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背景下,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在“智慧校园”模式下,基于互联网应用开展了“智学课堂”的研究与探索。以《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就“智学课堂”的核心内涵和发散性外延,以及对于学生、老师、课堂的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复式统计表;智学;内涵;外延
在新时代教改背景下,“课堂革命”的号角已吹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参照。在这样的新思想的引领下,我所在的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在“智慧校園”模式下,基于互联网应用开展了“智学课堂”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将以《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就“智学课堂”的核心内涵和发散性外延,以及对于学生、老师、课堂的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
一、基本概念
智学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的丰富应用场景、新颖互动方式和无处不在的空间学习、线上学习的课堂改革整体性架构。是新思维引领、新应用支撑、新理念教学、新方式学习的结构性总成。基本概念为:以关注学生有效学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的现代化课堂。是建立在智慧校园基础之上,以泛在网络为保证,以微课应用为载体,以教师教学智能化、学生学习轻松化、测试评价数据化、课外延伸多样化为特点的新型课堂。
二、基本目标
1.教师——从“教学”到“引学”
在智学课堂的深入研究与打造下,我们的老师要努力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路人。利用丰富的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应用让课堂的教学变成运用智慧、借助信息技术的“引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从“会学”到“慧学”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性的,而是全方位、智慧化的学习。要让学生从基础、能力、习惯层次的“会学”向线下学习、泛在学习、翻转学习方面的“慧学”转变。让学习环境无处不在,让学习方式千变万化,让学习成果丰富多样。
3.课堂——从“生本”到“人本”
课堂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向着既关注学生学习,也关注教师成长的“以人为本”的师生共同发展的双向性发展课堂转变。让课堂变得有更丰富的人文情趣,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更精彩的学习效果。
三、核心内涵
1.自主探究学
智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老师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手段推动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复式统计表》一课教学时设计了“哪组男生最多?”“哪组女生最多?”“哪组总人数最多?”三个问题,由于4人学习小组的学生各执一张单式统计表,所以三次层递式回答、三次不同答题效果的对比让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求,进而得出“合成一张统计表”的实际性需求,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表达意见,由问题出发,从需求入手,自然而然地设计出有模有样的复式统计表。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贵在自主探究,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有效互动学
智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借助丰富的互动手段实现教得高效、学得有效。具体包括场景互动、情境互动和空间互动。
《复式统计表》这一课学生借助自己实际参加的兴趣小组进而引发对老师给出的兴趣小组数据统计的学习,实现了情境互动。借助设计表格时学生对于表格完善、填空的师生互动问答,实现了场景互动。课后复习型微课的发布实现了空间互动。
3.线上微课学
智学课堂的一个有效延伸是通过微课连接课堂内外,用微课打通线上线下,突出解决学生的精细化学习、延展性学习、课外学习与互动等问题。
统计表与统计图、其他统计知识的拓展性连接,我分享了一节题为《从统计表到统计》的微课,从课堂知识的小结到统计社会功能的认知再到未来统计知识的引入,完成了统计表到统计图的承上启下的连接。
表头知识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在微课中表头设计的实际性需求、表头的功能性展示和实用性使用等有详细的表述,对于学生课后复习与回顾有很大的帮助。
4.智慧引领学
智学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借助集成模块、数据分析等各种智慧应用引领师生智慧地学、有效地学、轻松地学,进一步引领学生开发智力、发展智慧。
教材要求本课学习复式统计表不仅限于对已有数据的整理分析,还有收集数据、统计数据的延伸性学习。考虑发放调查表、收集数据、统计的时效性问题,该过程以口头描述的形式出现转而使用现代化的数据统计工具,利用平台收集数据,从而完成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前期工作,方便学生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
四、发散外延
“智学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新型课堂,对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教学的习惯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实施“智学课堂”教学时就有一系列的外延性要求,具体包括:
1.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包括资源整合能力、学科融合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自学能力四大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包括硬件操作能力、软件应用能力、互动应变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四大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学生学习习惯
课堂学习习惯养成包括课堂问答方式的转变、课堂练习手段的改变和课堂反馈方式的改变。
课后预、复习习惯养成包括预、复习内容的改变,载体使用习惯的改变,交流方式的改变。
4.师生互动习惯
智学课堂的关键是师生互动的常态化与形式多样化。包括互动能力、互动方式、互动积极性的培养。
当然,作为站在“智慧校园”起点上的“智学课堂”还在实践与探索阶段,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优化结构,进而实现质的提升。
关键词:复式统计表;智学;内涵;外延
在新时代教改背景下,“课堂革命”的号角已吹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参照。在这样的新思想的引领下,我所在的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在“智慧校園”模式下,基于互联网应用开展了“智学课堂”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将以《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就“智学课堂”的核心内涵和发散性外延,以及对于学生、老师、课堂的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
一、基本概念
智学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的丰富应用场景、新颖互动方式和无处不在的空间学习、线上学习的课堂改革整体性架构。是新思维引领、新应用支撑、新理念教学、新方式学习的结构性总成。基本概念为:以关注学生有效学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的现代化课堂。是建立在智慧校园基础之上,以泛在网络为保证,以微课应用为载体,以教师教学智能化、学生学习轻松化、测试评价数据化、课外延伸多样化为特点的新型课堂。
二、基本目标
1.教师——从“教学”到“引学”
在智学课堂的深入研究与打造下,我们的老师要努力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路人。利用丰富的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应用让课堂的教学变成运用智慧、借助信息技术的“引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从“会学”到“慧学”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性的,而是全方位、智慧化的学习。要让学生从基础、能力、习惯层次的“会学”向线下学习、泛在学习、翻转学习方面的“慧学”转变。让学习环境无处不在,让学习方式千变万化,让学习成果丰富多样。
3.课堂——从“生本”到“人本”
课堂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向着既关注学生学习,也关注教师成长的“以人为本”的师生共同发展的双向性发展课堂转变。让课堂变得有更丰富的人文情趣,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更精彩的学习效果。
三、核心内涵
1.自主探究学
智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老师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手段推动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复式统计表》一课教学时设计了“哪组男生最多?”“哪组女生最多?”“哪组总人数最多?”三个问题,由于4人学习小组的学生各执一张单式统计表,所以三次层递式回答、三次不同答题效果的对比让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求,进而得出“合成一张统计表”的实际性需求,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表达意见,由问题出发,从需求入手,自然而然地设计出有模有样的复式统计表。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贵在自主探究,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有效互动学
智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借助丰富的互动手段实现教得高效、学得有效。具体包括场景互动、情境互动和空间互动。
《复式统计表》这一课学生借助自己实际参加的兴趣小组进而引发对老师给出的兴趣小组数据统计的学习,实现了情境互动。借助设计表格时学生对于表格完善、填空的师生互动问答,实现了场景互动。课后复习型微课的发布实现了空间互动。
3.线上微课学
智学课堂的一个有效延伸是通过微课连接课堂内外,用微课打通线上线下,突出解决学生的精细化学习、延展性学习、课外学习与互动等问题。
统计表与统计图、其他统计知识的拓展性连接,我分享了一节题为《从统计表到统计》的微课,从课堂知识的小结到统计社会功能的认知再到未来统计知识的引入,完成了统计表到统计图的承上启下的连接。
表头知识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在微课中表头设计的实际性需求、表头的功能性展示和实用性使用等有详细的表述,对于学生课后复习与回顾有很大的帮助。
4.智慧引领学
智学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借助集成模块、数据分析等各种智慧应用引领师生智慧地学、有效地学、轻松地学,进一步引领学生开发智力、发展智慧。
教材要求本课学习复式统计表不仅限于对已有数据的整理分析,还有收集数据、统计数据的延伸性学习。考虑发放调查表、收集数据、统计的时效性问题,该过程以口头描述的形式出现转而使用现代化的数据统计工具,利用平台收集数据,从而完成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前期工作,方便学生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
四、发散外延
“智学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新型课堂,对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教学的习惯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实施“智学课堂”教学时就有一系列的外延性要求,具体包括:
1.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包括资源整合能力、学科融合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自学能力四大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包括硬件操作能力、软件应用能力、互动应变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四大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学生学习习惯
课堂学习习惯养成包括课堂问答方式的转变、课堂练习手段的改变和课堂反馈方式的改变。
课后预、复习习惯养成包括预、复习内容的改变,载体使用习惯的改变,交流方式的改变。
4.师生互动习惯
智学课堂的关键是师生互动的常态化与形式多样化。包括互动能力、互动方式、互动积极性的培养。
当然,作为站在“智慧校园”起点上的“智学课堂”还在实践与探索阶段,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优化结构,进而实现质的提升。