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素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一、在词汇教学中重视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离不开词汇,词汇则是文化的一部分。牛津教材6A第一单元主题为 Family and Relatives,词汇中涉及到亲属称谓,而亲属称谓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在学习grandson,granddaughter,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词汇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词的汉译分别为孙子、外孙;孙女、外孙女;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并向学生讲解这些词汇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背景。我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亲疏,宗法观念居主导地位,用不同的称谓来区分不同血缘关系的亲属。孙子和外孙、孙女和外孙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差别很大。孙子和孙女承接家族的姓氏,被视为家族血脉的延续,而外孙子和外孙女则被认为是别人的血脉,因此关系较之嫡亲的孙子、孙女疏远。现代称谓中已无嫡、庶之分,这也折射出婚姻制度的改变,但仍有“表”“堂”之分。这体现重视男子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作用而轻视女子的封建思想。西方文化中强调人的独立性、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和平等,英语称谓中没有内外、表堂之分。故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等称呼的英译对等词一律为cousin。另外,因为原语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两种文化的读者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自然也存在差异。在平时翻译练习时,笔者有意让学生们注意到中英语言之间的“错配”现象。例如,在翻译“力大如牛”时,大部分同学翻译成“as strong as a cow”, 但是正确的英译则为“as strong as a horse”;再如,“吹牛”则为“talk horse”,“牛饮”则为“drink like a horse”。正因为中国文化起源于农耕,牛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勤劳的象征,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所以马在英国人心中是吃苦耐劳的象征。这种“牛”与“马”的翻译“错配”现象,正是由于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又如,在讲到“salt”这个单词时,其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也可以通过以下成语的学习介绍给学生。如 “above/below the salt” 译为“(坐于酒席之)上的上座/末座,处于受人尊敬/鄙视的位置”。此成语来源于古时候的英国筳席礼节,上座的位置因为靠盐瓶近而末座的位置离盐瓶子远。为什么盐被给予如此高的位置呢?这是因为盐在古时候的英国人眼里非常珍贵,甚至用盐来支付佣金或报酬。此外,盐在宗教仪式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罗马天主教在其洗礼仪式上用盐来象征纯洁。因此,如果泼翻盐则被认为是“倒霉”的兆头。故而“spill the salt” 含有 “不吉利、倒霉”之意。
二、语法教学中,从汉英句法差异引导学生体会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牛津6A Unit 2中有这样两句话:I have a friend. She can’t read or write. She sometimes watches TV and never goes out at night. 句中出现了and 和or 的用法。这两个连接词虽然貌似简单,但在学生的写作中,却经常被忽视。笔者在讲解这两个连接词的用法时,拓展了but、yet、so、however、as well as等其他连接词的用法,并特别强调,英语造句离不开这些连接词,而在汉语中则很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诸如上述两句话译成汉语则为:“我有一个朋友。她不会读,也不会写。她有时看电视,从不在晚上出去。”以上译文根本看不出英语原文or及and的痕迹。这是因为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这源于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及欧洲的理性主义。所以英语里讲究结构成形,反映在语法里有主谓一致、时态一致、比较级被比较的对象前后一致等。而汉语则注重意合,很少用连接词,但注重隐性连贯,往往以意役形。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觉领悟,语言表达与分析重义不重形,表现在汉语里则“偏重心里,略于形式”。
在分析英语文章时,笔者侧重于让学生站在语篇结构的高度进行整体理解分析,然后再进行细节阅读。在分析文章结构时,学生不难发现,英语的文章大多有topic sentences (主题句),然后在主题句的基础上再进行展开,即 supporting details (细节支撑)进行详细论证。这是因为英语属于分析性语言,注重线性的因果式思维,所以作者在表达时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美国学者Kaplan指出,英语篇章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思维,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证;而汉语则是“螺旋型”思维,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而在主题外围“ 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所以在汉语写作中,往往注重“意会”,作者不直接表明主题思想,而是让读者读完后去揣测作者的意思。理解了篇章背后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们在进行阅读时,便易心领神会;在写作时,便易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文章了。
三、通过“文化旁白”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国与英美国家交际用语的差异
在教师节之际,学生纷纷给教师送来礼物。笔者把收到的礼物放在讲台上,逐一把它们打开并加以称赞和道谢: “Wow, it’s so cute. I love it. Thank you.” 之后,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收到礼物后的不同做法。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国人崇尚礼尚往来,一般而言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并不当面打开看,常常是推辞一番以后才接受。如果不加推辞并当面打开,不免会有贪心之嫌。而在英语国家文化中,人们收到别人赠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并欣然道谢,有时还会写Thank-you note对送礼物的人加以感谢。另外,美国人所送的礼物可能就是写着几句感谢话的贺卡,有时再加一个小小的礼品或者仅仅就是贺卡。美国人所看重的是感谢的话语,而非礼物本身。
圣诞节来临之际,有的班级门口贴上了圣诞老人的图片,教室内也悬挂着彩条,让人感到浓浓的圣诞气氛。但是对圣诞节的由来,学生却知之甚少。于是,利用节日的欢庆气氛可以向学生做有关圣诞节的文化背景介绍。上帝的儿子Jesus Christ为了拯救人类,被以色列人钉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难。大多数西方人是基督徒, 他们信奉Jesus Christ,把他视为救世主,于是每逢星期日要去教堂做礼拜( go to church)、读《圣经》,听牧师讲道,向上帝忏悔、祈祷。每到12月24日晚, 他们要守平安夜 (Christmas Eve), 并举行各种庆典活动以纪念Jesus Christ的诞生。同时,可以把Silient Night(平安夜)这首歌放给学生听,大家一起学唱,让学生沉浸在圣诞氛围之中,理解、感受着这一西方文化。
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里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质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文化沟通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逐步培养学生能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词汇教学中重视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离不开词汇,词汇则是文化的一部分。牛津教材6A第一单元主题为 Family and Relatives,词汇中涉及到亲属称谓,而亲属称谓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在学习grandson,granddaughter,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词汇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词的汉译分别为孙子、外孙;孙女、外孙女;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并向学生讲解这些词汇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背景。我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亲疏,宗法观念居主导地位,用不同的称谓来区分不同血缘关系的亲属。孙子和外孙、孙女和外孙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差别很大。孙子和孙女承接家族的姓氏,被视为家族血脉的延续,而外孙子和外孙女则被认为是别人的血脉,因此关系较之嫡亲的孙子、孙女疏远。现代称谓中已无嫡、庶之分,这也折射出婚姻制度的改变,但仍有“表”“堂”之分。这体现重视男子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作用而轻视女子的封建思想。西方文化中强调人的独立性、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和平等,英语称谓中没有内外、表堂之分。故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等称呼的英译对等词一律为cousin。另外,因为原语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两种文化的读者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自然也存在差异。在平时翻译练习时,笔者有意让学生们注意到中英语言之间的“错配”现象。例如,在翻译“力大如牛”时,大部分同学翻译成“as strong as a cow”, 但是正确的英译则为“as strong as a horse”;再如,“吹牛”则为“talk horse”,“牛饮”则为“drink like a horse”。正因为中国文化起源于农耕,牛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勤劳的象征,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所以马在英国人心中是吃苦耐劳的象征。这种“牛”与“马”的翻译“错配”现象,正是由于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又如,在讲到“salt”这个单词时,其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也可以通过以下成语的学习介绍给学生。如 “above/below the salt” 译为“(坐于酒席之)上的上座/末座,处于受人尊敬/鄙视的位置”。此成语来源于古时候的英国筳席礼节,上座的位置因为靠盐瓶近而末座的位置离盐瓶子远。为什么盐被给予如此高的位置呢?这是因为盐在古时候的英国人眼里非常珍贵,甚至用盐来支付佣金或报酬。此外,盐在宗教仪式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罗马天主教在其洗礼仪式上用盐来象征纯洁。因此,如果泼翻盐则被认为是“倒霉”的兆头。故而“spill the salt” 含有 “不吉利、倒霉”之意。
二、语法教学中,从汉英句法差异引导学生体会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牛津6A Unit 2中有这样两句话:I have a friend. She can’t read or write. She sometimes watches TV and never goes out at night. 句中出现了and 和or 的用法。这两个连接词虽然貌似简单,但在学生的写作中,却经常被忽视。笔者在讲解这两个连接词的用法时,拓展了but、yet、so、however、as well as等其他连接词的用法,并特别强调,英语造句离不开这些连接词,而在汉语中则很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诸如上述两句话译成汉语则为:“我有一个朋友。她不会读,也不会写。她有时看电视,从不在晚上出去。”以上译文根本看不出英语原文or及and的痕迹。这是因为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这源于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及欧洲的理性主义。所以英语里讲究结构成形,反映在语法里有主谓一致、时态一致、比较级被比较的对象前后一致等。而汉语则注重意合,很少用连接词,但注重隐性连贯,往往以意役形。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觉领悟,语言表达与分析重义不重形,表现在汉语里则“偏重心里,略于形式”。
在分析英语文章时,笔者侧重于让学生站在语篇结构的高度进行整体理解分析,然后再进行细节阅读。在分析文章结构时,学生不难发现,英语的文章大多有topic sentences (主题句),然后在主题句的基础上再进行展开,即 supporting details (细节支撑)进行详细论证。这是因为英语属于分析性语言,注重线性的因果式思维,所以作者在表达时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美国学者Kaplan指出,英语篇章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思维,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证;而汉语则是“螺旋型”思维,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而在主题外围“ 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所以在汉语写作中,往往注重“意会”,作者不直接表明主题思想,而是让读者读完后去揣测作者的意思。理解了篇章背后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们在进行阅读时,便易心领神会;在写作时,便易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文章了。
三、通过“文化旁白”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国与英美国家交际用语的差异
在教师节之际,学生纷纷给教师送来礼物。笔者把收到的礼物放在讲台上,逐一把它们打开并加以称赞和道谢: “Wow, it’s so cute. I love it. Thank you.” 之后,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收到礼物后的不同做法。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国人崇尚礼尚往来,一般而言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并不当面打开看,常常是推辞一番以后才接受。如果不加推辞并当面打开,不免会有贪心之嫌。而在英语国家文化中,人们收到别人赠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并欣然道谢,有时还会写Thank-you note对送礼物的人加以感谢。另外,美国人所送的礼物可能就是写着几句感谢话的贺卡,有时再加一个小小的礼品或者仅仅就是贺卡。美国人所看重的是感谢的话语,而非礼物本身。
圣诞节来临之际,有的班级门口贴上了圣诞老人的图片,教室内也悬挂着彩条,让人感到浓浓的圣诞气氛。但是对圣诞节的由来,学生却知之甚少。于是,利用节日的欢庆气氛可以向学生做有关圣诞节的文化背景介绍。上帝的儿子Jesus Christ为了拯救人类,被以色列人钉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难。大多数西方人是基督徒, 他们信奉Jesus Christ,把他视为救世主,于是每逢星期日要去教堂做礼拜( go to church)、读《圣经》,听牧师讲道,向上帝忏悔、祈祷。每到12月24日晚, 他们要守平安夜 (Christmas Eve), 并举行各种庆典活动以纪念Jesus Christ的诞生。同时,可以把Silient Night(平安夜)这首歌放给学生听,大家一起学唱,让学生沉浸在圣诞氛围之中,理解、感受着这一西方文化。
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里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质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文化沟通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逐步培养学生能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