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视、平视、仰视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现在的数学课堂,教材改了,教法变了,可如何改才能对学生胃口?如何变才更为有效呢?我认为改变的关键在于:教师应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以学定教”,变俯视学生为平视学生,乃至仰视学生,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个体所特有的灵气和才华。下面我结合《秒的认识》三次磨课过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俯视——高处不胜寒
  俯视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中教师高高在上,主角意识浓厚,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学生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
  【案例再现】第一次教学(片段)
  师:像刚才这样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朋友“秒”。(板书:秒的认识)
  生1:老师,我已经会了。
  生2:我爸爸早就教我了。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秒这个更小的时间单位,我们今天就来认真地研究这个秒。
  生1:其实和“几分”是一样的。
  生2:是的,秒针和分针一样,分针是几分,秒针就是几秒。
  师:那谁能找到1秒啊?
  生:一小格是1秒。
  师:你能用动作表示1秒吗?(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秒,但并不准确。)
  师:那么从12走到1是几秒?
  生:……
  反思:
  这节课才上到一半,我就已经焦灼不安了。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兴致不高,我的教学热情也高涨不起来。在接下来估计10秒、15秒、30秒的环节中,学生估计得快慢不一,不太准确,课堂显得比较乱。课后,我仔细分析了原因,认为导致这样的课堂结果,主要有两个愿意。
  1.俯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对秒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此,在另一个班级试教之前,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我发现在48个学生中基本上大家都已经认识钟表上的秒针,有73.6%的同学认为自己会看秒,有58.3%的同学能够正确地看秒。显而易见,对于秒的认识,学生已经不是零起点。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却墨守成规,忽视学生的需要,按教案而行,从而导致课堂如同一潭死水。
  2.俯视了1秒节奏的感知。
  让学生充分经历秒的建构与体验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尤其是1秒节奏的感知,可谓高楼大厦的奠基石。可是在教学中,在学生还没有在脑子里建立1秒的概念时,我就让其用动作表示1秒,显然有点勉为其难,本末倒置。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与教研组内的老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认真的思考,得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既然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时就不应该置学生的需求于不顾。当学生提出自己已经知道有关秒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前面学过的时、分的知识迁移过来。二是,1秒节奏的首次感知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到精准。应该让学生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学秒针走动的节奏来感知1秒的时长,教师在此环节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仔细听,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感知时空。这样,1秒的印象才会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为下面认识几秒、估计几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平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平视教学,指的是教师已经意识到在课堂中应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又往往因过多关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而忽视了自身的向导作用,使课堂教学这个师生并重的过程,再次出现了失衡。
  【案例再现】第二次教学(片段)
  1.创设“系红领巾”的情境。(同时出示一个0时0分0秒的钟表,活动后让学生说说用了多少时间。)
  师:你们为什么都用到“秒”啊?
  生1:因为一分钟不到。
  生2:时间短就用“秒”。
  师:说得真好,计量比较短的时间我们就用“秒”。(揭题)
  师:关于秒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
  2.认识时间单位“秒”。
  (1)认识1秒。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听一听吧!
  师:一秒钟里面你觉得能做什么?
  生回答:拍一拍手、眨一眨眼、数一个数、点一下头、打一个响指等。
  师:用你喜欢的速度和方式过一秒吧。
  (2)认识几秒。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那么如何从钟表上看时间经过了多少秒啊?
  生:秒针从12走到了3,和分针的看法一样,一小格是1秒,一大格是5秒,三五十五,就是15秒。
  师:回答得太精彩了,他说出了重点:一小格是1秒,一大格是5秒。(板书)可真会动脑筋其他同学能说说你是怎么看的么?
  生:……
  师:下面就让我们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长好吗?
  学生看着钟面感受10秒。
  师:嗯,真好!小闹钟也想和你们做游戏了!如果你认为10秒到了,就举起手并睁开眼睛看钟面,比一比谁是合格的小闹钟。(学生闭眼数10秒,多媒体不发出“滴答”声。)
  (在闭眼感受10秒时,有的学生数的声音很响,有的学生拍手很重,最后干扰到了其他同学,打乱了节奏,对于这一现象,我没有过多点评,而是让学生接下来感受15秒,结果越估越不准,节奏越来越乱。)
  反思:
  我们说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利用了学生已有的个人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让他们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思路上淡化了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学的过程,相比第一次试教有了明显的突破。
  然而,在估10秒这个环节中却出现了学生之间相互干扰的局面,以至于辛辛苦苦建立的1秒的概念又付诸东流。面对又一次的失败,我再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平视并不是过度放手。
  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完全脱离。当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绊脚石,教师还是应该适当地扶一把,充当好他们的向导。由于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对学生框得太死,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以至于第二次教学时,自己就一直顺着放手而走。因此在估计10秒,当学生不能把握好节奏时,我没有适时出手,而是放任自由,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2.平视并不是囫囵而过。
  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加以捕捉、判断、合理利用,使之成为教学亮点或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不是一面对意外就囫囵而过。就拿估计10秒这个环节出现的意外来说,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困惑,思考为什么会被打乱节奏,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反省。
  基于以上思考,我同样得出了解决的方法:一是,在学生出现节奏不一的情况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估快了,还是估慢了,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把问题抛出来,然后发动其他同学帮忙解决。在学生自我诊断的过程中,他们其实已的经找到了答案。二是,当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同时,也可以让估得准的同学上台进行示范,介绍自己的方法。这样一来,全班同学在“欣赏”的同时,再一次感受了秒的节奏,强化了秒的概念,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之处,可谓一举两得。
  三、仰视——柳暗花明又一村
  仰视教学,指的是在做好学生“向导”的同时,教师能蹲下来看学生,真正从心里摆正和学生平等的位置。正确认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案例再现】第三次教学(片段)
  1.感受10秒。
  师:谁能说说刚才你是怎么估计10秒的?
  生:我一边点头一边数数,从1数到10。
  师:边点头边数这个办法好,既不影响别人又数得准。
  生:我轻轻地拍手,拍10下。(边说边拍)
  生:……
  师:对,10秒是10个1秒,一秒一秒地数,要从1数到10。你能数准10秒吗?
  请一个学生上台数10秒,并要求大声数出来。同时课件演示秒针走动,但没有声音提示。数完后请其他学生评价。
  2.估计几秒。
  (1)无干扰场景估计时间(15秒)。
  师:我们再来一次“15秒小闹钟”。还是闭上眼睛,如果你认为15秒到了就站起来,并看钟面是否估准了。
  生估计15秒,且估计得较为准确。
  (2)干扰场景估计时间。(30秒)
  师:请你估计下面播放的一段音乐大概几秒?(播放《歌声与微笑》)
  (生估计)
  师:你们估得很接近了!到底是几秒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课件展示:边放音乐,边显示有秒针走动的钟面。)
  师:估计在30秒左右的都举手,有这么多啊,你们的估计能力越来越强了。
  ……
  反思:
  在第三次教学中,从静止场景到动态场景,从短时间到较长时间,从无干扰到有干扰,学生都表现得很棒。由此可见,学生的实践活动已经由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变,在这样一个自主的做和悟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不断触发了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仰视学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课堂别样的精彩,也有了新的收获。
  1.仰视应“以学定教”。
  教师应专业地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智慧地读懂课堂。在教学中,应准确地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把学生推到前台,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其间,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2.仰视应“顺学而导”。
  教师应事先预设好学生的学情,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作好层次性的引导。当学生在课堂上做出的学习反应并非教师所预设时,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突发事件做出应对,针对非预设性学情,抓住有效信息顺学而导,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思维能力产生于实践,随实践的发展而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小学各科基本上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儿童的成长就是发展。儿童要健康良性地发展,需要良好的成长文化,需要教育对童年进行理想的文化设计。这是确保童年良好生态的需要,也是教育之必然。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可分为“天生的”与“文化的”。所谓文化的发展,“不只是文化经验的掌握,也是文化行为的形式与习惯的养成,以及这种文化的推理方式”。“文化的发展有助于透视使用符号去解决问题,解释读写能力的学习与发展。也就是说,经过使用更抽象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于2012年秋季开始出版,2014年春季起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使用二年级下册。  修订后的二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十个单元的内容以及“小小设计师”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其中,“
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课堂评价要存在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的始终应该贯穿评价。但在教学中,教师却常常走进误区。  误区一:评价语格式化。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教师评价语单调、空泛,大多是“你真棒!读得真好”之类。更有甚者,学生形成条件反射:“棒棒棒,你真棒!”  误区二:评价语泛滥。有人用“四过”“一弱”来概括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四过”是指表扬过滥、过频、过高、过花,“一弱”是指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趋于
伟大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文盲不仅指不能阅读文字,也指不能阅读音乐”,虽然不会识读乐谱也能唱歌、欣赏音乐,但“具备识读乐谱能力的人将比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识读乐谱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扫盲的基础,也是学习音乐文化的重要工具,更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正了识读乐谱的表述,不再是模糊的“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
【教材依据】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设计思路】  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
就像人的生命的能量及活力来源于不断补充营养,儿童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好奇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上,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好了,那么儿童学习数学就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路在何方?我联想到平时烧菜,这不就是既要让孩子喜欢吃,又要吃得有营养吗?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想,教学与烹饪肯定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在数学教学中,我大胆开展了“舌尖上的美味数学”的尝试,借鉴烹饪对于营养的意义,注重采用陌生化的手段,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参与一定的数学活动,联系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景,通过操作、观察、猜测、比较、尝试、计算、画图、推理、抽象、交流等活动,把课堂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不断地进行数学化,从而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提升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复习单元“Project 1”和“Project 2”,和旧教材相比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全面,不仅要复习巩固、延伸拓展、激发兴趣,而且增添了手工劳动环节,一节课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多,让人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而许多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往往只关注到活动环节的设计,却忽视了各活动环节之间的衔接问题,使得一节课缺乏整体性,让人感觉比较零散。目前的数学亟须理清这千头万绪,编织教学主线,将
《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诉说中,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细节之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是细节在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夫妻之间的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