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学性的文本,但很多教师在阅读中并没有意识到普通性文本与文学性文本的差异,而是采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这显然是对文学性文本文学美感元素的一种废弃。《桂花雨》一文是一篇典型的状物抒情性散文,儿童学习散文的重要策略就是依循文体特征感受文本的基本规律和言语特色,简言之就是要运用散文的方式去阅读散文。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散文化的方式让学生享受一场具有散文气息的审美化情感体验。
一、充分联想,基于词语的意蕴拓展
语言是一种形象化的呈现,是对客观事物的生动再现,它强烈地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促进了学生深入化地理解、想象与感知。而文本中的词语总能给予学生众多的联想空间。
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从课文的核心对象展开。当我们看到“桂花”这个词语时,你会想到哪些呢?这个词语既是概念的呈现,同时也是经验的复活,学生便能激活内在的认知体验,从桂花的色彩到香味、继而到桂花制作成的各种制品……各种与桂花相关的方面和事物也相继而出。至此,“桂花”这个词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事物的代表,更多的是师生之间进行文本对话、情感交流的载体。
文本的语言一旦被感觉化、意识化,其作为表达意蕴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展现。这种基于学生自身感觉下的语境积累,对于学生充分地解读文本、形成认知体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词语进行深入感知与联想,才能真正生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唤醒学生内在的美妙体验。
二、浸濡感知,基于语音的情境还原
文学性的语言一般存在着两种质态,其中之一就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景物、人物以及事件的综合性描述。在这篇课文中一共有两处运用到了“浸”字。汉字表达意蕴与情感不仅仅局限在汉字的字义上,有时汉字的读音也承载表达意蕴的职能。因此在教学中,这个“浸”字是入声字,在朗读这段文字时就会让学生衍生出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浸润其中的感觉,在学生深入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有的学生认为“浸”是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意思,有的则认为“浸”字是作者也将自己看成是桂花中的一员,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了,有的将“浸”字解释为深入的陶醉其中。而明晰了这样的认知体验之后再读文本语言后,就不会如先前一般高亢激昂,也不会像石头入水一般又重又快,而是一种身心全醉、乐然忘我的状态。
纵观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并没有仅仅止步于让学生说出“浸”字写出了什么,这种局限于标签式的应答,只会将学生的认知成果停留在表层。这一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语感和直觉进行体会,不仅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文本的表达内涵,更让学生在深情诵读过程中释放了情感,起到了较好的体验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文学性阅读。
三、情境再现,基于画面的移情体验
文学性原因除了对客观世界的景物、事物的描绘之外,还有一种便是对文本中人物对话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对话是人物内在心灵的直接长相,是学生借以品味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的基本策略。尤其是散文中,人物的对话虽然着墨不多,但可谓句句珠玑,不仅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文本情境,更具有鲜活的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紧扣文本人物语言,依托文本创设的情境,走进文本的内在核心。
《桂花雨》一文中的语言就体现作者与母亲的一席对话中,在文本中占据不长的篇幅,却是一幅温暖至极的画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还原生活场景的方法,让学生与老师饰演角色,想象并展现人物在对话时的神态与动作。这样的设置,学生感受的已经不仅仅是人物的对话语言,更有基于文本情境下人物诸多情态,例如女儿的撒娇、母亲的郑重、彼此的交融亲情等也都会在学生的真实表演中和盘托出。这也正是文学话语中的多义性。
这种将僵硬的文字符号还原成为真实画面的教学策略,将一幅快乐和温馨的画面完全镌刻、定格在孩子的内在意识中,从而为走进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画面奠定了基础。
这篇课文中还拥有多处展现鲜活画面感的文字,如“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等,就如同课文中的桂花一样,细小但却芳香迷人。读者完全可以从文本的语言出发,体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弦外之音,这正是作者将内心情感凸显出来的一种高超技法。
总而言之,文学性文本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学美感。阅读教学就不能像传统教学中将整体性的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而要将文本中凸显文学美感的元素聚合起来,为学生呈现出符合审美气质的文学样板。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小学 )
一、充分联想,基于词语的意蕴拓展
语言是一种形象化的呈现,是对客观事物的生动再现,它强烈地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促进了学生深入化地理解、想象与感知。而文本中的词语总能给予学生众多的联想空间。
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从课文的核心对象展开。当我们看到“桂花”这个词语时,你会想到哪些呢?这个词语既是概念的呈现,同时也是经验的复活,学生便能激活内在的认知体验,从桂花的色彩到香味、继而到桂花制作成的各种制品……各种与桂花相关的方面和事物也相继而出。至此,“桂花”这个词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事物的代表,更多的是师生之间进行文本对话、情感交流的载体。
文本的语言一旦被感觉化、意识化,其作为表达意蕴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展现。这种基于学生自身感觉下的语境积累,对于学生充分地解读文本、形成认知体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词语进行深入感知与联想,才能真正生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唤醒学生内在的美妙体验。
二、浸濡感知,基于语音的情境还原
文学性的语言一般存在着两种质态,其中之一就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景物、人物以及事件的综合性描述。在这篇课文中一共有两处运用到了“浸”字。汉字表达意蕴与情感不仅仅局限在汉字的字义上,有时汉字的读音也承载表达意蕴的职能。因此在教学中,这个“浸”字是入声字,在朗读这段文字时就会让学生衍生出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浸润其中的感觉,在学生深入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有的学生认为“浸”是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意思,有的则认为“浸”字是作者也将自己看成是桂花中的一员,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了,有的将“浸”字解释为深入的陶醉其中。而明晰了这样的认知体验之后再读文本语言后,就不会如先前一般高亢激昂,也不会像石头入水一般又重又快,而是一种身心全醉、乐然忘我的状态。
纵观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并没有仅仅止步于让学生说出“浸”字写出了什么,这种局限于标签式的应答,只会将学生的认知成果停留在表层。这一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语感和直觉进行体会,不仅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文本的表达内涵,更让学生在深情诵读过程中释放了情感,起到了较好的体验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文学性阅读。
三、情境再现,基于画面的移情体验
文学性原因除了对客观世界的景物、事物的描绘之外,还有一种便是对文本中人物对话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对话是人物内在心灵的直接长相,是学生借以品味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的基本策略。尤其是散文中,人物的对话虽然着墨不多,但可谓句句珠玑,不仅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文本情境,更具有鲜活的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紧扣文本人物语言,依托文本创设的情境,走进文本的内在核心。
《桂花雨》一文中的语言就体现作者与母亲的一席对话中,在文本中占据不长的篇幅,却是一幅温暖至极的画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还原生活场景的方法,让学生与老师饰演角色,想象并展现人物在对话时的神态与动作。这样的设置,学生感受的已经不仅仅是人物的对话语言,更有基于文本情境下人物诸多情态,例如女儿的撒娇、母亲的郑重、彼此的交融亲情等也都会在学生的真实表演中和盘托出。这也正是文学话语中的多义性。
这种将僵硬的文字符号还原成为真实画面的教学策略,将一幅快乐和温馨的画面完全镌刻、定格在孩子的内在意识中,从而为走进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画面奠定了基础。
这篇课文中还拥有多处展现鲜活画面感的文字,如“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等,就如同课文中的桂花一样,细小但却芳香迷人。读者完全可以从文本的语言出发,体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弦外之音,这正是作者将内心情感凸显出来的一种高超技法。
总而言之,文学性文本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学美感。阅读教学就不能像传统教学中将整体性的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而要将文本中凸显文学美感的元素聚合起来,为学生呈现出符合审美气质的文学样板。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