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听了几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课堂教学显得严谨有余,生气不足。课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发现,这几位青年教师备课都比较认真,不仅备详案,有几位教师备的还是“课堂实录式”详案,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每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都一一进行了预设。对于青年教师这样认真的备课态度我给予了肯定,但我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我们的课堂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中发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
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正确地把持和整合生成资源,我认为抓住以下三点非常关键。
一、课前设计“显”“隐”结合,在想象和模拟中生成资源
在传统的意念中,课堂的构想和设计完毕之后,剩下的就是实施了。然而在现行的课堂教学理念下,课前设计只能是大框架的设计,还需要放到实施过程中去继续生成。如教学《猫“印”之美》时,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学生会问到《梅花》一诗, 其的引入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生成的。那么,关注了课堂的“生成”,设计到底要还是不要呢?回答当然是“要”。没有一定的教学预见和设想是不行的,不然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就不能随机应变。但是课前设计也不能把教学的各个环节设定得天衣无缝,因为这样教师很容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会阻碍资源的生成。因此我认为备课的关键在于“显”“隐”结合。教师的“隐性”备课即备教师的心里,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推测学生的“可能”上。这样,“显性的教案”就犹如一篇精美的文章,清澈、晶莹,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的一笔而过。例如,一个美术教师在教《画太阳》时,把主题定在了“我心中的太阳”,这样一调整,学生想象的空间被打开了,学生把对不同季节的太阳的感受画下来,表现出了独特的想象。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师在课前设计时给学生留下一个创新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设计时可以想象和模拟这些空间所可能生成的资源,也就是说课前设计要做到“显”“隐”结合。
二、课中学习“形”“神”兼顾,在师生互动中捕捉资源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统一约束和整齐划一的要求,特别是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这涉及能否从深层次上解放学生,激活课堂。长期以来,教师虽然也在课堂里进行启发,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这种活跃的气氛下面隐藏的是学生的思路被教师牢牢控制,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很快就会以诱导性的、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自己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框子中。因此,教师应是一位主持人,学生的发言是不确定的,也是无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点拨,发言的学生得到肯定、鼓励的同时,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如教学《童真是诗》,当第一个学生说“因为柳树绿了,桃花想和柳树说说悄悄话”时,教师没有很快地给以否定,也没有用暗示性的语言诱导到自己事先设计的答案中去,而是很好地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平等、轻松的对话交流,才使后面的学生有了“桃花睁开了眼睛是想看看春天有多美”,充分体现了童真的语言。当然,这儿教师应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任由着学生的性子,不是“放羊”与“跑题”,而是“形”虽“散”却“神聚”。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的、变化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课外延伸“张”“弛”有度,在领域转换中把持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囚于校园,困于教材,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能力低下。如果我们在很好地学习、理解、消化这些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将课堂学习引向生活,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会更懂得关注生活,在课堂与课外的领域转换中,教学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把持和整合。
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与课中生成资源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访问、游览参观等,把课内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迁移运用到课外实践中。例如有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课尾,教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问道:“曹操为什么不让箭带上火再射出去?这样诸葛亮的草船不就完了吗?”提出这个问题后,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原文,思考曹操当时不这样做的原因。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但课外的学习活动,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适当加以引导。一是要有针对性,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二是要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学习环境虚拟化,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尽可能地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消费”资源,而不是强迫学生吸收资源。一句话,课外延伸需做到“张”“弛”有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放眼整个自然与社会,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倾听社会的脉动,去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打造出精彩的人生。
总之,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园地,课堂更是学生创新精神成长的阵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大多来源于它本身的生成资源。教师只有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加以正确地捕捉、把持和整合,我们的教育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
(责编钟岚)
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正确地把持和整合生成资源,我认为抓住以下三点非常关键。
一、课前设计“显”“隐”结合,在想象和模拟中生成资源
在传统的意念中,课堂的构想和设计完毕之后,剩下的就是实施了。然而在现行的课堂教学理念下,课前设计只能是大框架的设计,还需要放到实施过程中去继续生成。如教学《猫“印”之美》时,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学生会问到《梅花》一诗, 其的引入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生成的。那么,关注了课堂的“生成”,设计到底要还是不要呢?回答当然是“要”。没有一定的教学预见和设想是不行的,不然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就不能随机应变。但是课前设计也不能把教学的各个环节设定得天衣无缝,因为这样教师很容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会阻碍资源的生成。因此我认为备课的关键在于“显”“隐”结合。教师的“隐性”备课即备教师的心里,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推测学生的“可能”上。这样,“显性的教案”就犹如一篇精美的文章,清澈、晶莹,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的一笔而过。例如,一个美术教师在教《画太阳》时,把主题定在了“我心中的太阳”,这样一调整,学生想象的空间被打开了,学生把对不同季节的太阳的感受画下来,表现出了独特的想象。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师在课前设计时给学生留下一个创新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设计时可以想象和模拟这些空间所可能生成的资源,也就是说课前设计要做到“显”“隐”结合。
二、课中学习“形”“神”兼顾,在师生互动中捕捉资源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统一约束和整齐划一的要求,特别是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这涉及能否从深层次上解放学生,激活课堂。长期以来,教师虽然也在课堂里进行启发,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这种活跃的气氛下面隐藏的是学生的思路被教师牢牢控制,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很快就会以诱导性的、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自己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框子中。因此,教师应是一位主持人,学生的发言是不确定的,也是无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点拨,发言的学生得到肯定、鼓励的同时,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如教学《童真是诗》,当第一个学生说“因为柳树绿了,桃花想和柳树说说悄悄话”时,教师没有很快地给以否定,也没有用暗示性的语言诱导到自己事先设计的答案中去,而是很好地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平等、轻松的对话交流,才使后面的学生有了“桃花睁开了眼睛是想看看春天有多美”,充分体现了童真的语言。当然,这儿教师应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任由着学生的性子,不是“放羊”与“跑题”,而是“形”虽“散”却“神聚”。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的、变化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课外延伸“张”“弛”有度,在领域转换中把持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囚于校园,困于教材,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能力低下。如果我们在很好地学习、理解、消化这些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将课堂学习引向生活,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会更懂得关注生活,在课堂与课外的领域转换中,教学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把持和整合。
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与课中生成资源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访问、游览参观等,把课内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迁移运用到课外实践中。例如有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课尾,教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问道:“曹操为什么不让箭带上火再射出去?这样诸葛亮的草船不就完了吗?”提出这个问题后,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原文,思考曹操当时不这样做的原因。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但课外的学习活动,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适当加以引导。一是要有针对性,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二是要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学习环境虚拟化,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尽可能地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消费”资源,而不是强迫学生吸收资源。一句话,课外延伸需做到“张”“弛”有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放眼整个自然与社会,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倾听社会的脉动,去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打造出精彩的人生。
总之,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园地,课堂更是学生创新精神成长的阵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大多来源于它本身的生成资源。教师只有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加以正确地捕捉、把持和整合,我们的教育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