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把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apri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听了几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课堂教学显得严谨有余,生气不足。课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发现,这几位青年教师备课都比较认真,不仅备详案,有几位教师备的还是“课堂实录式”详案,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每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都一一进行了预设。对于青年教师这样认真的备课态度我给予了肯定,但我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我们的课堂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中发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
  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正确地把持和整合生成资源,我认为抓住以下三点非常关键。
  
  一、课前设计“显”“隐”结合,在想象和模拟中生成资源
  在传统的意念中,课堂的构想和设计完毕之后,剩下的就是实施了。然而在现行的课堂教学理念下,课前设计只能是大框架的设计,还需要放到实施过程中去继续生成。如教学《猫“印”之美》时,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学生会问到《梅花》一诗, 其的引入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生成的。那么,关注了课堂的“生成”,设计到底要还是不要呢?回答当然是“要”。没有一定的教学预见和设想是不行的,不然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就不能随机应变。但是课前设计也不能把教学的各个环节设定得天衣无缝,因为这样教师很容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会阻碍资源的生成。因此我认为备课的关键在于“显”“隐”结合。教师的“隐性”备课即备教师的心里,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推测学生的“可能”上。这样,“显性的教案”就犹如一篇精美的文章,清澈、晶莹,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的一笔而过。例如,一个美术教师在教《画太阳》时,把主题定在了“我心中的太阳”,这样一调整,学生想象的空间被打开了,学生把对不同季节的太阳的感受画下来,表现出了独特的想象。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师在课前设计时给学生留下一个创新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设计时可以想象和模拟这些空间所可能生成的资源,也就是说课前设计要做到“显”“隐”结合。
  
  二、课中学习“形”“神”兼顾,在师生互动中捕捉资源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统一约束和整齐划一的要求,特别是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这涉及能否从深层次上解放学生,激活课堂。长期以来,教师虽然也在课堂里进行启发,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这种活跃的气氛下面隐藏的是学生的思路被教师牢牢控制,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很快就会以诱导性的、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自己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框子中。因此,教师应是一位主持人,学生的发言是不确定的,也是无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点拨,发言的学生得到肯定、鼓励的同时,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如教学《童真是诗》,当第一个学生说“因为柳树绿了,桃花想和柳树说说悄悄话”时,教师没有很快地给以否定,也没有用暗示性的语言诱导到自己事先设计的答案中去,而是很好地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平等、轻松的对话交流,才使后面的学生有了“桃花睁开了眼睛是想看看春天有多美”,充分体现了童真的语言。当然,这儿教师应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任由着学生的性子,不是“放羊”与“跑题”,而是“形”虽“散”却“神聚”。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的、变化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课外延伸“张”“弛”有度,在领域转换中把持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囚于校园,困于教材,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能力低下。如果我们在很好地学习、理解、消化这些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将课堂学习引向生活,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会更懂得关注生活,在课堂与课外的领域转换中,教学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把持和整合。
  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与课中生成资源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访问、游览参观等,把课内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迁移运用到课外实践中。例如有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课尾,教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问道:“曹操为什么不让箭带上火再射出去?这样诸葛亮的草船不就完了吗?”提出这个问题后,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原文,思考曹操当时不这样做的原因。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但课外的学习活动,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适当加以引导。一是要有针对性,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二是要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学习环境虚拟化,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尽可能地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消费”资源,而不是强迫学生吸收资源。一句话,课外延伸需做到“张”“弛”有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放眼整个自然与社会,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倾听社会的脉动,去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打造出精彩的人生。
  总之,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园地,课堂更是学生创新精神成长的阵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大多来源于它本身的生成资源。教师只有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加以正确地捕捉、把持和整合,我们的教育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指导朗读,再现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在学生面前展现丰富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说实话,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并不多,尤其是农村学生,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的教师认为,农村学生的生活单调,信息贫乏,阅读量少,所以作文选题单一,内容单调,语言贫乏。其实,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学生并不缺少习作资源。淳朴的民风、温暖的人情、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农家生活,无不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活水。那么如何利用本色生活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  一、在自然风光中感受家乡的美丽
伴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与实施,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合作、探究、自主的教学模式正被许多教师如火如荼地运用到课堂中,而传统的讲授法则离课堂渐行渐远。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课堂,应是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各显所长、和谐共生的场所。教师应将讲授、合作与探究等众多方法兼收并蓄,合理而科学的使用,为实现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而服务。  一、因材讲授,促使课堂达成高效  讲授法教学方式作为一种传统性
<正>当下,第一学段小学生的实际朗读水平,与《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学生腔鲜明,不是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化阅读已经被教师所接受,整体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作为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个励志故事。故事从司马迁年少立志,四处游历写到父亲的临终嘱托,以及突降横祸后他所经历的心路历程;重点写他的忍
语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它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其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
一、课外阅读意义的多元理解    课外阅读既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然而,许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书时,总是会征求教师的意见,认为课外书是为课内学习服务的,因此,不少学生的书架上摆满了作文集之类的应试书。也有不少教师在给学生推荐书目时,简单照抄课标“必读书目”,学生虽买回一大堆名家名著,但多数是摆摆样子而已。这样的引领,导致学生离书本越来越远,阅读兴趣越来越淡。  其实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的感悟比较苍白。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在教学中应巧
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在预习上耕耘不息而收获了了的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