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概括性。这实际上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从能力方面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空间观念;数学课程
  空间观念是数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认知能力的影响,很难建立及强化物体的空间观念,也较难形成完整的空间意识,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极为不利。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感知空间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定要联系日常生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入手,使学生感到熟悉、自然、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从滑滑梯、窗户的推拉、汽车的运动中去感知平移;从游乐设施,旋转木马,方向盘的运动方向中去认识旋转。学生认识了圆柱体后,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逐步丰富了学生对空间的认识。
  二、通过观察比较,形成空间观念
  观察是小学生获得并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象,而且要透过现象,找出事物的本质。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如认识“长方体”时,可以让学生找一些长方体的物体,再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找一找这些长方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学生在观察、交流中逐步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建立起“长方体”的概念。
  三、发挥丰富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认知更重要,因为认知是有限的,而想象要概括世界的一切。”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比如五年级下册有一道关于面积计算的练习。
  刚布置完任务老师不做任何提示,就听到有的学生小声说:“涂红油漆的这一面,算起来太麻烦啦”。(涂红漆的还有两个面是看不到的)经过最后交流得出两份答案:一份是中等生的,就是把涂油漆的每个面的面积都算出来,然后相加就是涂红色油漆的面。计算正确,老师表扬了他计算细心。还有一份是优等生的,他的做法看起来简单了很多。老师请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指着图形说把这些线段的长度都加起来再乘40。同学们也都满脸不解的表情。这位学生又解释道:“我就是把涂红色油漆的面想象成铺了一层地毯,把它们展开就是这样子啦。”这时所有的同学懂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借助空间想象的翅膀,使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和升华。
  四、动手操作感知,完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比一比,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图形的表象,并根据这些表象抽象出图形的特征,逐步完善空间观念。如在教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学生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以后进行学习的,笔者让学生首先在纸上画一个边长是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通过这个观察、操作的过程,学生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感受就比较深刻。又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给出一组小棒让同学摆三角形,当两根短的小棒之和小于或等于长的小棒时,怎么也摆不出三角形。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感悟到,只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撑起来”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了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使空间感知更准确、更为深刻。
  五、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挖掘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改造,进行二度开发,使教学更有生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适应学生的学习。在“用圆柱体体积解决问题”这节课,笔者把例题稍作改动,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解决喝掉的水的体积时,喝掉部分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没有办法计算。当物体形状不规则时,不容易求出它的体积。教师引导:能否将空气部分变成一个规则的立体图形呢?学生能说出方法更好,不能说出则引导:我们不妨把瓶子倒过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在瓶子倒置前后,水的体积不变,空气的体积不变,因此,喝了多少水=倒置后空气部分的体积,倒置前水的体积 倒置后空气的体积=瓶子容积。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高水平、多层系的人才,必须创新学校管理。我期待的学校管理创新应当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学校管理观念创新;学校管理目标创新;学校管理组织创新;学校管理风格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创新;学校管理技术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环境创新。  【关键词】学校管理;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当今时代是社会变革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科学技
【摘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然而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热情的情境创设现象,如简单附着、繁琐多余、空中楼阁等。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必须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有效教学情境。具体来说,可从喜闻乐见、生活体验等方面进行情境创设,从而把数学课堂变成孩子喜欢学习的园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情境创设  “创设
小yo的妈妈  温馨小床  3岁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和迅速发展时期,安排孩子独睡,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有好处,不妨为宝宝选择一个温馨的小床。我为孩子挑选的小床,以原木为主要材料,只经过打磨和上蜡等工艺,环保安全;栅栏都经过圆弧打磨,防止宝宝磕磕碰碰;有屋顶状的设计,给宝宝心理上的安全感,有一扇小窗户,增加了通透。  晶晶的媽妈  便当模具  女儿晶晶总是不好好吃饭,拣这个、挑那个。在逛街的时候,我发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问题解决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针对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从“自主学习,探究解决”“合作学习,互助进步”“交流学习,互动展示”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情境创设;合作小组;师生交流  “研学后教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充满情境的、与数学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主题图唤起了学生的认知欲望,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令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给教师的教学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主题图,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精神,创造性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让新教材在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过程中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主题图;情境;理解  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由主题图呈现信息,引出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育人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直接运用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载体和助力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处于浅层面,还没有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还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新
【摘 要】在构成语言知识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中,最基本的是语音。对于以现代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小学生而言,英语语音的学习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在英语语音的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汉语拼音的迁移影响,这种影响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若能合理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避免其负迁移作用,会大大降低英语语音学习的难度,使语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汉语拼音;英语语音;共性;差异
【摘 要】针对中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察着重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方面,我们对如何培养初三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一些努力,如实行探究式阅读、创设阅读情境、变心读为写读、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等。  【关键词】阅读教学;探究式阅读;创设情境;写读;方法指导  一、从中考命题的趋势看初三的阅读教学  中考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核,也是对初中三年阅读教学的一个测试,而单纯的应试僵化的阅读教学很难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联结教材、教师与学生三大课堂教学要素的纽带。问题应设计得指向明确、力度适宜、突出主导作用、讲究艺术,并适度开放,才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问题设计;课堂教学;小学数学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足见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简单、随意、重复、流于形式的问题抛给学生,这些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要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促进语文习作教学过程的变革,以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仍是我国基础教育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在整合教育信息技术理念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来解决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语文习作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等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