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让我的小手动起来、让我的身体动起来……”这是孩子内心的渴望。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活动形式多样化一些,幼儿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多一些。本文从幼儿自由生成的童话剧《白雪公主》入手,探究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活动环境。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趣味;自主;创造;愉悦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基本活动内涵有三: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三是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细细品味课程游戏化并不是完全摒弃集体教学活动,而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更多渗透游戏的理念,不论在集体还是游戏活动中都要减少教师的高控制行为,老师不能作为幼儿活动中的“导演”,而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回应者,帮助者。
《白雪公主》童话剧是本班幼儿根据兴趣生成出来的系列活动,下面笔者便结合这个活动的实施阐述一下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与实施。
一、 生成主题,贴近幼儿的经验与兴趣
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既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又能给幼儿带来能力的提升?抓住幼儿的兴趣、基于幼儿的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成为游戏的主人……这些都是游戏化课程开展必要的条件。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也更容易被激发。
(一) 谈话活动接纳幼儿创意,鼓励幼儿自主生成
大班幼儿有主见、主动性强,在一日活动中常常会向老师提出很多的要求:“为什么我们一直走这条走廊,那边热闹,可以带我们去那边吗?”“老师,竹林的小路做好了,可以带我们去散步吗?”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也愿意去满足他们。
既然孩子们爱表达,那就给予他们表达的时间,因此我们班的谈话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有位女孩告诉我:“老师,我好想成为白雪公主啊!”男孩们紧接着表示我想做“王子、我想做小矮人、我想做猎人……”。
《白雪公主》的故事是每个孩子童年都会接触的内容,那便满足他们的愿望吧,基于幼儿的经验我们一起确定了童话剧的主题《白雪公主》,大的童话之旅也便拉开了帷幕。
(二) 梳理幼儿前期经验,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幼儿的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混乱的,老师起着帮助幼儿梳理和总结经验的作用。童话剧的开展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它有着极其复杂的准备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慢慢来,如何巧妙地把这“一步一步”的过程变成集体活动、变成游戏活动,又要遵循游戏化课程的宗旨呢?我们慢慢在探索着……
1. 梳理故事情节,选取经典桥段
幼儿不是幼稚的,他们有很多让人惊奇和值得深思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欣赏。但幼儿的能力是有限的,童话剧表演包含了大量的台词和剧情,全部表现出来是不合理的。在幼儿了解故事的前提下我们一起选取了几个经典桥段:坏皇后和魔镜的对话——猎人与公主——小矮人发现公主、拯救公主——坏皇后卖丝带、卖梳子、卖苹果——王子救公主。
2. 根据情境选择角色,学习角色语言
在确定了经典桥段后,我们自然生成了第一个集体活动——“演员甄选”。
谁是评委呢?当然是幼儿!谁来甄选演员呢?还是幼儿!孩子们自然成为了活动的主人。在这个甄选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选择了主要角色,能力弱的幼儿选择扮演一棵树、扮演一个南瓜,每位幼儿各司其职,有事可干。那如果想扮演同一个角色的人太多呢?没关系,我们有世界上最公正的评委——孩子。通过层层筛选、激烈的投票,我们的主角也毫无争议的产生了。
甄选演员这个过程的意义是什么?給幼儿挑战,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在这个表现的过程中幼儿自然而然巩固了台词,熟悉了剧情。
二、 动手、动脑,与幼儿共同为童话剧提供环境、材料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要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调动,儿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在童话剧旅程中,我看见了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一) 准备表演材料,让孩子动起来
“让我的小手动起来,让我们身体动起来”这是孩子们内心的渴望。遵循孩子的心声,我们生成了第二个区域游戏活动——制作道具。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愿望看得见,融入了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游戏精神,与课程游戏化理念牢牢贴近。
1. 制作道具,小手动起来
在孩子们确定自己的角色以后,自然需要为自己准备足够耀眼的道具。这时孩子们告诉我:“我要去买公主裙、我要去买宝剑。”但花钱完成的童话剧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收获,不妨动起小手、动起脑来,自己尝试制作更好。
为了做出一个完美的道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收集了很多的废旧材料并投放到了区域游戏“创意园”中。为了完成自己的道具,孩子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游戏中也抓紧制作,最后的成品虽然稚拙,但不就是孩子们应该有的样子吗?
在这一系列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被看见了。
2. 使用道具,身体动起来
道具制作完成了,如何检验它的实用性呢?不妨先来用一用,这时孩子们的身体动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王子的头饰裂开了、公主的披风掉了、小矮人的铁锤断裂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失误。
有失误必有改进,孩子们学习的过程本就是试误的过程,在失败中一步步改进自己的不足,在不足中慢慢获得经验,在最后的成功中获得快乐。
在试误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经验被看见了;在成功后,孩子们的愿望被看见了。
(二) 选取适宜环境,创造自由、愉悦的表演氛围 虞永平教授指出: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适时、动态地对幼儿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环境。
为孩子选择适宜的表演环境,是童话剧成功开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这时教师要拓展视野,离开相对封闭的幼儿园内部环境,带孩子们来到草地上,来到大树边寻找场地。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的改变给孩子带来了新鲜感;宽敞、安静的草地让孩子们的表演无拘无束,更加大胆。
孩子们喜爱大自然,更愿意在大自然中游玩,但这样的游玩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还有童话剧需要表演呢。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 合理指导,让孩子成为童话剧中的“导演”
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但面对幼儿的诉求和疑问,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回应。为何要提合理指导游戏,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
最后,我们的表演游戏——童话剧《白雪公主》开始了,面对如何合理指导幼儿表演,我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 教师不做“高控”者,让孩子们成为“导演”
幼儿的活动是有延续性的,不随意打断幼儿的活动,不随便指导幼儿的活动,看懂幼儿活动中的内涵,做一名善于观察且尊重幼儿的教师。
幼儿在草地上开始游戏了,第一次面对开放的环境,他们兴奋起来了,跑呀、跳呀,似乎忘记了今天是来表演的。没关系,给他们一些时间来熟悉环境,满足他们探索新环境的新鲜感。
预设的集体表演似乎变成了小剧场,这边有一个王子、一个公主、一些小矮人,那边一堆也有,再远处也有一堆,孩子们根据道具的数量将集体游戏变成了自由组合的小组游戏。没关系,小组游戏让孩子们的参与性更高了。
这时的我细细观察着每一组的表现,寻找亮点,寻找不足,将孩子们的表演过程用照片、视频的方法记录下来,到时与孩子一起来讨论。
在游戏中我并没有对孩子的表现提出质疑,而是在观察中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样的方式摆脱了以往教师的高控制,满足了幼儿的主动性,满足了幼儿的想法,让孩子成为童话剧真正的“导演”。
(二) 带领幼儿回忆游戏,为下一次开展做准备
第一次表演游戏并不是没有问题,反而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过早地指导会干预孩子们的进程,我采用观看照片和视频的方法带领幼儿回忆游戏。当幼儿回教室后我带他们一起来找亮点、一起来找问题,让孩子来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后我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的思维走在前,我的帮助跟在后。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游戏,用鼓励的语气去期待下一次的游戏,用合理的指导去完善每一次的游戏,让孩子们的童话剧之旅不止步于这一次,而是让童话剧有一个延续性,一次又一次的开展,一次又一次的完善,让孩子们的兴趣奔腾不息。
有趣的学习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读懂儿童,努力使活动游戏化、趣味化;有效地学习意味着儿童能获得新经验,能面临问题和挑战,能动员多种感官,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重组。课程游戏化便是活动有趣、有效的完美体现。一起来探索,让幼儿的学习更有趣一些,更有效一些。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解读.
[2]虞永平教授關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趣味;自主;创造;愉悦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基本活动内涵有三: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三是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细细品味课程游戏化并不是完全摒弃集体教学活动,而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更多渗透游戏的理念,不论在集体还是游戏活动中都要减少教师的高控制行为,老师不能作为幼儿活动中的“导演”,而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回应者,帮助者。
《白雪公主》童话剧是本班幼儿根据兴趣生成出来的系列活动,下面笔者便结合这个活动的实施阐述一下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与实施。
一、 生成主题,贴近幼儿的经验与兴趣
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既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又能给幼儿带来能力的提升?抓住幼儿的兴趣、基于幼儿的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成为游戏的主人……这些都是游戏化课程开展必要的条件。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也更容易被激发。
(一) 谈话活动接纳幼儿创意,鼓励幼儿自主生成
大班幼儿有主见、主动性强,在一日活动中常常会向老师提出很多的要求:“为什么我们一直走这条走廊,那边热闹,可以带我们去那边吗?”“老师,竹林的小路做好了,可以带我们去散步吗?”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也愿意去满足他们。
既然孩子们爱表达,那就给予他们表达的时间,因此我们班的谈话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有位女孩告诉我:“老师,我好想成为白雪公主啊!”男孩们紧接着表示我想做“王子、我想做小矮人、我想做猎人……”。
《白雪公主》的故事是每个孩子童年都会接触的内容,那便满足他们的愿望吧,基于幼儿的经验我们一起确定了童话剧的主题《白雪公主》,大的童话之旅也便拉开了帷幕。
(二) 梳理幼儿前期经验,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幼儿的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混乱的,老师起着帮助幼儿梳理和总结经验的作用。童话剧的开展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它有着极其复杂的准备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慢慢来,如何巧妙地把这“一步一步”的过程变成集体活动、变成游戏活动,又要遵循游戏化课程的宗旨呢?我们慢慢在探索着……
1. 梳理故事情节,选取经典桥段
幼儿不是幼稚的,他们有很多让人惊奇和值得深思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欣赏。但幼儿的能力是有限的,童话剧表演包含了大量的台词和剧情,全部表现出来是不合理的。在幼儿了解故事的前提下我们一起选取了几个经典桥段:坏皇后和魔镜的对话——猎人与公主——小矮人发现公主、拯救公主——坏皇后卖丝带、卖梳子、卖苹果——王子救公主。
2. 根据情境选择角色,学习角色语言
在确定了经典桥段后,我们自然生成了第一个集体活动——“演员甄选”。
谁是评委呢?当然是幼儿!谁来甄选演员呢?还是幼儿!孩子们自然成为了活动的主人。在这个甄选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选择了主要角色,能力弱的幼儿选择扮演一棵树、扮演一个南瓜,每位幼儿各司其职,有事可干。那如果想扮演同一个角色的人太多呢?没关系,我们有世界上最公正的评委——孩子。通过层层筛选、激烈的投票,我们的主角也毫无争议的产生了。
甄选演员这个过程的意义是什么?給幼儿挑战,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在这个表现的过程中幼儿自然而然巩固了台词,熟悉了剧情。
二、 动手、动脑,与幼儿共同为童话剧提供环境、材料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要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调动,儿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在童话剧旅程中,我看见了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一) 准备表演材料,让孩子动起来
“让我的小手动起来,让我们身体动起来”这是孩子们内心的渴望。遵循孩子的心声,我们生成了第二个区域游戏活动——制作道具。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愿望看得见,融入了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游戏精神,与课程游戏化理念牢牢贴近。
1. 制作道具,小手动起来
在孩子们确定自己的角色以后,自然需要为自己准备足够耀眼的道具。这时孩子们告诉我:“我要去买公主裙、我要去买宝剑。”但花钱完成的童话剧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收获,不妨动起小手、动起脑来,自己尝试制作更好。
为了做出一个完美的道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收集了很多的废旧材料并投放到了区域游戏“创意园”中。为了完成自己的道具,孩子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游戏中也抓紧制作,最后的成品虽然稚拙,但不就是孩子们应该有的样子吗?
在这一系列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被看见了。
2. 使用道具,身体动起来
道具制作完成了,如何检验它的实用性呢?不妨先来用一用,这时孩子们的身体动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王子的头饰裂开了、公主的披风掉了、小矮人的铁锤断裂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失误。
有失误必有改进,孩子们学习的过程本就是试误的过程,在失败中一步步改进自己的不足,在不足中慢慢获得经验,在最后的成功中获得快乐。
在试误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经验被看见了;在成功后,孩子们的愿望被看见了。
(二) 选取适宜环境,创造自由、愉悦的表演氛围 虞永平教授指出: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适时、动态地对幼儿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环境。
为孩子选择适宜的表演环境,是童话剧成功开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这时教师要拓展视野,离开相对封闭的幼儿园内部环境,带孩子们来到草地上,来到大树边寻找场地。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的改变给孩子带来了新鲜感;宽敞、安静的草地让孩子们的表演无拘无束,更加大胆。
孩子们喜爱大自然,更愿意在大自然中游玩,但这样的游玩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还有童话剧需要表演呢。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 合理指导,让孩子成为童话剧中的“导演”
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但面对幼儿的诉求和疑问,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回应。为何要提合理指导游戏,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
最后,我们的表演游戏——童话剧《白雪公主》开始了,面对如何合理指导幼儿表演,我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 教师不做“高控”者,让孩子们成为“导演”
幼儿的活动是有延续性的,不随意打断幼儿的活动,不随便指导幼儿的活动,看懂幼儿活动中的内涵,做一名善于观察且尊重幼儿的教师。
幼儿在草地上开始游戏了,第一次面对开放的环境,他们兴奋起来了,跑呀、跳呀,似乎忘记了今天是来表演的。没关系,给他们一些时间来熟悉环境,满足他们探索新环境的新鲜感。
预设的集体表演似乎变成了小剧场,这边有一个王子、一个公主、一些小矮人,那边一堆也有,再远处也有一堆,孩子们根据道具的数量将集体游戏变成了自由组合的小组游戏。没关系,小组游戏让孩子们的参与性更高了。
这时的我细细观察着每一组的表现,寻找亮点,寻找不足,将孩子们的表演过程用照片、视频的方法记录下来,到时与孩子一起来讨论。
在游戏中我并没有对孩子的表现提出质疑,而是在观察中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样的方式摆脱了以往教师的高控制,满足了幼儿的主动性,满足了幼儿的想法,让孩子成为童话剧真正的“导演”。
(二) 带领幼儿回忆游戏,为下一次开展做准备
第一次表演游戏并不是没有问题,反而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过早地指导会干预孩子们的进程,我采用观看照片和视频的方法带领幼儿回忆游戏。当幼儿回教室后我带他们一起来找亮点、一起来找问题,让孩子来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后我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的思维走在前,我的帮助跟在后。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游戏,用鼓励的语气去期待下一次的游戏,用合理的指导去完善每一次的游戏,让孩子们的童话剧之旅不止步于这一次,而是让童话剧有一个延续性,一次又一次的开展,一次又一次的完善,让孩子们的兴趣奔腾不息。
有趣的学习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读懂儿童,努力使活动游戏化、趣味化;有效地学习意味着儿童能获得新经验,能面临问题和挑战,能动员多种感官,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重组。课程游戏化便是活动有趣、有效的完美体现。一起来探索,让幼儿的学习更有趣一些,更有效一些。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解读.
[2]虞永平教授關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