
c. 上半场/半晌/半时/半天/半夜/古/年/年纪/上星期/午/限/旬
(6)下,从高到低。
a.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 自桀纣以下,皆以鬼神为不神明,不能为福祸。(《墨子·公孟》)
c. 下半场/半晌/半时/半天/半夜/不为例/场/午/限/旬
(7)回,回旋、环绕;返回。
a.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b. 若回日复相,必乱天下。(《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三年》)
c. 大地回春/回首往事/回忆录
(8)过,走过、经过。
a.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春秋》)
b.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霖》)
c. 这事不急,等过了年再说。/这孩子过年该上学了。
(9)起,坐起、起来。
a. 曩子坐,今子起。(《庄子·齐物论》)
b.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
c. 起笔/步/初/始/头儿/先/小儿/源
(10)开,开门。
a. 开府库,出币帛。(《礼记》)
b. 开年以来,病增虑切。(《梁书·沈约传》)/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李商隐《宋玉》)
c. 开春/局/门红/蒙/始/头/学/战/张/宗明义
除了上述10个在现代汉语中被明确定义为趋向动词的词以外,古代汉语中还存在着一些传递“位移”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趋向动词,但同样能表达位置的变化,因此也被大量地用来构成时间隐喻的表达方式,其中大多在现代汉语中有所保留。
(11)往,去、到。
a. 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战国策》)
b. 既往不咎。(《论语·八佾》)/不慕往,不闵来。(《荀子·解蔽》)
c. 往常/后/届/年/日/事/昔
(12)逝,去、往。
a. 颖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后汉书·王霸传》)
b.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c. 岁月易逝/逝去的时光
(13)转,滚动、旋转。
a. 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 《上欧阳内翰书》)
b.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苏轼《山村五绝》)/鄙夫到巫峰,三岁如转烛。(杜甫《写怀》)
c. 转脸儿/年/瞬/眼
(14)经,经历、经过。
a.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也。(《韩非》)
b.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c. 经久不息/经年累月
(15)度/渡③,渡江河。
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凉州词》)/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
b. 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于三百也。(《论衡·气寿》)
c. 度日如年/荒/岁/假
(16)行,行走、前往、离去。
a.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微子》)
b.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天运》)/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或抽列古今,记著行事④,若司马子长、刘子政之徒,累积篇第,文以万数。(《论衡·超奇》)
c. 行将/将入暮/时
(17)跨⑤,越过、超过。
a.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
c. 跨年度/越了几个世纪
(18)入,进入。
a. 后六年冬,匈奴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史记》)
b. 新春刚入手⑥,归计定如何?(曹伯启《寄高文甫治书略寓自劾之意》)
c. 入冬/时/夜/蜇
(19)越,度过、跨过。
a. 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阳。(《战国策·西周策》)
b.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c. 每年有几十万只候鸟飞往鄱阳湖越冬。
虽然随着语言的发展,有些趋向词的本意在隐喻表达式中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了,但是通过比较本意与喻义,笔者发现趋向词在汉语隐喻表达式中广泛存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汉语中的趋向词主要是趋向动词,在古、现代汉语中大量地生成了“时间流逝是运动”这一概念隐喻的具体表达式。现代汉语中许多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条,虽然有些已经看不到原有的趋向意义,但有理由认为它们是由趋向词生成的隐喻表达式,在语言中保留并固定下来的。
3.3 英语趋向词
英语时间隐喻表达式中词汇的趋向意义有时不像汉语中的那样明显,趋向词的来源也不像汉语那样主要依靠动词。但是,这种趋向词生成的隐喻表达式在英语中也是相当常见的。参照《新世纪现代汉英大词典》和《英汉大词典》,汉语中的“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作为趋向动词在英语中大致对应的动词主要有:“come/go/enter/leave/ascend/descend/return/pass/rise/open/approach”等。根据词典中的释义与例句,这些词都具有一定的趋向或者位移意义,而且大多可以用来构成时间隐喻的表达方式。试举几例:
The rainy season came late this year.
One week is already gone.
He was famous by the time he entered his early thirties.
ascend to the prehistorical period
We passed a pleasant afternoon together.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的趋向词还包括副词和介词,它们既可以与动词搭配也可以单独构成时间隐喻表达方式。虽然它们在词性上存在差异,但都明显地带有“位移”与“指向”的意义。如:
Your thoughts are behind the times.
This style of dress is out-of-date already.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Her mind returned to the year of 1940.
4. 趋向词模式
从思维角度看,无论是“自我移动隐喻”还是“时间移动隐喻”,属于始源域的“移动”概念都必须实现其在目标域中的互动。对于这一意义建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映射论和合成空间理论都予以了各自的解释,前者将其归为基于相似性而产生的域间映射,后者则认为这是概念整合的结果。但在语言层面上,任何意义构建过程都离不开语言本身的表达。也就是说,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之间的生成关系是需要借助具体的词汇、短语和句子才能实现的。根据上述例子,笔者认为趋向词正是这种生成关系所借助的具体词汇,从而实现了始源域概念由思维到语言再到思维的传递过程。另外,趋向词被大量地用来生成时间隐喻表达式,其中有的还以死隐喻(dead metaphor)的形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固定了下来。趋向词模式代表了一类时间隐喻表达式的共性,即借助趋向词生成表达式,以语言为形式构建核心概念“时间流逝是运动”(Time passing is motion.),从而连接思维与表达。因此,隐喻表达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生成的语言理据也是有章可循的。当然,并非所有的时间隐喻表达式都要借助趋向词来生成,而且其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使用频度也存在差异。比如,英语中的“下个月”有“the coming month”和“next month”两个不同的表达式,后者就不是由趋向词来构成的。又如,汉语中的“前/后”虽然也被用来生成时间隐喻表达式,但两者属于形容词或副词,几乎没有“趋向”意义。趋向词模式只是时间隐喻表达式在语言层面的主要生成模式之一。
5. 结论
由于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生成关系,同一概念隐喻下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通过上述对时间隐喻表达式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有大量的时间隐喻表达式是由趋向词来构成的,即趋向词模式;(2)虽然在有些表达式中趋向词原有的趋向意义已经减弱或消失,甚至发生了词性的变化,但趋向词本身作为时间隐喻表达式还是言语中大量地保留了下来。希望本文对于概念隐喻与概念隐喻表达式间生成关系,以及概念隐喻下具体隐喻表达式生成机制的探讨能够有助于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Kovecses, Zoltán. 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4-22.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In 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16-217.
Yu, Nin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1998: 32-39.
刘月华. 趋向补语通释[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8:6-19.
孙绪武. 趋向动词的范围及意义[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14-117.
汪少华. 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58-60.
绪可望. 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3-97.
张建理、丁展平. 时间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31-34.
张建理、骆蓉. 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2007(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